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稿选粹】齐瑞珍|​不疯魔不成活

 新锐散文 2025-04-10 发布于河北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不疯魔不成活

——读麦家《暗算》有感

最近我看完了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麦家长篇小说《暗算》,我被那跌宕起伏、诡异迷离的情节所吸引,也为书中人物的天才特质、超凡能力所折服,更为他们的离奇遭遇、悲惨结局所悲叹。

 《暗算》讲述的是国家安全部门701的故事,小说通过听风、看风、捕风这三章,分别描写了特别单位701的三个部门监听局、破译局、行动局中的传奇人物。

 听风者讲述的是监听局历史上最天才也最接近疯子的一个侦听员瞎子阿炳,他在中外关系最紧张的时刻侦听出敌军的一百零七部秘密电台,从而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自己带来了无上的荣耀。而这个天才同时也是脆弱的、愚昧的。他没有性能力,以为只要跟妻子抱着睡在一张床上妻子就能怀孕。妻子怕离婚与人偷情生下了孩子,他异于常人的耳朵却从孩子的啼哭声中听出了自己被戴了绿帽子,并因此自杀。

 看风者讲述了破译局欧洲处先后两任处长陈二湖和黄依依的故事。黄依依是破译局历史上唯一的女处长,她特立独行,我行我素,放荡不羁而又风情万种。然而,当她做起测试题来却立即判若两人,她天才地一举破了“光密”,但却死于“他杀” ,在701内部,黄依依的存在和离去都像是一个传奇。

 破译处后来成就最大的陈二湖,在退休后患上了职业病,把日常的生活当做密码一样去探求真假虚实,陷入破译的迷阵中不能自拔,最终因为成功破译一部被弃用的密码而导致心脏病发作去世。

 捕风者中的两则故事,一个是共产党利用越南士兵韦夫的尸体向美军传递了假情报,使解放军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另一个则是潜伏在国民党保密局中的共产党人员“鸽子”,因为在分娩时情不自禁地喊出已经牺牲的丈夫的名字而暴露被捕。

  他们是天才,也是疯子,因为“研制或者破译密码的事业就是一项接近疯子的事业,你愈接近疯子,就愈远离常人心理,造出的东西常人就越是难以捉摸、破解。破译同样如此,越接近疯子,就越接近造密者心理,就越是可能破解密码。所以,越是常态的人,往往越是难以接近密码,因为他们容易受密码表面的东西迷蒙。密码的真实都藏在表面之下,在表面的十万八千里之深,十万八千里之远,你摆脱不了表面,思路就不容易打开,而这对解密是至关紧要的。”

所以说,“破译家的职业是荒唐的,残酷的,它一边在要求你装疯卖傻,极力抵达疯傻人的境界,一边又要求你有科学家的精明,精确地把握好正常人与疯傻人之间的那条临界线,不能越过界线,过了界线一切都会完蛋,如同烧掉的钨丝。钨丝在烧掉之前总是最亮的。最好的破译家就是最亮的钨丝,随时都可能报销掉。”

他们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实也是一场疯狂的冒险,他们的神经如游丝一般纤弱,风一吹都可能断掉,断了,人也就完蛋了,成了疯傻之人。也许这就是他们的宿命,也是他们为国家做出的最大牺牲。

 “时间会叫所有秘密揭开秘密的天窗。从某种意义上说,世上只有永远解不开的秘密,没有永远不能解的秘密。”。

 作者简介:齐瑞珍,山西省女作家协会会员、临汾作协会员、洪洞作协副秘书长,作品散见于《平阳文艺》《东方诗韵》《神州文学》《大槐树文化》《槐乡大地》《同根》以及《神州文学编辑部》《新锐散文》《品味人生》《槐乡文园》等网络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