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评丨“活下去”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吗?

 胡叨叨女士 2022-06-23 发布于山东

书名:最好的告别

作者:[美]阿图·葛文德

豆瓣评分:9.0

我的评价:★★★

作者:Artemis

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

无论是《最好的告别》的作者阿图·葛文德这样专业过硬的医生,还是许许多多患者及其家人,大概都不会觉得这句话有什么问题。直到面临的是一种几乎无法治愈的疾病,一位无论如何干预也时日无多的患者。

家中长者的患病经历让葛文德开始重新审视衰老、疾病和死亡。

首先是如何应对衰老。

在葛文德所在的美国,高度机构化的养老院有其残酷的一面。养老院的目标是老人的安全,不生病,不摔跤,不会因为这两种情况意外死掉;可安全的代价往往是失去隐私,失去自主权,失去作为一个“独立人”活着的乐趣。老人是经历了将近一生的,若像对待婴儿一样对待他们,觉得他们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需要无微不至的照顾,这对老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提升并没有帮助。

相比把老人当坏掉的机器来维护的养老院,传统居家养老的体系有其可贵之处。儿女绕膝,颐养天年,这样的老人虽然可能得不到最好的医疗护理,但他们至少不孤独。但在高度现代化、原子化的社会,这种传统养老模式可能越来越难办到。

近年来在美国出现了一些新型的老年居住中心,在那里,老人们住在一起,可以最大限度地自主生活,可以喝酒、打牌、吃巧克力,可以结伴坐巴士去逛街看电影。护理人员的职责,就是在了解和尊重老人意愿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并协助他们保持一定程度的健康。这是一种颇受欢迎的养老模式。毕竟,不是说人老了就只有生存的义务,没了生活的权利。

关于疾病的讨论与衰老有些重合之处。

就像老人生命已经走入尾声一样,患了某些疾病的病人,也几乎可以确定自己时日无多。一直以来,在面对那些若不是因为疾病,本可以活很久的病人时,医生的普遍态度都是尽全力延续其生命。用中国人的话讲,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可通常,治疗是痛苦的,干预也可能是强硬的,用尽一切办法,可能“山”留下了,却成了没有生命活力的躯壳。

比如治愈希望不大的癌症患者,冒着可能死在手术台上、可能在术后残废的高风险去做手术切除癌变部分,真的就是最好的选择吗?有没有办法让选择不冒险的患者能够体面地、尽量不痛苦地继续余下的生活,哪怕时日无多?在美国,临终关怀服务已经初具规模,可以帮助患者实现这个目标。可是即便如此,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及家属,做出放弃治疗、保证生活质量的决定都是艰难的。

葛文德认为,医生需要倾听病人的愿望,然后在其愿望基础上给出建议,而不是专断地给出最佳“续命”方案,或者公事公办地列出各种方案的优劣,让病人自己抉择。至于患者和家属,或许要趁还来得及的时候,谈谈这样一个问题:“哪些事情是我生命中绝对不可或缺的。

无论是因为衰老还是疾病,最后的最后,我们都要走向死亡。我们常觉得,死亡是一下子的事,可实际上,它是一个过程。如何经历这个过程,每个人都应该有选择的权利。有时候,为了活得更久,就要承担失去生命中重要事物的风险;如果选择活得更“高质量”,就可能面对寿命更短的可能。这是一个严肃的选择题,而且大部分人可能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答案没有对错,但我们有必要在死神站在眼前之前,问问自己,或者问问身边爱的人:“为了活,我可以出让什么,不可以出让什么?有哪些东西,是我宁愿离死亡更近也不愿意放弃的?”

我们都是要死的。现代医学帮我们清除了走向死亡之路上一个又一个的坎,但绝不是所有的坎。医学也绝没有到达彻底改变人生命轨道的地步。如何活着,如何死去,都是人生的重要选择,值得谨慎思考。

我选择读这本书,是因为自己总会被“家里老人会离开我”的念头搞得心神不宁甚至失眠,想着多读一些这方面的文字,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做心理建设。不成想,书刚读完,就遇到了另一种形式的“考验”:我的一个学生一年前被诊断为骨癌,癌细胞在脊柱上,手术风险颇大。姑娘化疗了一年,历经痛苦,癌细胞却并没有缩小。不久前,她做出了不手术、不治疗的决定,目前靠着大剂量的止痛药,她希望能四处走走,然后尽量完成自己的学业。

当她微笑着告诉我这一切,并解下头巾让我看她终止化疗后重新长出的头发时,我真的感谢自己读了这本书,虽然心里难过、震惊,却也能相对平静地对她说:“希望你接下来的日子过得快乐,希望你的愿望都能实现。”

喜欢本文可赞赏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