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最后一位宁波籍状元亲撰谱序说起

 靜古齋 2025-04-19 发布于浙江

    咸丰六年冬,新昌斑竹章氏修谱,壬子科状元章鋆奉父命撰写谱序。其序中透露的信息,有相当的现实意义,现作点介绍。

    一是25年前的道光十一年修谱,新昌班竹迁鄞县一支由章鋆的父亲兄弟俩主修,然后送班竹。当时其父曾想修会谱。

    二是章鋆中状元后也曾议修会谱,从同僚浦城宗兄章倬堂这里看到康熙会谱,就抄录一部送向父亲。刚准备重修因太平军起而罢。该康熙会谱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在残本,我曾去查阅过,只有三册。

     三是后来章倬堂又有《阴德祠志》一部,与章鋆合议重刻。该《阴德祠志》有乾隆抄本。道光时会稽章氏有重刻本,民国贻贤公修会谱见到的是道光本。属删订。章鋆曾想重刻,将自己一支附于该《志》。

    受序启发,二点个人僻见:一是对民国贻贤公《会谱》大修及重修《阴德祠志》很有必要,仿中华书局对《二十四史》大修例,根据这百余年来新发现的史料和旧谱,进行修正注释,并当时所遗支派就今日所知依次增入。该工作此前曾多次呼吁,不再赘述。二是章鋆亲撰谱序,及之前各地章氏文化爱好者公布的诸多权威史料都说明章鋆一支出自新昌斑竹,系章衡之后。以前有不同看法的宗亲应该实事求是面对,及时修正以免被后世讥评!

全文如下:

鄞城章氏重修家谱序

       今皇帝御极之六年冬十一月,我章氏房谱将告成,鋆官京师,奉父寓书命撰序,谨拜手稽首而言曰:我章氏自太傅公以来云礽蕃衍散处四方者,皆懔懔于木之有本,水之有源,必时修其谱牒以睦族敬宗。一姓之人猝然相遇,皆能述先泽,叙行辈,欢然以相见,非若他族之数典忘祖,遇同姓则淡漠如途人,是宁非祖宗阴德之报歷久不衰,有以动数十百世后子子孙孙孝弟之心于不自觉也耶!

       道光辛卯重修宗谱,自新昌班竹迁鄞之派汇为一帙,寄诸班竹合纂之,则伯父暨父任其事,时鋆读书家塾,父命之曰:“吾族自明溢公修会谱迄今数百年无继之者,及此能再修之,是吾志也,顾伏处乡隅力不逮耳!”。咸丰壬子,鋆成进士入翰林,窃喜处都会间闻见日广,得议重修会谱,嗣晤浦城族兄倬堂比部,获观康熙年间所修会谱,益欣然于踵事。爰缮写一册,癸丑秋杪假归,呈父览之。次年假满入都,方思遍为搜采,重加纂修时,因粤匪肆扰,道途多梗而止。

      今年冬倬堂捧其《阴德祠志》一部示余,云谋重刻,属删订。鋆谓是举诚善,但会谱久不修,旧本流传亦尠,请刻康熙年间会谱,採所散处支派附于志后,并当时所遗者就今所知增入之,庶吾族中多闻风而起者,会谱之修异日得次第举行也。倬堂深以为然,未几而奉父命撰兹序,因谨述之以告族人,先以吾族之迁居新昌,由新昌迁鄞者之支派属倬堂附刻《阴德祠志》中,其散处同姓,苟皆有志于会谱而各先修其房谱以备採辑,则譬如木之因枝振叶而蔚为干霄之象,水之疏其支流而会归于渤海也,岂不盛欤!

                                                             咸丰六年岁次丙辰嘉平月

                                赐进士出身翰林院修撰国史馆总纂状元及第

                                                                    第三十九世孙鋆拜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