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油画后史:当代艺术的国际化阶段

 乔元庆 2025-04-15 发布于上海
补课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虚心学习,永远也补不完;另一种是学习,但是为了超越。
本来没有什么美国化的绘画,但是当原生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出现的时候,格林伯格等人就大声疾呼“美国化的绘画”来了!为什么要强调“美国化绘画”呢?因为美国艺术要国际化。
“国际化”这个词也有两种含义:一种叫“融入国际”,就是自己的绘画要融入到国际潮流里去。另一种叫“推向国际”,就是要把自己的绘画输出到国际上去。美国艺术的国际化就是第二种。
美国经过30年的补课,到了1940年代,原生的抽象表现主义出现了。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美国的艺术理论界、美国的资本和美国政府意气风发,全面争夺国际的经济文化和政治霸权。在绘画方面,面临着两个竞争对手。一个是传统的法国,一个是新兴的苏联。
苏联的油画究竟什么样子,现在很少有资料和研究。我们从建国初期中国油画学苏联,可以基本上判定是写实绘画。而法国在二战中倍受创伤,巴黎学派历经两次大战的暴击,人事皆非。二战之后即铁幕和冷战,因此苏联艺术实际上对美国艺术的崛起,阻碍不大。无论是传统的厚度还是现代绘画的前卫性,巴黎和欧洲才是挡在美国艺术面前的大山。
格林伯格以及美国的理论界收藏界,抓住了最适合美国绘画的领域,那就是抽象主义绘画。写实绘画需要的技术、依赖的传统、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很难与巴黎匹敌。抽象主义绘画,通过理论界的发挥,冠以“美国式绘画”的名头,隆重地推向国际。
1948年1月和3月,格林伯格发表两篇文章,登在《Partisan Review》。第一篇文章题为《当前的形势》(The Situation at the Moment),大力弘扬“美国艺术”的概念。格林伯格宣布, “西方艺术的前途将取决于美国,”“美国抽象绘画”具有法国艺术无法企及的生命力。第二篇文章《立体派的衰落》,宣称巴黎作为世界艺术中心地位已经衰落,西方艺术的中心“已转移到美国来了”。
美国投资艺术品的资本也老谋深算,积极推动美国化,力捧抽象表现主义绘画。
1947年,一个叫库茨的画商将自己画廊经营的美国画家推向巴黎,在马埃特(Maeght)画廊展示“美国现代绘画”。
1950年,威尼斯双年展,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送展德库宁、波洛克和戈尔基的画。
1951年,画商莱奥.卡斯特利(LeoCastelli)资助6l位“美国现代艺术家”参加的名叫“第9街”的画展,大部分抽象表现主义画家都在其中。同年,帕森斯画廊也举办了一个叫“纽约画派”的17人画展,几乎囊括后来抽象表现主义的全部人员,命名为纽约画派。
1952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15个美国人”画展,标志了抽象表现主义作为“美国绘画”在美国国内的正式确认。
格林伯格在1955年发表了《“美国式”绘画》一文(“'American Type’Painting”)。之后,“美国化“铺开。各种论文纷纷以”当代美国绘画与雕塑“、”美国行动绘画“、”美国式绘画“、”新美国绘画“等等作为主题。美国化绘画成为学术定论。
美国到1960年代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出现时,借助大众传媒特别是电视,以及纽约的繁荣和光怪陆离的美国娱乐界面貌,进一步确立了美国艺术的前卫性。安迪沃霍尔成为世界级的艺术名人。美国当代艺术运动大步走向世界。
安迪沃霍尔的崛起还引来了又一个理论大家:阿瑟.丹托。格林伯格是颇具哲学意味的评论家,而阿瑟.丹托则的的确确是一位哲学家。他把当代艺术的理论提升到了真正的哲学高度,由此最终推动美国当代艺术登上了顶峰。
1969年,法国前总统蓬皮杜提出建造一个国家现代艺术馆。蓬皮杜中心的建筑和策展,都基本上依附于美国的当代艺术教条,因此在事实上法国承认了美国当代艺术取代了法国的绘画传统,确认了印象派周期的结束,而当代艺术国际化的成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