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会论文】朱建军:反向率,信念的转变

 刘淑姿 2025-04-12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反向率,信念的转变

文/朱建军

反向率,远古思维中信念的转变规律之一。

比用意象做符号的原始认知更原始的,我称之为远古认知。

远古认知是一种用感觉和运动为符号的认知。感觉符号,就是一些被“抓拍”的感知觉片断。运动符号,就是一些被记忆的动作和动作系列。

这个层面的认知,基本的学习方式就是所谓的条件反射。

也就是说,可以学会的是:如果感知到一个刺激,就用一个运动或运动系列做反应。当然也还有从一种感知觉到另外一种感知觉的条件反射。

远古认知可作为原始认知甚至理性认知的基础层,影响上面的认知。有时候我们可以用原始认知去表达,用理性认知说的头头是道,但实际上决定我们的行为的并非原始认知或理性思考,而是底层的远古认知。

感觉符号,也可以被原始认知用意象表达,或被理性思考用一个词汇去表达,但是实际上决定人的行动的,却并不是原始认知和理性思考,而是感觉符号和运动符号的关联。这时候我们自以为在进行思维,但实际上不过是在条件反射。

远古认知中的“信念”就是一个高度泛化的感觉和运动之间的条件反射。

比如,一个女人小时候和某个男性——比如父亲或兄弟——关系不错,于是感知觉中的“男性”就条件反射地联系着一种内在的动作和外在的动作,内在动作是内啡肽分泌,外在动作是放松。当然,内啡肽分泌又带来了一种舒服的内在感觉,随后有进一步的欢笑等行为。当然还有从看到男性就开心的条件反射。

这就可以被表达为一种信念,男性是好的。

这种信念很难改变,因为感知觉符号每次都会带来相应的条件反射,也就等于是证实了原来的信念。看到男性,就条件反射的开心,于是信念“男性是好的”就当然一次次被证实。男性在她的心中又怎么可能不好呢?

如果要改变,除非男性给她带来新的感受,或男性出现的时候出现不同的新运动。即使如此,旧的感受也还是会同时出现,因此新的感受和运动会和旧的感受运动同时存在,合成一个包含旧的感受和运动的整体。旧的感受和运动会“染”在新的上面,如果新的不够强或者是中性的,那么旧的感受就会淹没新的,从而带来一种和旧感受一致但带有新内容的条件反射。

例如,男友和父兄不同,有时会说话口气不好。这个原来信念是“男性是好的”的女性,会产生一个新的感觉,“说话口气不好”也是男性的一个特质而男性是好的。这样她反而会逐渐喜欢说话口气不好这个事情。

除非新的感受很强、很持久并且和旧的很不同,才会带来信念的质的改变。

比如这个女性遇到了一个变态暴力虐待男——其实即使如此也未必会改变——才比较有可能改变其原来的信念。而改变的结果,往往是刚好和过去的信念正好相反。

为什么往往会刚好相反呢?因为,这个系统很粗糙的,如果现在和过去差别不明显,那么旧的信念就根本不会改变。只有相反的时候,差异才足够大,信念才会改变。远古认知并没有一个“清零”的机制,一个条件反射必须用新的条件反射取代,才会改变。而不会有什么“没有成见地观察”,儿童只有在最早的生活中有过白纸一样的没有成见的观察。而之后,也许只有长期的禅修才有可能恢复无成见干扰的观察了。

这种情况当然会带来许多的错误,一个信念错误,与之相反的信念也未必就更符合事实。这种信念转变的模式,往往让人在两个极端之间反复摇摆,用一个新的错误来替代旧的错误。当几次反复后,这种认知并不能得以获得更精细的信念,最后往往留下的是“怎么都不对”的绝望感。

心理咨询师或谁谁,都没有办法让这种认知方式改变。我们不可能让远古认知变成原始甚至理性的认知。这就好比我们不可能教会一条蚯蚓像人一样思考。

我们可以做的,一是训练这个远古认知获得一种相对比较正确的信念。它不可能很精确,但是可以大体上不错。由于这个层面改变并不容易,所以我们轻易不去训练,一旦要训练则要有足够的耐心(或者用高强度的方式一次完成,但这个方法比较危险)。这种训练最好在和原来已有的远古认知可以隔离开的领域进行(事先选好强化物,积极强化)。还有就是教育来访者学会启用原始认知和理性思维,从而引入另一个决定我们行为的力量,让这个力量校正并抵御远古认知的自发条件反射思维。这当然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远古认知是能量最大的,而其他两种认知虽然更精确但能量相对少一些。要做正确的事情,就需要以弱胜强。(这种做法可以避免远古认知错误信念发作时的坏的行为结果。也可以用来执行其他训练中要做的事情。比如后面说的,刻意看分化、不同的行为反应、不受条件反射影响的去感受等)。还有一些可以做的是,分化练习,也就是让来访者区分很类似但是有所不同的感觉,让稍微不同的感受能带来新的不同的条件反射(不必合乎逻辑,比如原来的远古认知信念“男人都是坏的”,可建立新信念“绅士是好的”)。不同反应的练习,让同样的感受伴随着不同的运动反应(不同的感受反应似乎是没有办法得到的,因为感受不是我们能自主改变的,是内在的内分泌动作。运动是可以自主的,所以是可以改变的。)

当然,如果能训练自己不受原来的条件反射影响,在原有的条件反射所带来的感受存在的同时,也有一个新的感受能像儿童一样地无成见观察和感觉,那么必须进行极长时间的禅修类的训练,这对一般人来说更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了。
                                                                                                                                                                                              
 End   

PS:由于疫情原因,在老家用电脑不方便,论文发得晚了,十分抱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