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胆囊息肉验方

 张玉龙医论 2025-04-19 发布于广东
胆囊息肉概述
       胆囊瘜肉(GBPL),也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PLG)、胆囊隆起样病变,是指起始于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赘生物病变,男性多发。多数胆囊息肉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偶尔会出现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当产生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时可能会出现全身炎症反应。按其生长解剖部位分为胆囊颈部息肉、胆囊体部息肉和胆囊底部息肉;按其病成份分为胆固醇型胆囊息肉、炎症型胆囊息肉、腺瘤型胆囊息肉和腺肌瘤型胆囊息肉。目前西医尚无有效治疗方案,发病率逐年增长,大约有8%~15%的癌变率,故而掌握胆囊息肉手术指征是非常有必要的。胆囊息肉手术指征为①胆囊息肉直径>12mm,合并多发性胆囊结石;②胆囊息肉直径>12mm,且长期患胆囊炎经治疗无改善者;③胆囊息肉近期增长加快,>5mm/月者;④B超检查胆囊息肉根部过宽、过粗,或侵入胆囊肌层者;⑤胆囊息肉外形呈菜花状或溃疡状者;⑥检查怀疑息肉恶变者(胆囊腺瘤型);⑦青年患者直径>8mm,中老年患者直径>10mm者;⑧近期有频繁胆绞痛的胆囊息肉者。对于普通胆囊息肉宜定期B超检查,一般4~6个月复查一次(直径<5mm者,6~12个月复查一次;直径>5mm者,3~6个月复查一次。连续复查2~3次如果息肉没有变化,可每年体检或有症状时检查)。
       传统中医无胆囊息肉病名,一般将其归属于“胁痛”、“黄疸”、“胆胀”、“胃脘痛”、“癥瘕”、“痞证”等病症范畴,认为其病因主要为:①情志失调、②饮食所伤、③劳逸失度、④感受外邪。主要病机是嗜食肥甘厚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感受外邪等导致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滞血瘀,血行不利,影响胆汁泌排功能,从而湿热蕴结,瘀血内停,形成息肉。其中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浊邪易于停聚,结而为痰,痰浊阻滞,日久为瘀,三者密切相关,互为因果。一般根据症状辨证分为①肝胆气滞证、②肝胆湿热证、③瘀血内阻证和④肝肾阴虚证。胆为中正之官、中清之腑,宜清不宜浊;肝胆相表里,宜疏不宜滞。故而治疗胆囊息肉以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活血化瘀、清热软坚为基本原则,根据不同证型选方用药。
      近现代中医认为中药乌梅肉、威灵仙、薏苡仁、明矾、芒硝、广郁金、姜半夏、广陈皮、白茯苓、绵茵陈、京三棱、蓬莪术、石见穿、山慈菇、夏枯草、皂角刺、炮山甲、鳖甲、白僵蚕、鸡内金、蝉蜕、全蝎、白芨、失笑散等对于胆囊息肉有明确的治疗效果,一般在辨证选方的基础上,酌情使用这类药物能够加强治疗效果
胆囊息肉验方
      胆囊息肉的中医治疗方案目前临床报道仅限于近现代一些医籍和杂志,尚未能形成专题论著,有心力的朋友可以整理一下相关资料,汇集百家经验,总结成册分享给世人,亦不失为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儿。在此,应公众号朋友请求分享一些临床验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出更多的高见论著:
成药验方
     治疗胆囊息肉常用的成药主要有:
     ①三金排石利胆胶囊
     ②步长胆石利通片
     ③清胆散结丸(由柴胡、枳壳、半夏、黄芩、郁金、丹参、赤芍、茵陈、大黄、鳖甲、乌梅、僵蚕、连翘、蒲公英、薏苡仁、玄参、夏枯草等组成
     ④文金散(莪术45克,郁金45克,鸡内金90克,刺猬皮45克,上药烘焦,研细末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备用,每次饭前温开水冲服5克/次
     ⑤血府逐瘀胶囊
     ⑥胆胃舒颗粒(由北柴胡15克,杭白芍20克,广金钱草15克,广郁金15克,鸡内金15克,于白术15克,生黄芪15克,三七片5克,炒香附15克,蒲公英15克,海螵蛸20克,生甘草5克组成,深圳市中医院制剂,每次20克,每日一次)。   
     消息胆宁丸北柴胡150克,淡黄芩75克,姜半夏50克,生枳实50克,小青皮50克,广金钱草350克,广郁金75克,绵马贯众100克,赤小豆250克,鸡内金300克,板蓝根300克,琥珀20克,香附子400克,千里光250克,生甘草50克,上药粉碎过120目筛,制成3~4mm水丸,烘干包装备用,每服9克,早晚空腹温水送下服用。
内治验方
      ①金虎丹(李惠义家传方)金钱草10克,虎杖10克,紫丹参10克,北柴胡10克,法半夏10克,夏枯草10克,山楂10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加减:胁痛加杭白芍10克,炒川楝子10克;泛酸者加吴茱萸6克,川黄连3克;纳差者加谷麦芽各10克,鸡内金10克;便溏者加炒白术10克,炒党参10克;恶寒发热者加川黄芩10克,炒栀子10克;黄疸者加绵茵陈10克,车前子10克(包煎);便秘者加生大黄6克(后下),枳实10克;合并结石者加海金沙10克(包煎),广郁金10克 。
      ②胆囊息肉方败酱草20克,茅苍术20克,当归片15克,蛤壳30克(先煎),浙贝母20克(捣碎),皂角刺12克,王不留行30克(包煎),于白术30克,生黄芪30克,醋鳖甲15克,京三棱12克,蓬莪术12克,广郁金15克,炒香附12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③胆囊息肉方(尹常健经验方)海蛤壳30克,炒王不留行30克,炒白术30克,生黄芪30克,败酱草20克,炒苍术20克,浙贝母20克,京三棱12克,蓬莪术12克,醋香附12克,皂角刺12克,广郁金15克,当归片15克,醋鳖甲15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加减:食欲不振者加焦三仙;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柏子仁、琥珀末;肝郁胁痛者加炒川楝子、醋延胡索、北柴胡;胃脘不适者加清半夏、制吴茱萸、川黄连等。
      ④疏胆降逆和胃汤(何晓晖经验方)北柴胡,杭白芍,炒枳实,姜半夏,淡干姜,川黄连,淡黄芩,川大黄,吴茱萸,旋覆花,川厚朴,蒲公英,海螵蛸,莱菔子。加减:中气虚弱者加党参、黄芪等;脾虚泄泻者加炒白术、炒苍术、云茯苓等;大便干结者重用大黄、蒲公英,加虎杖;吐酸明显者加煅瓦楞子、煅牡蛎;纳呆者加鸡内金、神曲、山楂等。
      ⑤乌僵薏四汤乌梅肉10~30克,白僵蚕10克,炒薏苡仁30克,北柴胡10克,炒枳壳10克,杭白芍15克,白芥子10~20克,青连翘15克,京三棱10克,法半夏1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加减:肝郁气滞者加醋青皮、炒香附;腹胀者加川厚朴;便秘者加生大黄;血瘀者加紫丹参、燀桃仁等。
      ⑥清胆汤(《千家妙方》)北柴胡6克,鹅不食草15克,延胡索6克,广金钱草15克,金铃子10克,淡黄芩9克,广郁金6克,小通草3克,蒲公英12克,北茵陈15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方中鹅不食草是民间经验,实践证明此药有较强的利胆作用,临床上需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以免出现剧烈腹痛。
      ⑦复元活血汤加减(《医学发明》)北柴胡10克,天花粉15克,燀桃仁10克(捣碎),草红花10克,炮山甲10克,川大黄6克(后下),广郁金9克,蒲公英15克,杭白芍12克,绵茵陈30克,烫水蛭6克(冲服),蓬莪术1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⑧消息汤(李树康经验方)北柴胡9克,广金钱草30克,金线莲30克,小青皮9克,蓬莪术15克,茜草30克,虎杖30克,半边莲30克,夏枯草9克,皂角刺9克,炙甲片9克,薏苡仁60克,全瓜蒌30克,炒枳壳10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方中炙甲片亦可使用炮甲片末、醋鳖甲末各等分混合均匀,每次冲服3克,替代之
      双花连胆汤(周汉清经验方)金银花20克,野菊花20克,北柴胡15克,杭白芍15克,川厚朴15克,小青皮15克,制香附15克,信前胡15克,云茯苓15克,绵茵陈15克,川黄连10克,龙胆草1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乌虎土元蜈蚣汤(孙晓玲经验方)乌梅肉15克,土鳖虫9克,虎杖30克,蜈蚣2条,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消息肉散(孙希圣经验方)广郁金10克,广木香10克,苍白术各10克,京赤芍10克,徐长卿10克,白茯苓10克,川芎片10克,乌梅肉30克(去核),炮山甲5克,象牙屑5克,火硝3克,共研为散,每服6克,温开水送服,第三次,连续服用20日为一个疗程。
      ⑫胆息灵汤(张丽经验方):生薏苡仁120克(包煎),北柴胡10克,小青皮15克,广陈皮15克,生枳实15克,延胡索15克,广郁金15克,紫丹参20克,川黄连6克,炙鳖甲20克(先煎),川花椒10克,广木香10克(后下 ),炮姜6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以上是见于报道的一些验方,值得借鉴。顺便在此也分享一下我个人的临床经验方药,供大家参考:
张氏验方
       散结消瘜方(颍州修善堂药庄张氏验方)炒白术30克,炒苍术10克,浙贝母10克(捣碎),制香附30克,川楝子10克,广郁金30克,广木香10克(后下),薏苡仁30克,鸡内金15克(后下),山慈菇10克,延胡索15克,法半夏10克,京赤芍10克,王不留行30克(包煎),威灵仙30克,土鳖虫10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功能:疏肝健脾,化痰祛湿,活血散结。
     主治:胆囊息肉、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慢性胃炎、肝炎、胆囊炎、脂肪肝、关节痹痛(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消化道肿瘤等。
      加减:①合并胆囊结石者加海金沙、广金钱草;②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玄明粉、炒枳实、川厚朴、虎杖;③瘀血阻滞者加紫丹参、京三棱、蓬莪术、三七片;④大便溏泄者加春砂仁、焦三仙、益智仁;⑤肝郁气滞者加北柴胡、佛手、香橼、合欢皮等。
      关于胆囊息肉治疗的文章有很多,大家也可以搜索阅读,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本文只代表个人浅见,难免有不足之处,还望有不同见解的朋友能发表高见,不胜感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