分享

为什么散户炒股,一买就跌一卖就涨?

 红蓝白郁金香 2025-04-10 发布于广东

首先,A股牛短熊长,大部分时间处于熊市。

在这种大环境下,很容易一买就跌。

最近几年,上证指数长期徘徊在3000点附近,似乎没怎么跌。

但是,指数的平衡是以个股的结构分化为代价的,少数蓝筹股的上涨对冲了多数题材股的下跌。

由于题材股的数量远远大于蓝筹股,散户买入前者的概率很大。

其次,大多数散户喜欢追涨杀跌。

目前,A股上市公司数量超过5000家,要从中选出几家交易对象,其过程就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成本。

而连续上涨甚至连板的股票,被散户认为发出了明确的信号——这是强势股,自然而然进入了他们的股票池。

尤其是一些“8年一万倍”等不靠谱的牛散传说,激励着心智不成熟的散户研究“打板战术”并且付诸实践,

股票短期暴涨后大概率”均值回归“,于是”一买就跌“。

第三,盲目抄底。

除了打板追涨,有些散户喜欢盲目抄底,特别是在大盘连续暴跌的时候,买在最低点能够带来心理上的快感。

但大多数时候事与愿违,抄底抄在了半山腰,要么被套,要么止损出局。

第四,幸存者偏差。

从概率上来讲,某个特定的散户不可能每次都“一买就跌”。

但人类对失败(炒股亏损)的印象,要远远深刻于成功(炒股赚钱);而且失败(炒股亏损)的次数远多于成功(炒股赚钱),更加深了这一印象。

同样道理,也不可每次都“一卖就跌”,但散户对于“卖出后就大涨”的个例印象十分深刻。

有时未必“一卖就涨”,而是卖出后过了一段时间大涨,投资者很容易产生后悔的心理,形成“一卖就涨”的错觉。

形成“一卖就涨”错觉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割肉时没有卖在最高点,而“没有卖在最高点”是大概率事件。

例如,10元买入的股票8元割肉止损,但一卖完就涨至8.1元。

虽然0.1元的幅度不大,但对于割肉者来说,又是一次心理冲击(晚点卖,可以少亏0.1元)。

第五,浮盈未兑现,浮亏成实亏。

例如,10元买入一只股票,随后涨到12元,但没有及时卖出;回落到11元,又不甘心,还想再次涨到12元才卖;之后跌至10元以下,被套牢了,担心还会继续下跌,于是割肉卖出。

还有一种情况,买在了次高点,来不及卖出。

例如10元买进,随后最高涨至10.5元,但持续时间很短,很快就跌破10元。

严格来讲,这种情况不属于“一买就跌”,但在时间上没有操作的余地,特别是当天买入就涨到最高点,受制于T+1的规则,无法卖出。

第六,被套死扛。

追涨杀跌的副作用很大,每次10%止损,三次下来就损失了27%。

短期内出现这么大的亏损,心理压力可想而知,第四次被套后无论如何都下不了决心割肉了,只能死扛。

在熊市中死扛,有三种可能性:

1、遇到下次牛市解套,时间很漫长,通常需要三五年,运气好点也需要几个月。

2、解套无望,例如40元以上买入中国石油,只能留给子孙后代了。

3、跌破面值或者其他情况而退市,此时再止损,只能捞回一点渣。

以上无论哪种情况,被套者长期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更加强化了“一买就跌一卖就涨”的印象。

造成“一买就跌一卖就涨”的散户的魔咒”本质是心理弱点、操作惯性与市场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前两者是主观因素,后者是客观因素,而主观因素是决定性的。

因为,即使市场环境不好、长期处于熊市,但投资者遵守“能力圈”原则,避免在未知的领域盲目操作,也不至于“一买就跌一卖就涨”,甚至还能稳定盈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