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治钧 || 走近经典,走进名著——《红楼梦》导读 ③

 倚月临风 2025-04-17 发布于河北

六 世情书 

由一家牵扯数家,蔓延之后再蔓延,最后呈献出社会的全景式画卷,着重于展览形形色色的世故人情,叫世情书。《红楼梦》是一部典型的世情书,此类小说中的佼佼者。曹雪芹张弛有度,收放自如,万变不离其宗。贾府的盛衰荣枯,自始至终都处在聚光灯下。

作者再三强调,贾府而今是“末世”。孟子有言,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此话堪称颠扑不破的一条兴衰定律,好比恐怖的玄感咒诀。第一代创业,第二代守成,第三代坐享,第四代颓堕,第五代破落。贾府正处于第三至五代。别瞅府里飞出一只金凤凰(皇妃),元春省亲又似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实际上不过回光返照罢了。

第二代只剩贾代善夫人史太君(贾母),八旬上下,终日养尊处优、含饴弄孙、鲜问世事,姑且莫论。第三代(反文辈)的贾敬执迷于炼丹修仙,常年跟城外的道士们鬼混,家也不回,致使宁府乌烟瘴气。贾政为官清廉,为人端方,却一味古板,拙于齐家,即便毒打儿子宝玉一顿,也无济于事。最悖谬的莫过于贾赦,世袭一等将军,胡须都灰白了,还只惦着渔色敛财,无所不用其极。已然娶下一群妖姬,犹未餍足。鸳鸯是贾母的贴身大丫鬟,姿容标致,贾赦盯上了,非要纳来做妾。怎奈鸳鸯眼亮心明,看穿贾赦是个恣意玩弄女性的老色魔,全然罔顾责任,根本靠不住,所以拼命抗拒,竟至闹到剪发明志。贾赦意外受挫,贼心不死,四处寻觅,到底花八百两银子买来个十七岁的姑娘,才算消停。勾结雨村谋夺古扇,前已谈过。为了弄钱,贾赦不惜变相卖女,将迎春推进狼窝。女婿孙绍祖娶亲后公然宣称,贾赦嫁女实是抵债。迎春活得全无尊严,婚后仅一年多便被蹂躏死了。贾赦这样的贵族父亲,普天之下绝对罕觏,真奇葩到了家。

第四代(玉字辈)是颓堕的一代,讲排场、顾体面,背地里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宝玉属于这一代。他虽是家族的一位叛逆者,有头脑、有情怀、有志气,可视为特例,但败家没商量,跟他的弟兄们是同样的膏粱纨绔。贾珍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兼着整个贾氏家族的族长,还是东边的宁府之尊,飞扬跋扈,为所欲为,荒淫无度。老仆焦大醉骂:“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第七回)柳湘莲对宝玉说:“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罢了。”(第六十六回)贾珍跟儿媳秦可卿不尴不尬,令秦氏羞臊自缢(明面上是病逝),那葬礼操办得,极尽铺张糜耗之能事。贾琏是一丘之貉,家有娇妻美妾,仍不安分,什么荤的腥的都往屋里拽。厨子床头的多姑娘之后,又把仆妇鲍二家的约过来,私情败露,导致鲍妻悬梁。嗣后偷娶尤二姐,格外惹恼了醋缸王熙凤。这个泼皮辣子祭出借刀杀人计,迫使尤二姐吞金自尽了。跟《金瓶梅》里的西门庆同类,贾珍、贾琏都是坑妇女的领袖。至于贾环,猥琐阴鸷,成事不足,败事有馀,毋需多言。薛蟠学他们,聚赌嫖娼,无所不至,比先前更坏了十倍。

贾琏身歪影斜,天然惧内,压不住老婆。王熙凤又呼凤姐,荣府的当家奶奶,一向威仪肃肃,叱咤风云,手段歹毒,对人炫耀说:“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第十五回)谁若冒犯她,那短命的贾天祥便是榜样。尽管极其能干,协理宁府丧事就滴水不漏,但她有两根软肋,一是贪婪,二是悍妒。为了三千两银票,她能搅人姻缘,让一对有情人死于非命。平日里拖欠月钱,拿去放高利贷,弄得荣府上下怨声载道。巧借秋桐之口逼死尤二姐,那是妒火作祟。为此包揽词讼,随即指派奴才旺儿谋杀活口张华,妄图掩人耳目,给东窗事发埋下了祸根。她的评语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第五回)在宝玉婚事上密谋掉包计,令黛玉含恨归西,也是凤姐干的一桩缺德事。

贾府人繁事琐,原就矛盾重重,错综复杂。贾赦、贾珍、贾琏、王熙凤等如此胡作非为,如此肆无忌惮,只能推波助澜、火上浇油,于是冲突日趋尖锐,渐渐难以收拾。例如邢王二夫人,桌面上一团和气,暗地里尔虞我诈,终因一个小小的绣春囊,掀起滔天巨浪,竟然抄检大观园。没等朝廷动手,自家先诛戮起来。见此光景,探春痛心疾首,厉声怒斥说:“你们别忙,自然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是议论甄家,自己盼着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第七十四回)一语破的,一语成谶,贾府不久便遭籍没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第五代(草头辈)的巧姐差点被舅舅王仁贩卖掉,若非穷苦人刘老老及时搭救,后果不堪设想。无可奈何花落去。巧姐的凶险遭际,标志着贾府事实上业已破产。

现实如此堕落腐烂,跟理想构成巨幅反差,大观园内的诗情画意才更显得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总之,贾府的突出弊端是安富尊容、奢侈浮华、后继乏人、摩擦升级,终至火山喷发,土崩瓦解,树倒猢狲散。书中预言,大结局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第五回)宝黛的满腔痴情注定成空,大观园的美好梦想注定幻灭,贾府注定衰微,皇朝注定覆亡。读书读正面,更须读反面。凤凰涅槃,方有浴火重生,而繁华后是萧瑟,红火后是苍凉。

《红楼梦》是一部史诗,一部世情书,一部百科全书,一支桃花源畅想曲,一支贵族之家安魂曲,也是清朝康乾盛世的一首泣血的哀歌,更是中国古代两千多年宗法社会的一首溅泪的挽歌。

狼子狼孙末世多,红妆红泪汇长河。

坑灰散作文字狱,谁肯为他添颂歌?

七 文笔千秋 

关于《红楼梦》总体上的艺术风格,俞平伯用“怨而不怒”来概括,精准妥帖。对社会现实的暴虐窳朽,曹雪芹极端不满,是进行猛烈鞭笞的。然而,他没有竖眼横眉、破口扬声,全书没有锋芒毕露、出言不逊。恰恰相反。读者开卷一扫,映入眼帘的是含蓄、委婉、绵邈,许多笔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令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在不知不觉中缓缓潜入恢弘的文学磁场,渗入缥缈的哲学悟境。

生活是啥样子,《红楼梦》便是啥样子,原貌原状,原汁原味。一席话、两盏茶、三盅酒、柴米油盐、鸡毛蒜皮而已。家庭是一张网,社会是一张网,所以《红楼梦》也是一张网。情节线索密匝匝交织在一起,自自然然形成一团鲜活的有机体,经络溥畅,血脉环流。古传常山有蛇,击首尾应,击尾首应,击其中则首尾皆应,神乎其神。那么千百条常山蛇化作空中蛟龙,相互盘绕成梦的网络,势必更奇,从而呈现出变幻莫测的无穷魅力。

举个例子。第二十八回写宝玉跟演小旦的琪官互赠礼物,宝玉换得茜香罗,回家又赔给袭人。及至最末一回(第一百二十回)琪官娶袭人,茜香罗重现,千里伏脉,昭示眷姻前定。须知,宝钗以外,袭人是惟一跟宝玉有过缱绻的肌肤之欢的。王夫人内定她做宝玉的妾,月钱都涨了。怎么剧终落幕,袭人竟嫁给了一介戏子?其间曲曲折折,较大的关目有宝玉挨打、晴雯冤死、黛玉焚稿、宝钗出阁、双婢护玉、宝玉出家,每个场景都跟旁的若干事体贯接,瓜连蔓引,四通八达。比如人们一直在争论,对晴雯的死,袭人该不该负责?她是不是个卑谄的告密分子?宝玉最终抛弃袭人,是不是根源于晴雯之死?晴雯跟宝玉一清如水,却被诬蔑成狐狸精,凄然抱屈而亡,着实冤枉。

书中的艺术形象极精彩,千姿百态,应有尽有。作者塑造人物,不是一个一个的,而是一群一群的。譬如金陵十二钗、正册小姐、少奶奶、副册媵妾、戚友、又副大丫鬟、四副五副小丫鬟,共计六十名。那些小姐少妇,年龄、门第、教养、妆容、装束之类相差无几,甚不容易区分开来,搞得不好就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千部一腔。媵妾、戚友、丫鬟也是如此。在高度雷同中刻画出诸般不同,令同中见异、风貌独特、个性鲜明,作者真得炼就一双火眼金睛,能够透视五脏六腑,同时手握一支如椽的彩笔。碰巧了,那是曹雪芹的拿手绝活,炉火纯青、出神入化、曲尽其妙。有些小角色仅仅出场一次,匆匆亮相,短短几分钟,寥寥几句话,便跃然纸上,给读者的印象难以磨灭。

单以丫鬟为例。晴雯脾气火爆、袭人温柔和顺、麝月勤勉耿直、秋纹老实巴交、平儿乖觉倩俏、紫鹃忠心赤胆、雪雁沉稳木讷、莺儿灵巧喜兴、司棋粗壮鲁莽、侍书伶俐和蔼、入画懵懂怯懦、鸳鸯刚烈倔强、芳官娇憨单纯、龄官矜持妩媚、佳蕙安于现状、小红攀上高枝、四儿失言倒霉、柳五儿侥幸受宠、春燕毛毛躁躁、坠儿鬼鬼祟祟、莲花儿出口伤人、小鹊报忧不报喜、傻大姐一再启祸端……恰便似,呢呢燕语明如剪,呖呖莺声溜得圆,菖蒲外芍药醉软。

随便拎出一个,肯定血肉丰满,栩栩如生。例如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未语先笑、不怒自威、耍嘴皮子、摔醋坛子、跐门槛子、打丫头、骂小厮、逞强、邀宠、撒谎、使诈、把屎尿淋到族弟头顶上、把鼻涕抹到妯娌衣袖上、把情敌置于死地而后快……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一个真的俏佳人蹦到你面前。有位美学家写过一本专著,叫《论凤姐》。有位红学家油然感慨,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一个艺术形象,居然这么成功,让人叹为观止。

日常居止环境是主人兴趣的延伸,是主人性格的注释。同住大观园内,怡红院有火红的芭蕉和海棠,总是热热闹闹的,可见宝玉多么欢喜团聚。潇湘馆有千百竿翠竹,总是荫凉荫凉的,暗示黛玉分外多愁善感。蘅芜苑遍植奇花异卉,室内却白得跟雪洞似的,表明宝钗偏爱素雅,情意冷淡。有人拈出一宗秘密,木石虽近而金玉齐大。双玉是情侣,住得距离最近;双宝是配偶,尽管宅址离得甚远,院落却是同等宽敞的。人物关系由此托出,构思巧妙而蕴藉。此外,探春的秋爽斋、迎春的紫菱洲、惜春的暖香坞、妙玉的栊翠庵、李纨的稻香村,各具别样的韵味底色,都应耐心观赏,细心揣摩。

大观园外的建筑,也是类似设计,那些方位、布局、点缀、装潢、家具、摆设、贲饰、纱帐、帘栊,都有讲究。例如第五回写秦可卿卧室,意象香艳,别开生面,诡谲之极,委实不可思议。顺带提醒诸位,前五回比较难懂,尤其第五回,那是全书的“纲领”。你若读毕整本书,一定会有兴致重温前五回的,随之豁然开朗、恍然大悟。切莫让前五回成为你阅读的拦路虎。从第六回开始,你会渐入佳境,结识如花美眷,共度似水流年。你会欲罢不能的。

大观园主人全是诗人。宝玉兴头最旺,却成绩平平,不及林妹妹和宝姐姐。元春、探春、李纨、妙玉略逊色些,迎春与惜春只够凑数的,反倒是外来的史湘云、学步的香菱,以及晚到的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后来居上。作者按头制帽,量体裁衣,诗人们各有各稿,无从混淆。对形象塑造,这也起到了明显作用,效果甚佳。林黛玉的《葬花吟》出类拔萃,卓然非同凡响。除了诗词曲赋,书中另有许多信札、时调、楹联、灯谜、酒令,在助力写人以外,还能调整节奏、烘托气氛、埋设伏笔、增添趣味,都需要仔细琢磨。脂砚斋说,曹雪芹笔下无一字闲文。我们提倡精读、谛读、熟读、反复读、长期读、当枕边书读,提倡含英咀华乃至咬文嚼字,而不鼓励囫囵吞枣,跟猪八戒吃人参果似的。换言之,起初“不求甚解”,终须“八面受敌”。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小说的语言至关重要。曹雪芹融合了《金瓶梅》那种市井文字的酣畅淋漓,与《西厢记》那种典雅文字的花娇月媚,令《红楼梦》言浅意深、言近旨远,表现力和感染力俱臻化境。最受读者交口赞誉的,是人物的对话。那可真是一绝,至今没有哪本书能比得过。除非特定情境里的官腔套话,《红楼梦》人物口中是清一色的俚俗白话,纯粹地道,不做作、不扭捏、不夸诞、不憋屈,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完全合乎各类人物的身份地位。由某人的纸上言谈,可以听出他的声音、瞧见他的神态、窥知他的心理、明了他的处境、预测他的动向,几乎等同于那块石头正在现场观察,亲临其境、亲身领略、亲睹亲闻,既录了音又录了像。不举例了,特意留一项悬念,期待由你自己去满足好奇心,慰劳求知欲,聆赏一场梦中大戏。

读书自家事,无人能替代。譬如吃饭,需要你自己一口一口去吃。食物化作热量,让你长高长大,身强力壮。精神食粮亦如此,一旦转为营养素,将会滋补你一生一世,没人能抢走。《红楼梦》怎么读?其实简单极了。从眼下开始,你去读,一个字一个字读下去,即可。

吴侬京韵谱新词,最爱黄鹂弄舌时。

莫讶觥筹侵夜半,隔帘云影枕花枝。

八 地位与价值 

我国小说源远流长,萌芽于先秦,成熟于唐宋,通俗白话小说也产生于唐宋。到了明清两朝,长篇白话小说蔚为大观,先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号称明代四大奇书,后有清代的《儒林外史》与《红楼梦》双虹飞峙,艺术上趋于完善,思想上趋于深邃,而《红楼梦》无疑是珠穆朗玛峰。一代有一代的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红楼梦》是明清文学的头号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集大成式经典,是世界名著,其价值不言而喻。

《红楼梦》对后世文化形成了深远的影响。随之涌现出大量续书,如《后红楼梦》《红楼续梦》《红楼复梦》《红楼圆梦》《红楼梦影》,企图变悲剧为喜剧,成就有限。一些讽喻、世情、狭邪、谴责类小说,如《镜花缘》《蜃楼志》《花月痕》《海上花列传》《老残游记》《孽海花》,模仿红楼笔意,略有可观。现当代作家中,刻意学习《红楼梦》的更多,但至今也未能收获一部总体上超越《红楼梦》的杰出作品。谈到影响,《红楼梦》绝不仅仅局限于文学范畴。各行各业,凡有阅读爱好的人士,大多品味过《红楼梦》。世界各地,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人在翻《红楼梦》。此书的外语译本很多,读过《红楼梦》的外国人也不少。她是文化空气的一部分,文化血脉的一部分,尤其在中国,你总会感觉到她的存在,纵使你尚未亲身接触到她。

嘉庆末年,京都竹枝词唱道:“闲谈不说《红楼梦》(此书脍炙人口),读尽诗书是枉然。”(《草珠一串》)由于广受欢迎,风靡大江南北,深得公众喜爱,还迅速传播到了海外,阅读《红楼梦》遂衍生出一门国际显学,称“红学”(redology),跟晚清以还的甲骨学、敦煌学鼎足而立,并驾齐驱。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和《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俞平伯的《红楼梦辨》,都是红学领域的扛鼎之作。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大约八十年后,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Socrates)也说,未经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阅读即学习,即思考的肇始,阅读《红楼梦》则是一种在学习中思考并在思考中学习的良性循环过程,一箭双雕,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曹雪芹不仅可以做老师,还可以做朋友。

现如今,许多人不读书,只玩手机,因为他们是文盲,是学会了识字的文盲。他们识字,却没有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跟旧日的文盲在本质上趋同。既不阅读,何谈思考?我深信,谁也不甘心选择浑浑噩噩的生活,选择无知、无趣、无聊,选择行尸走肉般虚度光阴。读《红楼梦》,你会开开心心地笑、痛痛快快地哭,时而拍案惊奇,时而掩卷沉思,还可能如痴如醉、废寝忘食,然后悄然告别幼稚与浅薄,走向成熟,走向深刻,同时获取享用一生的情感与理智。宋人黄山谷说,两三日不读书,则言语乏味、面目可憎。苏东坡也讲,腹有诗书气自华。读《红楼梦》甚至会改善你的外在风度,比如举止、谈吐、相貌。

古今中外,文字垃圾极夥,互联网信息爆炸的眼下尤甚。浏览垃圾文字,何异于浪费生命?还必定会拉低你的智商、败坏你的情绪、危害你的健康。至于损失少许金钱,那倒是小节。怎么办?

建议你将目光转向绝大多数专业人士所公认的超一流世界名著,各时代的、各国别的、各种类的,内中就包括曹雪芹的书。清末学者王国维(1877—1927)断言:“《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红楼梦评论》)通常来讲,悲剧比喜剧更幽邃,更崇闳,也更感人。王国维以博学渊深著称,自沉昆明湖已近百年,他是不会哄骗吾侪后生小子的。读《红楼梦》是一种消遣,一种娱乐,也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体验,更是快速成长的绝佳机遇。一言以蔽之,熟读《红楼梦》是有效提升人文素质的一条终南捷径。

曹雪芹生前坎坷落拓,身后萧索凄凉,却留传下来一颗璀璨夺目的华夏明珠,一份丰厚富赡的文学遗产。《红楼梦》是连城璧,是无价宝,却又平凡得不得了,就放在每个人都触手可及之处。你想占有的话,只需打开书卷,安安静静,让魂灵踱入黑甜乡。

梦断劫尘鸣不平,万山石破九天惊。

神游一夜红楼雨,枯苇残荷别有情。

(此文原刊于张俊顾问 沈治钧导读 曹立波 许振东 朱萍 莎日娜 常雪鹰 校点评注《红楼梦》卷前 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年版)

图片

阅读链接

沈治钧 || 走近经典,走进名著 ——《红楼梦》导读 ②

沈治钧 || 走近经典,走进名著——《红楼梦》导读 ①

沈治钧:华盛顿国会图书馆藏甲戌本缩微胶卷跋

傅承洲 ||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几个问题

许振东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导向与路径

许振东 || “碧桃花”“稽颡泣血”与“素衣素盖”的探源与诠解——《红楼梦》释文辨析三则

人教版《红楼梦》新书发布仪式在京举行

作者简介

沈治钧,河北广平人,1960年生于北京,南开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顾问,著有《中国古代小说简史》《红楼梦成书研究》《红楼七宗案》,合著《新批校注红楼梦》等。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京畿学堂

主办:许振东名师工作室

编辑:陈红

审校:张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