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生活,要么读书, 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 作者|乔公子 夜读日思 | 原创出品 ![]() 第一次知道毕姓,是因为活字印刷术是毕昇发明的,第二次知道毕姓,是因为大学同学姓毕。今天,我们聊聊毕姓典故。 1 毕姓起源 ![]() 据乔公子考证,毕姓主要有以下来源: ![]() 诗意毕姓 毕姓,是富有诗意的姓氏,从古至今,很多诗词都有毕字的波澜壮阔、妩媚妖娆。杨万里诗曰: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辛弃疾大气磅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陆游慨叹:南湖可引春畴美,只合躬耕毕此生;黄庭坚送别:城头归乌尾毕逋,春寒啄雪送行车;王守仁与众不同:男婚女嫁多年毕,不待而今学向平;康熙大帝诗曰:秦晋山河巡幸毕,回銮揽辔历新中;乾隆诗曰:齐豫都称麦收毕,渥沾膏泽黍禾滋。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兰字的诗词呢?欢迎留言。 2 毕姓名人
再说说毕公高的后裔毕万,他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不但是毕姓里杰出的人物,还是战国七雄之一魏国的缔造者,也是魏姓的得姓始祖。他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臣,屡立战功,征灭魏国后受封于魏国,当上了大夫,毕万受封魏地时,晋国掌管占卜的大夫郭偃预言说:“毕万的后代必会昌盛。万,是满数;魏,是巍巍高大的名称。他的后代都成为了名将,传到后代魏斯手中,参与三家分晋,正式成为战国七雄的魏国。 ![]() ![]() 受命于危难之际 重点介绍一下三朝名相毕士安。题目里说的祖孙皆进士里的祖,说的就是他。景德初年,宋真宗倚重的宰相李沆突然病逝,而国家北边的契丹大兵压境,随时可能南下犯宋。形势危急,正是良才效力国家的时机,毕士安受命于危难之际,被委以重任,官拜宰相。据历史记载,“宋兴四十余年,中外几平,文学侍从、言论政事之臣辐凑上前,至论德行,必以公(毕士安)为称首。” ![]() 为人正直,知人善任 一天,毕士安上朝,宋真宗说:“我倚仗你来辅佐,但现在多事之秋,你再引荐一个共事的人。”毕士安答道:“做宰相的人,一定是大器,我才能低下,实在不能胜任。寇准兼而具备忠义,长于理断大事,这才是宰相的才能。”真宗微微摇头道:“听说他喜欢强硬,意气用事。”毕士安又回答道:“寇准正直无私,意气风发,情绪激昂,具有高风亮节,盼望为国牺牲,操持正道憎恨奸邪,像寇准这样的人正是应该任用的人才。” ![]() 淡泊清正,谨躬慎行 毕士安殁后,真宗对寇准等人说:“毕士安,善人也,事朕南府、东宫,以至辅相。饬躬慎行,有古人之风,遽此沦没,深可悼惜。”后来王旦为相,面奏真宗皇帝道:“陛下昔日称毕士安清慎如古人,毕士安官至拜相,而四方无田园居所,丧礼还没办完,家里用度已匮乏了,真不负陛下的知遇之恩。” ![]() ![]() ![]() ![]() ![]() ![]() ![]() 毕姓郡望堂号 郡望:扶风郡、东平郡、河南郡、河内郡、太原郡。 堂号:扶风堂、东平堂、河南堂、河内堂、太原堂。 3 毕姓你应知道哪些 毕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光彩夺目的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名列第75位,按照人口排序,名列第131位,总人口达到了150多万人。以毕姓为名的地名有很多:贵州省有个毕节市,全国各地还有,山东省巨野县龙堌镇毕海村,大部分居民都姓毕;毕堂村是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营里镇下辖的行政村;闫各庄镇毕段村1800人,据考证从清朝时期即有记载,为山东昌邑地区迁入,全村只有两个姓,毕和段,且毕姓人口占90%以上;万丰镇有毕桥村、毕楼村;毕矮,原名毕文彩,明末清初人,是兰溪市原女埠镇毕家村人,为兰溪民间传说中的传奇人物。他的故事,数百年来在兰溪民间口耳相传,经过不断丰富充实,至民国时在兰溪已家喻户晓。毕家村文化礼堂由原毕家村将毕氏家庙和福厅改建而成。文化礼堂设有毕矮智慧文化馆,是毕家文化礼堂的一大亮点,配有专人宣讲毕矮的故事,吸引了一批一批的游客和各大媒体到该村参观,毕矮智慧文化的影响不断扩大。 ![]() 此文送给我的毕姓朋友们:毕士鑫、毕悟超、毕尚传、毕伟伟、毕琳琳、毕远鑫、毕欣然,祝福你们群贤毕集、锋芒毕露。 读书的男人未必都是优秀的男人 优秀的男人一定都爱读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