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找公司财务报销,财务总是很不情愿的样子?

 猫大叔的财会窝 2025-04-14 发布于安徽
问题补充:自己先垫付了钱给公司买的东西(通过老板同意),然后写单子去找财务报销,所有流程都是正常的,老板也签字了。到财务那块后就特别难操作,感觉好像钱是财务自己出的一样?就很奇怪。钱不是老板的么?老板也签字同意了,怎么他们还这样的态度呢?同事打工人,为什么要互相难为打工人呢?
答:

风险极度厌恶型人格都这样,会计因为职业关系表现得比较明显。

什么叫风险极度厌恶型人格?如果你在国企或体制内,因为一个项目需要打一个报告,报告内容比较重要,需要多个部门、多名领导签字,找人签字的过程你就会发现这个问题了。有的人很痛快,报告大概看一下,听你再简单说明,立即就会签字;有的人会很麻烦,问东问西,会找各种理由要你做说明补材料,有的材料补齐也不行,因为他会再找理由要你补其他材料,或者对报告的某些措词的意见,总之就是拖着不办。反正你急他不急。

这种人肯定有,而且很烦,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有时候他也不是真想为难你,就是能力有限,搞不清楚里面的状况,怕签了字要承担责任,所以拖着不给办。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体制内的办法是走集体决策的路子。我直接申请上会讨论,会上集中做说明,请领导或参会的人现场表态:你同意还是不同意,给个准话。

一般来说,只要能上会大领导的态度就明确了——原则上可以办!如果不能办你要讲出充分的理由。这时候挑毛病是不行的,这么多人看着呢,加上是集体决策,出了事大伙一齐承担,即然风险小了,通过率就提高了。

现在回到问题,为什么找公司财务报销,财务总是很不情愿的样子?

因为经营活动的完结最后一关就是收钱或付钱,一般来说,把钱付了或把钱收了,这事就算是暂时结束了,尤其是付钱,不管风险有多大,只要钱没付,风险就是可控的,钱付了,风险就不可控了。

所以财务是风险把控的关键一环,也是最后一环,这里面是有一定压力的。而且这种压力还不能用上面的办法解决——付个款你总不能让大伙集体决策吧?!

做财务工作天生厌恶风险,因为前面无论有多少人签字,最后的付款环节在你这里,领导会要求财务把好最后一道关,出了问题,经办人有责任,往往要把财务带上——你为什么没把好关?但把关只是个概念,具体尺度怎么掌握全靠个人,绝对零风险的把关是不存在的。

我举个例子,有一家国企的财务在内部检查时被通报批评,原因是餐饮招待报销没把好关。业务员的签字手续都合规,发票正规,还附了菜单,就是菜单出了问题。有文件规定招待宴请菜不能太奢侈,不能有贵菜,比如高档海鲜之类。被查的菜单发现每人上了一只鲍鱼,所以被批评了。财务喊冤:现在鲍鱼早就平民化了,公司食堂鲍鱼十块钱一个,菜单上的鲍鱼也不算贵,谁能想到这也不能报销?

在报销人看来报销合法合规,啥问题没有,在财务看来,潜在风险防不胜防——签字会不会伪造?发票会不会是假的?供应商是不是骗子?发现问题很难,背锅却很容易,长此以往,很多财务有了职业病——看到报销就烦!

怎么解决?一是流程优化,做好分权管理,比如费用年初就有预算,在预算范围内主要有责任部门负责,签批手续简化,财务业务都轻松;二是做好信息化管理,发票用电子发票,签批走OA,信息系统自动检索,不合规的就走不到下一步,财务工作量和工作压力都会减轻。

至于重大项目,还是要多和业务沟通,首先要了解风险点在那里,才能提前做好预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