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是按先生的讲说整理的。 《心经》260字,很短也很优美,但有人背、抄数年身心都没啥改变,因为突破不了表面的意思。 《心经》其目的是解除执着、自我和紧张,这三个是一个意思。达到无我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的。 紧张可以导致恐惧、让身心越来越僵化、心灵慌乱。 因为恐惧会衍生出无穷无尽的烦恼,因为紧致会慌乱,处理事情就会颠倒混乱。 执着和紧张让身心变得冻结和沉重。 文字落实不到身心中来,不把板结的身心融化,《心经》就是高级的心灵鸡汤。 这需要两个东西来化解:强化慈悲和无我。 80%以上的疾病都是因为身心紧张导致的,只要在无我中慢慢融化,疾病都可以不药而愈。终极养生就两条,越来越慈悲,越来越无我,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方法。 我们正常的寿命是120—160,而我们只活到一半多,就是因为我们紧张焦虑、执着、情绪内耗造成的。 只有无我,真正的创造力才开始生发出来,你的天赋使命才能显化出来。否则我们一生都活在别人的创造中。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某个领域或多个领域的创造者,源源不断的创造力蓬勃而出。是什么东西阻碍了这个创造力,就是板结的身心或者叫执着或者叫紧张阻碍的。 一个能做好美味的家庭主妇不比做原子弹icon的价值低,我们其实被洗脑了,同为创造,无有高下。 导师说,一个母亲培养出一个科学家,不亚于一个科学家造出一个原子弹的价值,你不知道从小到大一个母亲付出多少努力和辛劳。 创造力可以创造出伟大的亲情友情爱情。但我们为什么现在那么冷漠,是因为我们的情感枯竭、精神萎缩。 当我们真的融化这些板结,身心会健康长寿、会有无穷的创造力、无穷的幸福与快乐,这与穷富没有多大关系,只在于你的内在。 “孔颜乐处”里,颜回一簞食一瓢饮居陋室却乐此不彼,就说明这个道理。因他内在的德性被唤醒。 我们现代人理解力感受力洞察力都降低,因为内在原本的快乐幸福被僵化。如果被唤醒,则越来越有爱,越有包容力和观察力,越温柔,形成良性循环。 我们融化的过程就是由冰态变为液态再转为气态的过程,也就是转为空性的过程,转为无我和慈悲的过程。 为什么要慈悲和无我,它是把我们的心从冰变成液态再变成气态的不二法门。这就是《心经》背后的密意。 修行的不二法门就是不断强化慈悲、无我。 一切让我们紧张的都是背道的,让我们放松的就是合道的。 强化慈悲和无我,就会让板结的身心融化,那么人越老身体越柔软才对。 所以明理很重要,然后才会践行,导师的话牢记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