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伊索要用“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来结尾,而不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来结尾呢? 学生明白了伊索的奴隶身份,这一身份写作的隐晦地批判和生存的智慧,这是一种隐微写作。 接着,我呈现了伊索寓言中的另一则有狮子形象的故事—— 鼬鼠和狮子 有一次,一只鼬鼠和一头狮子相遇。 鼬鼠向狮子挑战,要同它一决高低。狮子想也不想,就果断地拒绝了。 “怎么?”鼬鼠轻蔑地说,“你害怕了吗?” “非常害怕!”狮子说,“如果我就这么答应你,你就可以获得曾与狮子比武的殊荣。虽然,你可能会死;但我呢,以后所有大动物、小动物都会来耻笑我,耻笑我竟然和弱小的鼬鼠打架,弄得自己无地自容。那不是一件可笑的事吗?”说完,它头也不回地向树林深处走去。 同学们读了这则寓言以后,你认为《蚊子和狮子》这则寓言更适合什么人?——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更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人。 第二个学习活动:其实,《蚊子和狮子》中的较量是不对等的,狮子一句话都没说,如果让它开口说话,会怎么说?我将下面这段话变形,让学生去想象,这也是单元学习的必要。 原文: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 变形后—— 蚊子: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狮子: 蚊子: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 狮子: 蚊子: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 狮子: 蚊子: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狮子: 蚊子:我比你强得多。 狮子: 蚊子: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 狮子: 因为是初三学生,刚刚学了剧本,我又从这一单元的阅读综合实践的“课本剧”出发,假如演出的话,这段对话的人物情态或者心理是什么,让学生补一补舞台说明—— 请你在说话人后面的括号里,用一个表现情态或动作的词或短语,来传达蚊子和狮子对话时的心态。 例如: 蚊子(信心十足):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狮子(不屑一顾):小东西,牛皮不是吹的! 然后,我让学生思考,伊索为什么不像我们这么写? 第三个学习活动:我从文本中想出一个假设的情境,让学生想像续写——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这时,忽然一阵狂风吹破了蛛网… … 要求:1.150字左右即可;2.想象要符合原文角色的性格;3.只写四句话。第一句概述,后三句围绕第一句细说。 这一活动,我要求是规范地写,从字数、人物和结构都给了明确的要求。想像就怕胡思乱想,不着边地。 最后,我向学生推荐了钱钟书先生的《读伊索寓言》,让他们课外阅读,这样会打开寓言阅读的视野,提升寓言阅读的认知层面—— 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象在禽兽中间一样的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 ——钱钟书《读伊索寓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