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空者 本超然 ——峨眉山洪椿坪楹联注释 洪椿坪,峨眉山八大古寺之一,“洪椿晓雨” 峨眉十景之一。 该寺因庙前有三棵洪椿古树而得名。据载:创建于宋代,由僧人楚山性一禅师所建,明崇祯四年继建,塑有千尊佛像,名“千佛禅院”,也称“千佛庵”。清乾隆四十三年毁于火。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峨云禅师重建,更名“洪椿坪”。 寺中楹联众多,且品位较高。如:“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内煮乾坤。”;“月在上方诸品静,心持半偈万象空。”;“处己何妨真面目,待人总要大肚皮。”等。还有最著名的“双百字长联”。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一副老联,寓意深刻,发人深省。联文: 比洪崖胜地如何?听暮鼓晨钟,云去云来空渺渺; 有椿树撑天不老,任风刀霜剑,花开花落自年年。 刘韫良,亦作蕴良,初字璞卿,号丽珊,后改字玉山,号我真。道光二十五年(1845)生。贵州省贵阳府贵筑县(今贵阳市区)人。同治六年(1867)贵州丁卯举人,十年(1871)辛未科二甲七名进士,选庶吉士,光绪元年(1874)散馆改云南恩安(今昭通)知县。工诗善联,尤擅以道家意象入联。著有《牂牁群苗杂咏》、《乐牌令》、《俚语谐律》、《壶隐斋诗集》等,均散佚,惟《壶隐斋联语类编》一书存世。 据载,这一副楹联是刘韫良为贵阳文昌阁所撰,并收录于其《壶隐斋联语类编》之中。对此,总觉得这一副楹联更象是为洪椿坪所撰,尤其是联中第二字:上联为“洪”,上联为“椿”,“洪椿”二字难道不是嵌字联吗?或许只是一种巧合。无论如何,悬挂于洪椿坪也很适度。 上联:比洪崖胜地如何?听暮鼓晨钟,云去云来空渺渺; 洪崖胜地:“洪崖”是道教及古籍记载的重要仙人的形象,即为仙人名。唐代《元和郡县志》明确记载:“洪崖先生得道处”。然而为胜地,显然指的是地名。何处?是江西南昌西山洪崖?或是山西洪洞县古称“洪崖”?还是洪崖丹井?或是朱熹讲学洪崖书院?均不详。故只能理解为指道教仙山洪崖,即双关贵阳城郊道教圣地仙人洞。 暮鼓晨钟:化用唐·李咸用《山中》“朝钟暮鼓不到耳”,既实写道观日常,又暗喻时光流转。然而,严格讲:暮鼓晨钟是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如:明·周履靖《锦笺记·协计》:“清净是菩提,爱染难离,蒸沙为饭饭终非,暮鼓晨钟勤忏悔,怎免阿鼻?” 云去云来空渺渺:描绘了天空中云彩的变化无常,以及由此带来的空旷感和深远感。“空渺渺”暗合《清静经》“观空亦空”的境界。 上联的含意:以问句破空,借“暮鼓晨钟”的线性时间与“云去云来”的循环空间构成张力,用“空渺渺”"三字点出《清静经》“观空亦空,空无所空”的境界。也就是观察世间万物的本质为空(即无自性、无我),认识到这种空性本身也是一种空。 下联:有椿树撑天不老,任风刀霜剑,花开花落自年年。 椿树:洪椿是中国特有的高龄树种,又名白椿,属栋科落叶乔木,叶呈羽状,盛夏季节一树粉绿,耐冬寒,抗污染,所以能致高龄。传说,五百年开一次花,五百年结一次果。《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将它喻为神树,作为大寿的象征。因此古人用“椿龄”作为祝寿之辞。喻指道法长兴。另外,巧的是洪椿坪因有洪椿古树而得名。 撑天:是指支撑天空。源于《封神演义》姜子牙被选中并被赋予了撑天拄地的重任。 风刀霜剑:意思是形容气候寒冷恶劣,也比喻周围人际环境恶劣严酷。曹雪芹《葬花吟》“风刀霜剑严相逼”之典,在此反用其意,突出道法自然之从容。 花开花落自年年:蕴含了时节的更替,意味着时间不断的流逝美好逐渐逝去,又会有新的来代替。即形容时光飞逝。 下联的含意:以“不老”椿树对应“年年”花事,将《淮南子》“木叶陨而长年悲”的哀婉,转化为《庄子·达生》“死生惊惧不入乎胸中”的超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