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权治下的“商朝官制”

 炫叶楓雪 2025-04-19 发布于广东

“商”与“周”是相当特殊的“王朝”,可能将它们视为二个朝代,也可以视为二个“族群”,甚至可视为二种“文化”。商不同于周的一大核心就是“神权统治”,周朝虽然也是“君权神授”,但“君”还兼任解释“神权”的职位,商朝神权的解释权不归君王,而归“巫”,比如伊尹囚禁商王太甲三年(史称“伊尹放太甲”),用的就是“神权”。

因此,商朝的官制与后世相比,多少有些不合群。

图片

如图,商朝的官制依类别可分为五类,政务、 事务、 宗教文化、 生产经济(宫廷内职)、 军事等五类;也可以分为三类,政务,宗教与军事;甚至可分为二类,“国之大事,在戎在祀”,军事与宗教,这种分法就是将政务归并到宗教里。

下文以五种分法为准。

政务

政务又分为最高政务与一般政务。

最高政务官有“尹”之称,比如伊尹。“尹”是会意字,左部为权杖,右部为“又”,“又”就是手。其本义是指握有权杖,是管理民众的官职。又说左部为“笔(商代为刀刻记事)”与古代的“聿”相似,“又”是手,“尹”记载事务向祖先或者神报告,因此“尹”有祭祀权,“尹”为神权的代理人,又成为各分族的“族长”,称为族尹,多尹等。

此外商朝的尹从无带兵征战的记录,这一点倒符合神职人员的特点。

图片

”,也是商朝的官名,通”爽“,且”保“与爽、傅、姆、辅、弼声符与字义相近。周初召公任“太保” 又尊称“君爽”,就是源自商朝。伊尹为成汤辅佐而被后世尊称为“保衡”、“伊爽” “黄爽”, 完全一致。

伊尹又称为 ’“阿衡”“保衡”,“阿” 是古代世族教育青少年的保育人员,类似于周朝的“太保”。伊尹在成汤时只能称“尹”,还不能称“保”,此后继续辅佐几代幼主,至太甲时已是元老重臣,自应被尊称为“保衡”。

此外,“黄爽”的“黄”与阿衡、保衡的“衡” 古音相通,当是同一族名的不同写法,后人怀疑伊尹可能来自“黄族”。

”,伊尹亦被称为“相”,相传成汤时还有一位“左相”仲。不过“相”并非是商代的官名,应当是辅佐名称。

“宰”和“卿事”

在武丁时曾有“百官总己以听于家宰” 之说,家宰就是后来的大宰,职位很高,约为卿士之首。商朝甲骨文中虽然也有“宰”的记录,但并无“卿士之首”的含义。

如甲骨文有““王锡丰寝小脂兄觥”、“王既赏甫贝五朋”,这些“宰” 的活动都是跟随商王田猎、 祭飨而受到赏赐,并能自作铜器以记荣宠,显然是商王近臣且与内廷事务有关。

图片

卿事”又称“乡事”,“乡”与“卿”是同源字,均表示二人对着吃饭,后指主持饭局的人。商朝正式的”饭局“通常是祭祀,先用食物祭祀祖先,后人吃下这些祭祀祖先的食物(胙肉),寓意会得到祖先的祝福。

图片

事务

也可称一般政务官。这其中也有“尹”,“尹”可理解为“行业”之首,官员之首为尹,某部门之首也可为尹,比如“族尹”,类似族长。

比多尹低一些的就是“御事” 。“史” 即是“事” 字,“御”字的原义是迎、逐,“御事” 就是迎受政事。这些人本来就是经常被王室调遣来接受差事的,故多见“呼某人御事”的卜辞形式,后面也就成了官职名称。

还有只以“事” 名官的,如“我事”、“南事”、“东事”、“大事”、“小事”等等,周朝还有“大事寮”这一机构。

图片

“事”字如图,表示手里拿着捕猎工具去狩猎。本义是捕猎,后来指事情, 引申为事故、职业、工作等,还有从事、侍奉的意思。

宗教

商代奴隶主阶级凭借神权来建立统治权威,神职人员居于特殊的地位。

此类人员可分三类;一是称为”巫“的官,比如商朝大臣中有巫咸、巫贤。地位高的巫可参与占卜命龟的活动,地位底的巫一般参与求雨、 降神的巫术活动;更底的巫可能被当用祭品给烧了。

二是贞人集团。贞人大多来自各方国的进贡,他(她)们掌管王朝的占卜事宜,运用沟通人神之际的法术,在商王左右对政治决策起实际的参谋作用。这些官员乎时在卜辞中只写私名,有时则连以职名,如“卜宾”、“卜出”、“卜即”、“卜竹”等。

三是司理典册和册命的职官,称“作册”,这是史官的起源。商朝武丁朝就出现“册命”的举措,即对重点人物进行“册立”。事实上,当时数以万计的甲、骨上契刻的占卜、纪事文字,各类器物上的铭文,本就是典册的组成部分。

生产类职官

这类官员主要为商王室经营农业、畜牧、渔猎、手工业等产业。

比如田猎中设置“”官,用以考查山林鸟兽活动行迹,及时向王室报告,并引导猎队进行狩猎。如甲骨文解释,比如“兽”、“器”、“臭”字。

图片

“兽”的原义是狩猎,右下方上狗,左上方是工具。一群人带着狗与工具去狩猎。

“器”字是会意字,一只狗,加四只“口”,用以警戒外来异物。“器”字多用在珍贵物件上,所以“器”又有贵重,珍贵的意思。

图片

“臭”,原义就是狗的鼻子灵。

商代的田猎不仅是狩猎行动,更多的是为保卫庄稼不被动物吃完。春秋时代有一种灾为“鹿灾”,就是大量鹿吃光农家的作物,人们发现杀不尽鹿群后,选择种树围住果园农田。

商朝养殖和捕捞鱼类的活动也相当可观,有专人主管,有“司鱼”一职。

手工业方面最高的职官称为“司空”,也称“司工”,司是主掌之义。

种田方面的官称为“男”,“男爵”的“男”,这是一种小官,小贵族阶级。商朝在王畿周边平原开垦农田,由“男”监管。“男”之下就是劳作的奴隶阶级,如小耤臣管理农田耕耤,小臣则掌管庄稼的收割,小众人臣专管农业生产者众人,还有小丘臣、州臣等等。

军事职官

商王朝是有常备军队的,此常备军不是专业军队,专业军队全脱离生产,商朝此时的水平还做不到,只能保留少量的商王护卫脱离生产,战时再召集其它人。

商朝军制等级为三级——旅,大行,行

“旅”是一杆旗下站二个人。一般情况作战是由血缘相近的人在一起,这种字为“”,比如卜辞中的”王族“,”多子族“等等。站二个表示血缘不同的族联合在一起,去远征,因此”旅“也有远方的意思。“旅”的规模比“族”大,后人估计应该万人左右,这大概是远征能承担的最大数量了。

大行与行,相当于周初的千夫长、 百夫长的规模。

图片

商朝根据打猎经验,行军作战按照”三三制“,每级各编为右中左三列,其实就是”围三缺一“的狩猎版本。

商朝最高军官称“”,故在卜辞中就出现“右师”、“中师” 等等,武丁朝经常率军出战的沚或又被称作,“师或” , 同时还有“师般” “师丙” “师戈” 等人。到商后期,以此职而兼任王的辅弼并教育高级贵族子弟者称为,”师氏” 或“大师”、“少师”等。

“师”以下的军事主官为“亚”,“亚”为血缘关系中仅次于商王的人,所以有次等,副职之意。

“师”“亚”之下常备军官一般以部队性质为职,或以个人名字为职,比如战车上的射手合称为“多射”,其率领者称“射亚” ,或连该官长所在族名称“射” 、 “射或(一个名或的射官)” 等等。 戍卒的射手称“戍射” , 戍率之长称“戍某”。

严格意义上说,商朝是无官制,都是一些因事而设的职位,且无工资发放。但商朝毕竟是一个大型团体,内部一般有相应的组织架构,也就是后人称的“官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