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流瑜伽(Vinyasa Yoga)是一种注重动作与呼吸同步的动态瑜伽流派,梵文“Vinyasa”由“Vi”(特殊)和“Nyasa”(排列)组成,强调体式间的流畅衔接与呼吸引导。其练习形式如“流动的冥想”,通过连贯的体式串联(如拜日式变体)形成独特的节奏感。 ![]()
【起源与发展史】 <起源>:20世纪中叶受印度瑜伽大师克里希那马查(T. Krishnamacharya)启发,其弟子帕塔比·乔伊斯(Pattabhi Jois)创立的阿斯汤加瑜伽(Ashtanga)为流瑜伽奠定基础。 <发展>:1980年代欧美瑜伽界将其改良,弱化固定序列,融入哈他瑜伽、现代解剖学等元素,形成更具灵活性的流瑜伽体系。如今成为全球主流瑜伽类型之一,衍生出力量流(Power Flow)、阴流融合(Yin-Vinyasa)等分支。 【适合人君羊】 (1)有一定瑜伽基础,希望提升力量与柔韧性者; (2)追求动态练习、释放压力的人(如上班族); (3)需改善体态或轻度肌肉劳损者(需专业指导); * 不推 荐:严重关节伤病、高血压患者(避免过度流动或倒立)。 ![]()
【核心特点】 (1)呼吸主导:严格遵循“一呼一吸一动”原则,常用乌加依呼吸(Ujjayi); (2)序列自由:无固定套路,教师可依主题(如开髋、肩颈放松)编排课程; (3)流动性强:体式间以“四柱支撑-上犬-下犬”为过渡,形成波浪式节奏; (4)能量消耗大:兼具力量训练与有氧运动效果,单节课可消耗200-400千卡。 【与其他瑜伽的对比】 * 哈他:节奏舒缓,配合呼吸,以传统体式为主。 * 流 :节奏较快,持续流动,体式结合呼吸,融合现代元素。 * 阿汤:固定序列,强度大,有固定的呼吸技术。 ![]()
【遵循原则】 (1)难度逐渐加大,由简到难; (2)核心体式区分左右,以跨立的体式为较好选择; (3)所有核心体式进行的锻炼不同,全 面,不重复锻炼意义。 【连接方式】 流瑜伽的串联是灵活的,可根据课程和核心体式的难度进行改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