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号不会以AI生成文章,难免有错别字与病句。敬惜文字和思想,保持写作自信,从拒绝机器做起。) 往窗外看,小灿在离开校门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在这里呆了三年的校园,然后喝着手中还温热的奶茶,孤单的身影过了马路。 我知道,这可能是她最后的校园回眸,也就宣告着从此之后,校园生活,读书将只是记忆。 我一直坚信,小灿的离开,她是知道此举意味着什么。要不然,从她的回头中,读出了很多的不舍,但也是无奈。 作出这个决定,是在她报名单招院校的最后录取结果出来之后,最后名字不在公布的榜单上。于是就丝毫没有留恋,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她选择了最后的校园告别。 对于单招考试,小灿有着很大热情,因为喜欢造型设计、化妆,而对于现在所学专业,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也就缺少了学习的动力。中职学校给类似于她这样的学生,一个很好的出口,那就是单招,有了更多的专业选择。 报名后,她很用功,自己深知,这是最后的读书机会,成败在此一举。复习的最后十多天,小灿很自律,花了很多时间,也很有信心,志在必得。 考后回来的第二天,分数就已经出来了,小灿自己觉得不算满意,说到考试时,还有老师在旁边看她设计,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一定要等到最后的录取分数线,录取名单公布,一切才算石头落了地。等待的几天,小灿明显有些心不在焉。 可没想到的是,如此的单招市场也很内卷,不仅有校外培训机构的加持,更有相关专业的专业选手入阵,加之毕竟三年的时间,无论是文化课,还是综合素养提升,都荒废了不少,最后录取名单中没有她的名字,自然十分失落。 有很多的挽留,比如还有技能高考的机会,无论如何也要上个大学等等的说辞。可是对于小灿来说,这些理由显得很苍白无力。因为她知道自己能够做到什么程度,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无法实现,又何必浪费时间? 无论是哪一位为师者, 对于学生求学路上的退出,第一反应,那就是可能会多一些惋惜,而对于小灿,老师们很希望她继续去拼战 技能高考。 毕竟在中职学生群体中,小灿很懂事,有着自己的主张,有着自己的韧劲。她是班级里面第一个报名去实习的学生,坚持到了最后,劳动报酬也转给爸爸代存。 父母不在身边,她自己照顾自己,还井井有条,生活节奏也很好。有着小女生爱美的天性,也有着读书兴趣不足的遗憾。所以,她有着同龄人难得的清醒和自我认识。 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 有 了单招的最后 结果,小灿自己也有了内心的告慰,自己努力过,也就无悔了。 能够相信, 并且肯定的是,在今后的道路上,有了正确的“三观”,还有区别于校园课堂上的人生历练,小灿的职场人生自然也是无往不前,是值得期待的。 从这点来说, 对于小灿 决然选择去闯职场, 并不是件坏事。 毕竟并不是 每一 名学 生 都适合在 读书这条路上走到最后,我们的生活追求也无外乎是寻找一项谋生的手段而已。 当老师 这些 年,同行有一种共识。也许若干年后, 能够记得老师的, 能够和老师长期保持联系的,往往是当时读书并不显眼,并不优秀,甚至是调皮捣蛋,老师眼中的“差学生”。 有一段时间,我很不 理解。在大多数教师的传统认知中,有着 一种天生对于“优生”的喜欢感, 自然会倾注着很多的心力,而对于所谓的“差生”,头疼不已。从这个逻辑来说,那些“优生”应该怀着感恩之情。 可最后我们却颠覆了一些认知,并不是理所当然。但从心智 成熟 这个层面来说,也许那此所谓成绩好的学生疏于情商建设,而专注于智力发展;而那些老师眼中的差生,却更能够体现全面发展,有着更多的社会历练或是挫折,再一次回头,却更多了一些后知后觉式的反省,也或者是对当年老师的另眼相待,有着一种报复式地回敬。 《幼儿心理学》的课堂上我讲到:情绪主要与生理需求有关,比如饿了心情就不会好,会有应激反应;而情感主要跟社会需求有关,比如获得认同等。 这是《幼儿心理学》主题 8 的内容,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内容有着枯燥,单调,一时难以理解和认知。 可是等到一切身有体会的时候,才发现,心理学应该是每个人终身的功课,没有谁能够逃得掉。作为一名教师,你不能报怨学生难教,这个社会,每一种存在都有着他的意义。这也决定着,你不能对每一个孩子抱有歧视,因为谁也没有办法预见未来。 曾几何时,我们会探讨,老师为什么会喜欢成绩好的学生。这里面有着聪明省事,不用太多的反复和苦口婆心;这里面有着更加快捷培养成果的成就感,这里面也有着这个社会学优则仕的功利感。 但其实大家有没有想过,清代诗人袁枚的《随园诗话》里面有一句 “风物长宜放眼量”,意在告诫人们看待世间万物,应当具有长远的目光和宽广的胸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不一样的个体,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读书不是唯一出路,社会化生存才是真本事。关闭了读书这一扇窗,生活也许会打开一片广阔天地,这谁又能预料得到? 上班快三十年了,心态也变得平和了许多,我也曾经有着职业的另眼相看,但慢慢地懂得了欣赏,慢慢学会了宽容。在从未如此高度关注心理健康的今天,我们都懂得了,其实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健全的心智和必要的认知水平,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比什么都重要。 校园每一天都是新的,春梅谢了后,红花檵木渲染了许久,如今石楠正艳,虽说味道不像海棠娇艳和香气扑鼻,但石楠花有降尘和稀释有毒气体的功效,被称为抗霾神器,能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还有驱蚊的功效。 一切存在皆是合理,我们只需静待花开即可。 (配图来自此木无为四月校园摄影集) ![]() 精彩导读 请坚持相信文字原创的力量!火爆全网的《旧轨还乡》,是化解AI焦虑最好的良药 记忆中的乡土,可能正在远离 白店大畈春节读行,看乡村秩序的重构 偏居一隅,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文字的力量,却自在我心 ![]() 你也可以在作者的“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百度百家”“百度百家号”“搜狐自媒体”“凤凰自媒体”“新浪博客”“简书”“新浪看点”“UC云观”“恰年家”“北京时间”“企鹅公众平台”“网易云阅读”“虎嗅网”、“砍柴网”、“淘达人”等平台阅读作者更多自媒体文章。 喜欢此文请连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