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讲话才有条理清晰有逻辑?

 caimin133 2025-04-23 发布于福建

你问:我讲话的时候,逻辑思维总是乱糟糟的,讲着讲着就不知道说到哪儿去了?工作中一发言,就感觉自己的话特别没逻辑,重点也找不到,逻辑特别差。我到底要怎么提升呢?最重要的是,学会了这些方法,我该怎么运用到实际中去,让我真的说起来有条理,让人一听就明白?李老师,我该怎么办才好啊?

我说:你这些问题其实是很多人的会遇到

可以从三个层级,思维层,表达层,实践层,分别给出三个经典的万能刻意训练的公式,帮助你完成讲话有逻辑,思路清晰的训练任务。

Image

1、思维层: '先摆事实,再分类别,最后说结论'

比如:'发现3个问题→分成两类→所以应该这样做'

2、表达层: '开口先给结论,中间说123,结尾再强调'

比如:'建议加班(结论),因为①任务急②人手少③进度慢(123),所以必须加班(重复)'

3、实践层: '听别人说→自己学舌→录音对比'

比如:'听领导讲话→模仿他的逻辑→录下来找差距'

接下来,我们再详细的探究讲话有条理有逻辑的思路。

更多思路,

Image

也可以延伸阅读李老师作品《如何提升思维能力》。

一、思维层:事实+分类+结论=清晰思考

Image
这些都是高清图片,可以直接保存到手机上,进行刻意训练用。
闲时保存,忙时用。

用“黄金三角公式”整理你的思路

你在工作总结会上,本想好好展示部门成绩,结果讲了10分钟,领导却一脸懵地问:“所以你们部门这个月最主要的成果是什么?”

你顿时哑口无言。

可以刻意训练这个公式,“事实+分类+结论=清晰思考”。

一起来做一做:

收集事实:先把所有相关的事实和数据都列出来,别急着评判。

现在我尽量都给出一张框架模板,方便你保存到手机,进行刻意训练。

Image

问问自己:我最近都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数据可以支撑?

科学分类:按照MECE原则,把这些事实分成几个互不重叠、完全穷尽的类别。

Image

想想看:这些事实可以分成哪几个方面?怎么分才能更清晰?

提炼结论:从分类中发现规律,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Image

问问自己:这些工作说明了什么?我们取得了什么成果?

举个例子:假设你是某某教育局办公室主任,要做工作汇报。

❌ 混乱表达:

“我们这个月开展了教师培训,处理了几起投诉,完成了校园安全检查,还组织了教学竞赛,另外还有...”

✅ 条理表达:

你说:

“本月工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师资建设方面(开展了5场培训,覆盖了300名教师,还组织了教学竞赛选拔了20名骨干);

二是安全管理方面(检查了30所学校,发现并整改了15处隐患);三是家校沟通方面(处理了8起投诉,满意度100%)。

结论就是,通过这些工作,我县教育质量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实际讲话中的避坑小贴士:

分类别时别重叠,比如“师资建设”和“教学管理”别混在一起。

结论要基于事实,别夸大其词。

每个类别下的事实别太多,3个左右就够了,多了容易信息过载。

是不是觉得挺简单的?

你还可以这样进行自查清单式的刻意训练。

Image

来试试看吧,看看你的思维是不是变得更有条理了!

还有更多关于讲话的问题,

Image

可以延伸阅读李老师的作品:《如何提升讲话能力》。

二、表达层:结论+依据+重复=有力表达

Image

用“有结构化的公式”让你的话更精准

某某主任在项目推进会上滔滔不绝地介绍了背景、过程、遇到的困难...讲了15分钟,副局长终于忍不住了:“所以你现在具体需要什么支持?”

别急,分享一个表达公式,“结论+依据+重复=有力表达”。

一起来练一练:

先抛结论:用一句话说出你的核心观点。

Image

问问自己:我最想表达的是什么?

三层依据:给出不超过三个支撑理由,让你的结论更有说服力。

Image

想想看:有哪些事实或数据可以支撑我的观点?

重复结论:换个方式重申你的核心观点,让听众更深刻地记住。

Image

问问自己:我怎么用不同的方式再说一遍我的观点?

举个例子:向领导申请增加预算。

❌ 冗长表达:

“去年我们系统升级后出现了一些兼容性问题,运维成本增加了,现在技术人员加班很多,而且...”

✅ 精准表达:

你说:

“建议增加年度IT预算20%。

主要因为:一是旧系统维护成本超预期;

二是新增了数据安全合规要求;

三是业务量增长需要扩容服务器。

综上,适度增加预算将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并满足发展需要。”

用自查清单来刻意训练一下:

Image

每天用30秒概括一则小故事,说出结论和3个要点。

假设和领导同乘电梯,用30秒说清一件事。

录音回听自己的发言,检查是否能在前10秒听到核心观点。

是不是觉得挺有用的?

来试试看吧,让你的话变得更精准、更有力!

三、实践层:听写+复述+录音=肌肉记忆

用“三阶训练法”让你的逻辑表达成为本能,

你每次开会前都认真准备,但一发言就紧张得逻辑全乱,事后又懊恼不已。

多刻意训练这个公式:“听写+复述+录音=肌肉记忆”。

1、我要如何才能获得这种能力?

听写训练:逐字记录优秀讲话,分析其逻辑结构。

Image

问问自己:这段讲话的逻辑结构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镜像复述:听完一段话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其逻辑框架。

Image

想想看:我怎么用自己的话把这段讲话的逻辑框架说出来?

录音比对:录下自己的发言,与优秀样本对比改进。

Image

问问自己:我的发言和优秀样本有哪些差距?我怎么改进?

2、举个例子:提升会议发言能力。

周一:听写一段10分钟的领导干部讲话,标注其使用的逻辑连接词(首先、其次、因此等)。

周三:找一篇工作汇报稿,阅读后合上文件,尝试复述其主要观点和论证结构。

周五:模拟汇报工作并录音,回放检查:是否有清晰的“路标词”引导听众?论点与论据是否匹配?有无冗余或跳跃?

3、刻意训练技巧:

Image

从2分钟短发言开始,逐步延长。

找“观察员”提供反馈(同事、家人都行)。

建立“逻辑失误清单”,记录常犯错误并改进。

还可以的用自查清单卡上的内容,进行刻意训练。

Image

是不是觉得挺实用的?

来试试看吧,让你的逻辑表达成为本能!

刻意训练提升路径:

第一阶段(1-2周):专注一个公式,每天找1个场景应用。

你是不是也想问:那我该从哪里开始呢?其实,就从你每天的工作开始呀,比如汇报工作、讨论问题等等。

第二阶段(3-4周):尝试两公式组合使用,比如思维层+表达层。

你是不是也想试试?

那就来吧,你会发现自己的逻辑表达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第三阶段(1个月后):三公式灵活切换,建立个人表达风格。

你是不是也期待自己能成为逻辑表达高手呢?那就坚持下去吧,你一定可以的!

小结:

记住哦,逻辑思维不是天赋,而是可以通过正确方法训练的技能。

就像健身增肌一样,每次发言都是锻炼逻辑“肌肉”的机会。

从今天开始,选择其中一个公式实践起来吧,刻意训练后你会惊讶于自己的改变呢!

最后思考一下:下次开会前,不妨先自问几个问题:

我最想传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用哪个结构表达最有效?

如何让听众轻松跟上我的思路?

带着这些问题准备发言吧,相信你的发言一定会令人耳目一新!加油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