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偶尔会给我提提建议,比如说:你可以写论文啊。我没上南京大学,不是我不喜欢南京大学,是我考不上。我的朋友又问了:你经常写公众号嘛,别人能写论文,你也可以试着写一写。我可以写公众号,自娱自乐,千字文,想写就写。至于别人能写论文,那是别人的本事。 我是一个很听劝的人,朋友提了这个建议,我也思考过,分解如何写论文。首先,写论文需要有问题(课题),或者说要有一个触发点。如何发现问题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我认为这个问题可大可小,但是必须是自己感兴趣的,能够自觉持续深入思考的。我特别佩服一类人,需求决定生产,月初的征文启事,月末就写了一篇关于认罪认罚制度如何改良的论文,明明平时都不做刑事案件业务的律师。有的律师学术成果非常丰富,五花八门的论文,啥啥话题都能写,做律师真屈才了。没有盘绕心头的问题,就没有深度地思考。问题就好像砸中牛顿的那颗苹果一样。其次,写论文需要有观点,或者说有自己的看法。现实中问题很多,观点和看法也很多,不过,你自己的观点是什么?我在日常的工作和阅读中,看到很多问题,很遗憾,并没有形成我自己的成熟的看法,或者说我的观点不值得写那么多废话。记得读书时方老师讲过:爱惜羽毛。法律行业不像理工科存在许多数据信息、公式推导,我们这个专业,剽窃或者抄袭,主要就是在观点上做手脚。剽窃或者抄袭他人的观点(理论),我没必要,我又不靠这个吃饭。最后,写论文的素材累积和规范要求,这个我倒觉得不是很难,尤其是规范要求,这个完全可以依靠某些先进的生产力工具完成,甚至是找人帮忙完成格式规范要求,我觉得也没问题。 最近几年,有一种挖坟式辩护的路子,也很有意思。挖坟是一种修辞,这里的挖坟指的是把某些司法机关领导的研究生论文找出来,看看这些领导当年的毕业论文有没有问题,有问题的话就向上级机关、纪检监察、毕业院校进行公开喊话,潜台词就是:这个领导有问题,没爱惜羽毛。不过,这个方法也不是很管用的,总有一些领导的论文是没问题的,总有一些不写论文的领导。能被毕业论文要挟的领导,也没多大出息。有许多论文,一眼看就是抄袭,为什么一眼看就是,因为抄袭的就是知名学者的知名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