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税官仇副使诗十首(选 三) 其二 吾独知彦脩,一叶亦不沾。 其九 知我自有天,纯固在学力。 其十 先民亦会计,儒道终当行。
一声羌笛晚风斜,再问花期便觉赊。 茵幌泥沙可随分,莫将春意殢残花。
一滴流浆石骨穿,于今一掬扫炎氛。 鹤仙业已成陈迹,瀑布声中隐剑痕。
青烟著雨傍楼横,辗转虚窗梦不成。 客里清愁无可奈,卧听檐溜泻秋声。
轻寒无赖入征裘,野水闲云总是愁。 极目远山横霭外,数声鸣橹过蘋洲。
远水萧萧荻苇风,月明云外叫孤鸿。 丹枫拥被疏蓬底,梦断山深野寺钟。
忧世心衰且乐天,不妨飞咏此云川。 天高地厚有千载,物换人非无百年。 其二 柳绿花红别一天,新来人物旧山川。 若为唤起尧夫梦,再整三千六百年。 于石(1247一?年),字介翁,号紫岩,晚号两溪,宋末元初婺州兰溪(今浙江金华兰溪)人。宋亡,隐居不仕,一意于诗。著有《紫岩集》。其绝句代表作有:《早梅》、《紫薇岩》、《寄题千秋观》、《次韵赵羽翁秋江杂兴二首》、《杂兴四首》等。“一气独先天地春,两三花占十分清、“月落空山人语寂,涧泉犹作读书声”、“湖水亦随人世改,秋光一半失荷花”、“翩翩水鸟自沉浮,红蓼黄芦两岸秋”、“四围绿树岩藏屋,一枕清风竹满轩”等名句传颂至今。 早梅 一气独先天地春,两三花占十分清。 冰霜不隔阳和力,半点机缄妙化生。
渔歌樵语隔溪村,沙上牛归小径分。 烟树参差片帆落,半川斜日九峰云。
拥炉兀兀坐成睡,梦到家山人不知。 半夜酒醒还是客,一庭黄叶雨来时。
老梅半树倚枯槎,路入湖心第几家。 水月荒凉谁复问,游人多只看荷花。
钱唐一剑倚霜寒,万水千山蜀道难。 瓶钵生涯何处在,秋风松子落诗坛。
丹崖翠壁数千尺,绝顶僧房三四间。 老树倚岩岩倚屋,白云飞去又飞还。
灵岩旧是先生宅,拈笔新题郡守名。 月落空山人语寂,涧泉犹作读书声。
不写桃符换旧诗,辛盘竹爆付儿嬉。 山深未见新年历,只记梅花春早迟。
蜀帝魂销恨不穷,野花开落倚东风。 吻乾无复枝头血,几度啼来染不红。
片云相望浙东西,回首家山路欲迷。 昨夜桐江江上梦,倒随流水上双溪。
梦回寒月吐层崖,汤响松风听煮茶。 倚树恐惊残雪堕,起来不敢嗅梅花。
峥嵘金碧千秋观,谁记当年贺监家。 湖水亦随人世改,秋光一半失荷花。
茅檐日暖卧寒林,过午老翁鼾睡声。 扰扰红尘山下路,晓霜残月有人行。
翩翩水鸟自沉浮,红蓼黄芦两岸秋。 隔水人家一犬吠,斜阳篱落有渔舟。 其二 雁落芦花洲外洲,半川斜日独凭楼。 笛声何处雁惊起,点破清江一片秋。
行约青帘共一樽,牧童遥指杏花村。 如今只有花含笑,悍吏催租夜打门。 其二 九陌净无车马尘,不须移槛损天真。 凡花俗草败人意,怅望烟云缥渺人。
其一 四山回合响幽泉,古木苍藤路屈盘。 一局残棋双鹤去,石屏空倚白云寒。 其二 洞门相对是吾家,朝看烟云暮看霞。 铁笛一声山石裂,老松惊落半岩花。 其三 断崖怒涌四时雪,虚壁寒凝六月霜。 倚树老僧闲洗钵,碧桃花落涧泉香。
屋上青山屋下云,清泉为镜石为屏。 客来问我谋生计,一卷家传相鹤经。 其二 偶种阶前竹数根,引风招月伴清樽。 春来为爱临阶竹,今日翻嫌竹碍门。 其三 采药归来竹径凉,满身草露湿衣香。 怕惊幽鸟穿林去,不扫松花卧石床。 其四 四围绿树岩藏屋,一枕清风竹满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