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杯酒”是现代婚礼上必不可少的环节,新人挽手共饮,象征甜蜜恩爱。但你知道吗?这一习俗其实源自周代的“合卺之礼”,而其中的“卺”字,很多人却觉得陌生。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生僻却浪漫的“卺”字——它怎么读?为什么古人要用苦葫芦喝交杯酒? 一、读音“合卺之欢”的“卺”,你第一次见到时,读对了吗? 卺的正确读音是 jǐn(同“紧”)。 为什么读“紧”?因为“合卺”本身就是“合二为一,紧密相连”的意思。古人用两半葫芦盛酒,新人共饮后,将葫芦合在一起,象征夫妻从此同心,密不可分。 二、字源这个长得像“丞”字下面挂个葫芦的“卺”字,其实是个会意字——就是把两个东西拼在一起告诉你它的意思。 金文里的“卺”字,活脱脱就是两个瓢扣在一起的样子:
这设计太妙了!你看: 手捧葫芦(丞):就像婚礼上新人郑重其事地端着酒器 葫芦本体(己):被一刀切成两半的可怜匏瓜 最绝的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卺简直和甲骨文的“卺”字是双胞胎——都是标准的“葫芦剖两半”造型。 (此处可插入马王堆漆卺文物图+金文字形对比图) 通俗版解读: 下次看到这个字,记得它肚子里装着: 现在民政局要是发“葫芦形结婚证”,估计能成网红爆款! ![]() 三、合卺之欢:比“交杯酒”更高级的浪漫“合卺之欢”常被简单理解为古代版的“交杯酒”,但它的真正含义远比现代婚礼仪式深刻得多。这个源自周代的婚俗,以最朴素的器物——苦葫芦,道出了中国婚姻哲学的核心:同甘共苦,合二为一。 字面含义:从“葫芦分合”看婚姻本质“卺”(jǐn)指剖开的苦葫芦,“合卺”即把两半葫芦重新合为一体。古人婚礼上:
这一过程暗喻:夫妻本是一体,分离则各为器,结合则复归完整。比现代交杯酒“挽手共饮”的形式,更强调“不可分割”的契约性。 文化深意:苦涩中的婚姻智慧 古人特意选择苦葫芦而非普通酒杯,别有深意:
《礼记》称此举为“合体同尊卑”,即夫妻通过共饮苦酒,达成精神上的平等与融合。正如古语所言:“卺虽苦,酳(饮酒)之甘”——真正的婚姻,是明知前路有苦,仍愿与对方共品至甘。 ![]() 结束 如今,婚礼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但“合卺”背后的精神依然值得传承—— 婚姻不是永远甜蜜的童话,而是两人共同面对生活的苦与乐。 正如那苦葫芦盛着的酒,初尝或许辛辣,但共饮之后,便是长久的相依。 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婚俗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