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汉字的由来

 虚空之漂者 2025-04-19 发布于天津
在一本书上看过这么一个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孔夫子还在四处讲学,西洋人也还没有文字。他们羡慕我们有文字,还会读写,于是就千里迢迢地来到中国,求助于孔夫子,希望也能为他们创造一种文字。孔夫子不是很想搭理他们,就指着自己那头驴刚撒的尿说:就照着那个写吧。
于是西洋人的文字,至今看起来都是弯弯曲曲,连城一片的。
看到这则故事的时候,深感新奇,显然传说不能完全当真,但是这也从侧面看出,孔夫子大概是最早发明汉字的人。
事实上,现在普遍公认的,最早的汉字是距今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但甲骨文已相对成熟,应该还不是汉字最早的起源。
如今,关于汉字的由来,流传着4种说法,即八卦说、结绳记事、刻契说、仓颉造字说。
八卦说
文字学家常秉义曾说:
“汉字有阴阳五行之理存焉,语言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等四声变化关系。形有阴阳,音亦有阴阳。如元音和辅音即阴阳关系。平上去入,以平上为阳,去入为阴。字形之阴阳,一个字,以楷书为例,论其笔画,左为阳画,右为阴画。”
虽然这样的解释有些牵强,但部分汉字的来源可能确实从阴阳八卦的符号中得到启发。
结绳记事说
文字的产生并不是某神一瞬间的大发明,而是经历长时间的摸索和进化,才创造出来的。
在文字产生前,人们曾在很长时期采用实物帮助记录,“结绳”便是其中一种。
据说结绳记事,不仅在中国流传,还曾经在古埃及人、古波斯人的历史中被记载。
东汉末年,郑玄在《周易注》中记载:“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方法笼统,能记的细节也不会很多,据说只能帮助人们回忆某些事,并无法完整地记录事件,更不能用来像语言文字一样交流,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文字性质。
刻契说
东汉末年,专门探索词义的著作《释名》中有记载:“契,刻也,刻识其数也。”
意思是说,契,就是在木板或者竹片上刻些缺口或其他记号,记录财务数字,或传达什么事情等。
刻契的用途与结绳相似,也是只能起到记忆的作用,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文字。但这像是最早的文字书写形式之一,这些刻在木板上的记号,有可能演变成后来的文字。
仓颉造
在传说中,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拥有四只眼睛,所以看东西比正常人清晰。
他根据自己看到的天空、大地万物,比如月亮有圆有弯,动物的脚印各种各样,得到启发,创造了汉字。
事实上,汉字不可能是一个人创造的,仓颉也可能是一类人或者某个职位的总称,那或许我们可以说,文字是由千千万万个仓颉创造出来的。
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了解汉字的根本来源以及释义,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能量的滋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