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问题,我有办法。请点击关注蓝色“安全易一道来”,可阅读更多原创安全文章。 书写“亲历、亲见、亲闻、亲悟”的文字,最大限度地接近于真实和传播分享有意义的技法,有图有法有故事,听我“安全易一道来”—— 韶山我参观了两次,因为第一次参观瞻仰毛主席故居,当天晚上没有住在韶山,所以,去年我专门又到韶山瞻仰毛主席故居,并住在距离毛主席故居1000米左右的酒店。到板仓参观毛主席夫人杨开慧故居也是很久以来的愿望,今年终于成行。 ![]() ☞请阅读《游记:弥补缺憾,夜宿韶山冲》 杨开慧故居,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开慧乡开慧村(原名板仓)。 杨开慧故居坐北朝南,背靠一座山岭,门外开阔;院墙房屋为黄土砖胚结构。 ![]() 大门门楣上书写“板仓”两字,门两侧书写“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杨开慧于1930年10月24日在长沙板仓自己的家中被捕。 ![]() 同年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识字岭英勇就义。 ![]() ![]() ![]() ![]() ![]() 对于1950年初,佃居在杨开慧家的缪姓农民整理故居时挖出的杨开慧烈士的手稿和其他遗物,竟然莫名其妙的遗失了,我是百思不得其解!那时候刚刚解放,毛主席拥有巨大的威望,那时候的人为什么不努力地去寻找杨开慧烈士的遗物呢?而且是已经发现了的遗物。 长沙是1949年8月解放的,板仓也不会太晚解放,1950年挖出杨开慧烈士的遗物难道不应该妥善的保存吗?怎么会遗失了呢?发现遗失立即追踪调查,在那个年代凭着对毛主席的爱戴之情,找到手稿和遗物应该不是很难的是吧! 另一点疑惑的就是——为什么那时的人们不对杨开慧烈士故居进行仔细的找寻?我们知道,凡农村家庭无论穷富都会在或屋梁或墙壁或地面做一个存放贵重物件的地方;或金银钱币或书信证明文书等等。 我小时候就见过爷爷从在老家屋里土砖墙上拿出一块砖,里面放着金耳环戒指以及一个小布袋的”袁世凯、孙中山“头像的银元,爷爷拿出袋子里几十块银元给我们小孩玩。那时候这些东西不流通,也不值钱。这说明在农村的家里都会有一个存放感觉贵重物品的隐蔽处。 电视剧也从剧情中展现在屋中隐藏书信的隐蔽处的场景。 如果从1949年开始到1976年9月初毛主席去世前,在这27年的时间里,哪怕有一个知道在农村一定有一个存放贵重物件的地方,特别是杨开慧是一名知识分子,她一定会写有书信给她的丈夫,包括日记。但凡有心用心的人,没事的时候如那位缪姓农民“看一看、敲一敲、挖一挖”,找个放大镜仔细地观察一下墙缝,说不定就发现了这些杨开慧写给毛主席的书信,让毛主席在生前看到这些文字,了解他离开杨开慧母子后的情况,那应该是多么圆满的事啊! ![]() ![]() ![]() 遵照毛主席在1962年杨开慧母亲向振照老人逝世后唁函中的可与我亲爱的夫人杨开慧同志同穴”的嘱托,将杨开慧烈士和她母亲的葬棺从各自原来的地方迁葬至陵园中央,并建造一座大型诗词碑,刻有毛泽东手书的《蝶恋花·答李淑一》 ![]() ![]() ![]() ![]() ![]() ![]() (文中部分图片和视频来自网上,如有不妥,请告知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