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云辉 胡广病薨时,“年八十二。”汉灵帝指示朝廷予以追赠,且以超高葬礼规格厚葬。胡广的老部下“自公﹑卿﹑大夫﹑博士﹑议郎以下数百人”,身穿整套孝服,全程参加声势浩大的守灵送葬活动。史载:“(东)汉兴以来,人臣之盛,未尝有也!” 胡广得以善终且享受死后殊荣,源自他平生严格遵行“舌以柔存”的中庸之道,但为何因此屡遭时人讥讽? ![]() (一)谏立皇后 胡广字伯始,“少孤贫”,勤奋学习之余亲手操持繁杂家务。胡广“有雅才,学究《五经》,古今术艺皆毕览之。”他被郡守举荐为孝廉,至京师洛阳参加选拔考试,因成绩优异被汉安帝钦定为天下第一,拜为尚书郎。胡广“恪勤职事”,快速升任为尚书令副职。 汉顺帝即位后“欲立皇后”,但四个受宠的贵人环肥燕瘦各有妙处,使汉顺帝万般无奈,脑洞大开想出抽签由神灵决定皇后的馊主意。胡广与同僚联名上书,引经据典强烈建议皇帝以良家女为标准选取皇后。汉顺帝从谏如流,将出身良家的贵人梁妠“定立为皇后。” 尚书令左雄针对时弊,提出改革察举制建议:“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且进行分科考试,儒生考经学,文吏试章奏。 胡广再次与同僚上书辩驳,旁征博引表示反对,建议不可拘泥定制选举人才,未被汉顺帝采纳。 ![]() (二)备受殊荣 胡广堪称政坛不倒翁,“自在公台三十余年,历事六帝(安、顺、冲、质、桓、灵)......三十余年也!”他运气爆棚,即便称病辞职或是被免职归隐,总会时来运转在一年内官复原职或官升一级。他的履历颇有传奇色彩:“ 一履司空,再作司徒,三登太尉,又为太傅。” 他能享受如此殊荣,在于博古通今,谙熟先朝典章制度,通晓当代规章法令,京师谚语称赞其:“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胡广慧眼识珠,选定的属下官吏“皆天下名士。”名臣陈蕃与李咸曾受胡广征辟举荐,与胡广并列为三公后,每当朝会时,二人时常称病避开胡广以示尊重和后来居上的惭愧。 胡广精通中庸之道,性情温柔谨慎,且极善于掩饰真心实意,言行举止谦逊恭敬,被天下人视为学子与官员的圭臬。 但是,胡广干出的几件昧良心丑事,却使他屡遭时人的无情讥讽。 ![]() (三)取媚于时 胡广“无忠直之风”,为维护既得利益,“常逊言恭色以取媚于时”,被天下人轻视鄙薄。 滕抚“有文武才用”,但因“性方直,不交权执”,招致“宦官怀忿。”他立下平定东南叛乱大功后班师回朝,论功行赏时遭到宦官嫉恨,百般阻挠。胡广时任太尉,不为滕抚记功,反而听从宦官暗示,无中生有捏造罪名奏请罢黜滕抚,招致“天下怨之”,在自己的光辉履历上涂下令人恶心的浓黑腥臭的一笔。 丁肃生活在宫中小巷内,不与权宦争夺威势权力,以清廉忠正被士人称赞。胡广为蹭热度,主动与他商定结成儿女亲家。虽说丁肃名声不错,但胡广贵为司徒,竟折节与宦官联姻,“以此讥毁于时。” 胡广趋炎附势攀附梁冀,为梁冀的功勋德行大唱赞歌,联合几名臭味相投的朝臣,建议汉桓帝将梁冀视为当代周公赐予“山川、土田、附庸。”此事因司空黄琼有理有据驳斥胎死腹中。 最令胡广饱受诟病之事,便是临阵倒戈,间接导致太尉李固被害身亡。 ![]() (四)临阵倒戈 汉顺帝驾崩,年仅两岁刘炳被立为汉冲帝。皇后梁妠由此升格为皇太后临朝称制,与长兄大将军梁冀把持朝廷内外军政大权。一年后,汉冲帝驾崩。太尉李固代表部分朝臣,建议梁冀拥立“年长有德”的清河王刘蒜为帝。梁氏兄妹置若罔闻,紧锣密鼓“定策禁中”,宣布拥立年仅八岁的刘缵为汉质帝。梁太后依然临朝称制,梁冀照样“专权暴滥,忌害忠良。”他毒弑即位仅一年的汉质帝后,又与梁太后密谋拥立蠡吾侯刘志。 太尉李固说服司徒胡广与司空赵戒,三公联名给梁冀写信,建议他主持召开公开透明的立嗣朝会,集体商议产生新帝人选。梁冀迫于三公地位尊贵及迫于舆论压力,择日召开由“三公、中二千石、列侯”参加的高级别立嗣朝会。 会上,梁冀不由分说提出蠡吾侯刘志为皇位继承人,赢得部分趋炎附势的官员赞同; 三公及大鸿胪杜乔则针锋相对提出:“清河王(刘)蒜明德著闻,又属最尊亲,宜立为嗣。”朝堂上顿时分为两派,争论争吵乃至相互攻讦,乱成一锅粥。梁冀因自己的提议未获通过,“愤愤不得意”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宣布休会。 经权宦撺掇,梁冀在次日会议刚开始时,便原形毕露“意气凶凶,而言辞激切”,逼迫朝臣拥立刘志。朝臣们“莫不慑惮之”,胡广与赵戒被吓得屁滚尿流,临阵倒戈,与朝臣们争前恐后表态:“惟大将军令!”唯有李固与杜乔视死如归,“坚守本议。”梁冀恼羞成怒大喊“罢会”拂袖而去。胡广心生愧疚,不敢面对李固,悄然离开。 梁冀因李固意再次写信劝谏恼羞成怒,添油加醋唆使梁太后将李固免职后,顺利将十四岁的蠡吾侯刘志拥立为汉桓帝。而胡广以“定策立桓帝”功劳受封育阳安乐乡侯,且取代李固担任太尉主持政务。 梁冀利用一桩谋反案件诬陷李固,李固在梁太后干预下获释。梁冀再次在汉桓帝前陷害李固,汉桓帝偏听偏信下令处死李固。 李固坦然赴死,临刑前特意给临阵变节的胡广与赵戒写下绝命书,表达自己至死不渝“竭其股肱,不顾死亡,志欲扶持王室”的崇高理想及舍生取义的无怨无悔,痛斥胡广与赵戒身受汉室厚禄,却眼睁睁目睹汉室倾覆而袖手旁观甚至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必定在史上留下骂名! 胡广读罢书信,悲伤愧疚,“长叹流涕。” 东汉末外戚干政导致皇权式微,朝廷永无宁日,官场云谲波诡,江湖人心险恶。胡广将“舌以柔存”的中庸之道视为丛林生存法则明哲保身,本也无可厚非。但是,他为“保位持禄”曲意迎合权宦、畏惧强权屈从梁冀、罔顾正义变相出卖李固,由此招致朝野讥讽,也在情理之中! ![]()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7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且于同月入职杏坛,2022年10月退休。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百万余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