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编写的第299篇,主题为职场故事 受访人背景:她是典型的“英专生”出身,梦想成为一名翻译官,遇到了疫情,成为了一名高中英语老师 访谈内容: Q:可以具体说一说在哪个时期萌生了做老师的想法 A:讲实话,我并不是怀抱教育梦想而选择了这份职业,而是在疫情之下,就业不景气的时候,选择了这样一个缓冲地带。主要是为了能先有些储蓄,同时也利用好应届生身份。但工作这些年,也发现我的确能做好,能从中得到小小的成就感,也是挺幸福的。 Q:提到教师,就会让人想到一年有2个假期,你们的假期真的如外界所说很丰富吗?寒暑假是否完全自由? A:寒暑假在外人听上去的确很诱人,但这也是一整个学期连轴转的暂时慰藉。至于假期间是否忙碌可能决定于所处学段,学校和岗位。是否丰富就看个人怎么安排假期,有的老师假期用来放松和调养身体,有的老师假期用来提升自我,比如准备比赛、写论文等。 Q:作为研究生刚毕业的你就接手高三毕业生,除了一些痛苦的经历,应该也有其他收获,可以具体说一说嘛 A:万事开头难,经历这段“痛苦”反而收获很大。挑战主要是专业能力和学生管理两方面。专业上,如果第一轮基础打得好,便能快速站稳讲台,获得学生的信任,也增长自信。参加工作是新的开始,暂且把学生时代的光环抛开,一切归零,以谦卑的心态向同行学习,会走得更快,最终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风格鲜明而有效的教学风格。学生管理也不可小觑,如何把握距离感,如何建立威严,如何提高影响力都需要观察、琢磨、总结。总而言之,真诚的关怀会换来感恩,专业的付出会得到敬爱。 Q:了解到你的教学方式()很受学生欢迎,可以具体说一说吗 A:总体来说,我擅长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也希望学生因兴趣驱动而主动学习,形成长期主义思维。举个例子,我当下有哪些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和学生如何联系?哪个学生对某个具体内容兴趣浓厚?在进行调查后,我会邀请学生做小讲师。每个学生在分享自己喜爱的事时总是闪闪发光,人会更自信,听众也会被激励。我希望一个班级能形成一个智囊团,而每个人都是某个话题的小专家,完成信息互换。 但其实我深知自己的教学有很多不足,比如专业知识并没有很扎实,以及很多做法是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因此我仍然需要去理论中找答案。 Q:你觉得英专生会被AI取代吗 A:这是个比较宏大的问题。我认为英专生可能会变少,但不会被取代。这要从英专生的就业渠道考虑,以教师为例子。首先,英语教师会被取代吗?能不能让学生在家学英语?以及AI都能翻译了有没有必要学英语?我个人也很早就开始使用到AI的一些功能,比如可以帮你定制英语学习计划,可以教单词,给例句,可以口语陪练,讲语法等。似乎AI老师听说读写都能教,丝毫不逊色,但AI给出的教学纲要科学吗?学生自己能辨别和评估吗?其实,教师教学很重要的一步是评估,而AI很难做到对学生长线的成长进行评估。所以在教学上我认为AI一定是个得力助手,而且专业能力强的老师用了AI会强强联手,提高生产力,所以我鼓励老师们多学习和尝试。其他学科可能也有类似的特点。 Q:如果你拥有了传说中的“阿拉丁神灯”,让你许三个愿望,你会许哪三个 A:只有一个愿望,让我有十足的勇气,能够不怕失去,完全跟从内心。(很理想主义) 小结:这又是一个很典型的职场现象,很多人擅长的事儿往往不是自己喜欢的,但是因为英语专业赋予她良好的语言基础,从“被动”到不断学习的态度,自我认知的清晰,以及在变化中寻找能力,在每一次的经历中,都在尝试回答一个问题:“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今天的她,仍在不断探索,比过去更从容也许,这就是成长最真实的模样。 我是summer,是一名职业规划师及心理咨询师,给企业提供中高端人才招募,给在校生提供就业指导,给个人提供职业生涯咨询服务 若您有问题需要咨询,后台关注我 赠人玫瑰,手指点赞,转发,在看,财富滚滚而来 |
|
来自: Summer学习笔记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