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份,我经历了一场让我终生难忘的告别。 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前老板离世的讣告,我和很多曾经的同事一起,自发带着白色的鲜花去参加了高登项目管理的创始人揭老师的告别仪式。 就在我们快要离开时,在一楼大厅遇到了揭老师的老伴——胡老师,看到曾经精神矍铄的小老头,突然变成满头白发,仿佛失去了所有精气神的颓废模样。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阿图·葛文德在《最好的告别》里写的:'生命是一条单行线,一步一步走向衰弱和死亡,生老病死的进程不可逆。' 《最好的告别》不是一本医学指南,而是一本教我们如何优雅退场的生命说明书。 作者阿图·葛文德(Atul Gawande)通过医生、患者家属双重身份,以大量真实案例揭示现代医学在对抗衰老与死亡时的困境说:
![]() 01 医疗的局限:与死神博弈,却难敌生命的脆弱 '我们总以为生命是钢筋铁骨的堡垒,却忘了它只是一座会漏雨的玻璃房子。' 我们总是害怕谈论死亡,仿佛只要避而不谈,它就不会降临。 当身边的亲人逐渐老去,身体机能衰退,面对疾病和衰老,我们却常常手足无措,不知如何给予他们真正需要的关怀。 葛文德医生指出,现代医疗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面对衰老和死亡时,却常常陷入一种困境。 我们总是希望通过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药物来延长生命,却忽略了患者本身的意愿和生活质量。 就像明星梅艳芳,她在得知自己患有宫颈癌后,依然坚持工作,接受了高强度的治疗。 她勇敢地与病魔斗争,试图抓住每一丝生存的希望。 然而,过度的治疗并没有让她的生命延长太久,反而让她在最后的时光里承受了巨大的痛苦。 这让我们看到,医疗并不是万能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死亡的到来,但却无法阻止生命的消逝。 葛文德医生认为,我们应该正视医疗的局限,不再盲目地追求延长生命的长度,而是要关注生命的质量。 “医学的目的是健康,而不是仅仅治疗疾病。” 我们应该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尊重患者的意愿,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有尊严地生活。 当患者无法治愈时,我们应该提供姑息治疗,缓解他们的痛苦,让他们能够平静地面对死亡。 ![]() 02 养老的困境:当爱变成负担,如何安放晚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养老问题成为了一个日益严峻的话题。 书中提到,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养老院等机构虽然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但却缺乏人文关怀。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采访,明星斯琴高娃提到自己母亲的养老问题。她的母亲晚年住在养老院,虽然生活有人照顾,但却总是感到孤独和失落。 斯琴高娃看着母亲的状态,心里十分难过,但是却无能为力。 其实这也是很多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中面临的困境,他们渴望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情感上的陪伴和尊重。 葛文德医生指出,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养老的模式,建立一种更加人性化的养老体系。 “养老的关键在于让老年人能够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尊严。” 我们可以鼓励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与家人和朋友保持密切的联系。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为他们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慰藉。 ![]() 03 告别的艺术:在放手与不舍中,书写生命的最后篇章 死亡是生命的必然归宿,但如何告别却是一门艺术。 书中强调,我们应该学会坦然面对死亡,尊重患者的意愿,让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结束生命。 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在得知自己患有胰腺癌后,他并没有选择过度治疗,而是选择了保守治疗,同时继续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业。 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他的告别方式让我们看到,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尊严地活着。 书中触目惊心的数据显示:91%子女不敢和父母谈身后事,但83%老人渴望被问'您想要什么'。 曾经母亲会为我们婚礼挑喜被选吉时,我们却逃避参与她们的人生闭幕式。 葛文德医生认为,我们应该在患者生命的最后阶段,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和尊重。 “告别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学会接受它,并且让它变得有意义。” 我们可以与患者进行坦诚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心愿,帮助他们实现最后的梦想。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放手,让他们能够平静地离开这个世界。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我们如何度过。” ![]() 写在最后: 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向爱而活 《最好的告别》撕开了现代医疗的华丽外衣,暴露出我们对衰老的傲慢、对死亡的怯懦。 若我们继续将亲人塞进ICU的流水线,用沉默代替告别,那么生命最后的篇章注定写满悔恨。 因为生命的谢幕,不该是冰冷的仪器,而是一场温暖的觉醒——对爱的觉醒,对尊严的觉醒,对告别的觉醒。 最好的告别,从来不是突如其来的暴雨,而是你我心照不宣的——晴日留白。 ——~— END —~—— 码字不易,如果你看到这里,请记得点个“赞“和“”推荐” 你的每一次互动,我都认真的当做了喜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