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距离我们这里很近,也就是两脚油的事情。但是,我只到乾陵走过两次。 我之所以要说“走乾陵”,是因为像乾陵昭陵茂陵等等这样神圣的地方,我着实看不大懂,当然看不出啥名堂了。看到别人游历过一个历史名胜地,就能拽出一大堆言辞窜古探究的文字,一篇又一篇时兴的非虚构文章,我却木然发呆。这不就很有了点儿走马观花的味道了么?所以,跟别人不大一样,我把逛过的或者游过的地方,都叫走。咱就是看了个热闹,走过了过场,回来坐着静静儿一想,啥啥儿都落下。——可不叫走,叫干啥呀? 我走乾陵,最主要是想看看了无字碑。无字碑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总重量98.8吨,碑上共刻有九条螭龙,又叫“九龙碑”,是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石碑。历经风雨的洗礼,碑身已经斑斑驳驳,但是它的威仪随着岁月的流逝有增无减。它高挺在那里,迎面而来,很给人一种压迫感。无论你谁,站它在跟前,一下子就渺小得跟地上的蚂蚁一样了。心底里纵是真的有千言万语,但是没办法说。说啥呀?咋说呢?凭啥说?这样三个问题,直接就捶得你把嘴闭得紧紧儿的了。 ![]() 对面,西边是有字碑,即“述圣记碑”,碑文主要是歌颂唐高宗李治的功绩,洋洋洒洒八千多字,是武则天亲自攥文盛赞唐高宗李治的功绩的。而给她自己,这个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却竖了一块无字碑。 ——无字胜有字,无声胜有声。好一块无字碑,原来就是要人们把涌在心里头的好话也罢坏话也罢,热话也罢凉话也罢,长话也罢短话也罢,都统统憋住,变成臭屁。或者说,有啥话你都尽管喷出来,老娘我全都接着,但是我一言不发。——好一个捏弄大唐于纤纤玉手之间的女人,果然有如此的气度。我原来一直为被一个女人统治感到羞愧,此刻却是别样的滋味儿。 古代人都喜欢立碑,碑上表述自己一生的丰功伟业。文字虽然是后代给纂刻上去的,但是也是他们自己的意思。独独武则天这里,也立了碑,但一个字不刻。那个意思就很明白了:一生功过,任你评说。你看,自己说,哪里比得上让别人随便去说呢?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没想到,真正的言论自由,居然在武则天这里做到了。“无关痛痒身后事,任他世人随便说。”与其说这是气度,更可以说是智慧。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曾经写了一篇声讨武则天的檄文,《武则天读檄》,我仔细读过,很有文采,很犀利。我们看看第一段吧,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呜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这里从武则天的出身,到她后来在宫中的为作,作了剥皮抽筋分骨离肉的鞭笞。骆宾王当时是为起事的徐敬业帮忙声讨的,就是为了捍卫唐家天下。他的初衷和出发点决定了他看待武则天时候的眼光,而且那才是武则天篡权之初,既有嘲弄她出身低微的一面,又有她阴毒得势的一面。 其实,武则天这个女人的厉害,是骆宾王没有想到的。我们现在看来,武周时期(690年—705年在位),武则天展现了非凡的政治才能和胆识。那个时期,国家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边疆上也不断打胜仗。同时呢,武则天这个人呢,还特别注重选拔人才,不论其出身贵贱高低,只要有才能便可得到重用。这一政策为唐朝后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骆宾王如果能预料到这样的局面,肯定会为自己的檄文而后悔,也不为自己的被打击报复鸣不平了。 我在无字碑跟前待的时间很长,可能我来乾陵最大的看点就是它吧。过了无字碑,后面是六十一蕃臣群像。群像都一副恭恭敬敬上朝参拜的姿态,1.7米的高度和0.65米的胸围,并且这些石像中很多都是圆领袍服,拿古代服饰研究者们的说法,就是唐朝中被称为的胡服。“胡服骑射”“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些古诗里我们熟悉的字眼儿,在这里都看到了服帖臣服的模样。 ![]() 看到这些,我的心里总有一股自豪感。强则为王,弱则称臣。这么一群蕃臣像,应该就是对当时国家实力的一种展现。 我对于这些蕃臣都没有头颅的情况很诧异,以为是被砍杀制服的标识。查看了资料,发现那些研究家们考证,说是因为地震原因导致的。地震就这么巧,让它们的头都齐茬茬儿断了么?历史上的东西,看到了,你想咋想就咋想,都行。 ![]() 乾陵在乾县的梁山上。乾县是古乾州,拿乾县人的说法,古汉语里,“乾”同“干”,就是乾州这里少雨缺水。我到乾县这里,能感觉到乾县人惜爱水,很把水当宝贝。不像我们这些家伙,对水的态度极其随便,很是浪费。 梁山不高,一千四百零九米,但是能让你看到四季。从乾陵底下上来,树叶宽大,尚有浓阴处。到了乾陵步道,那些书法刻石过去,都一色细叶草木。你要是精神大,能手脚并用爬到梁山顶上,就能看到寸草不生的景象。真的是这样的,石头都是棱角分明,且锋利如刀。坐在这上面的话,你就像坐到了天上。把他家的,真是好奇怪哦。 旁边一个白胡子老汉,提了个跟小电壶一样大的淡蓝色塑料水杯。他仰勃喝了一大口水,把他甜得咋喝了洋槐花蜂蜜;他嗵嗵嗵使劲儿在地上踩踏着,撇嘴说:“再牛逼的女人,还不是叫咱把她踩到脚底下了么!” 他的话,惹得跟前的人一片哄笑。可是,他说的也有道理:再牛气再不凡的人,都像演员,只能在属于他的时间断表演,最后都得谢幕。 乾陵下来坡紧底下,有一处农家乐,是个大宅院,横放“L”型两层子,里面包间都是窑洞模式。盘的土炕,铺的土布被单,炕中间一个老式小炕桌,背栏上搁着针线笸篮。墙上贴的毛主席到延安画张,旁边木橛上挂着个草绿色军用水壶,上面印着“红军不怕远征难”几个红字。餐桌上老八仙桌,沉,重,粗面面儿;坐凳就是木头条凳,挪都挪不动。 他们家服务员都像《红灯记》里李铁梅一样,穿的蓝底白点点褂子,蓝布裤子,方口布鞋。 他们家的氛围好,饭菜合我口味儿,清淡。人就像坐在自己家里吃饭一样,真洒脱。 走个乾陵,吃个革命农家乐,也美着呢。 返程的时候,车到高速路口时,你掉头朝西看过去,乾陵安闲的斜躺在那里,就像一个静静养神的贵妇。于是,你忽然发现当地人把那里叫奶头山,是很有想象力的。那对挺立的双乳,在喂养着乾州这里一代一代的人们。 (关于乾陵,想写的时间很长了,一直没动笔。最近又打算跟朋友一起去,没去之前,先写一点儿吧。) ![]() |
|
来自: 新用户3134eDv6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