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气足,百病无!人体自带6个补阳开关,每天按一按,阳气噌噌涨

 hty16909 2025-04-23 发布于广西

说句不中听的,身体这玩意儿啊,真不是你想糊弄就能糊弄过去的。阳气一虚,啥毛病都敢往你身上招呼。年纪轻轻,手脚冰凉;天一冷,整个人跟个电池没电似的;一坐下就想睡,一吃饭就犯困,晚上还失眠;明明没干啥,身上却总像被人抽了筋骨。

这些毛病,归根结底,就一个大问题——阳虚!

阳虚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阳虚了!你以为喝点红糖水、吃点补品就算补阳?那你可真太小看这事儿了。

阳气足,百病无!人体自带6个补阳开关,每天按一按,阳气噌噌涨

中医讲“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是命门之火,是生命的发动机,一旦阳气不足,五脏六腑都跟着瘪气,百病丛生。

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地聊聊:为啥阳气这么重要,身体里到底藏着哪6个“补阳开关”,你每天按一按,阳气真能像打了鸡血一样蹭蹭往上涨?

别急,这不是玄学,也不是糊弄人的把戏,是千年中医智慧现代医学研究双重认证的真知灼见。接下来咱们慢慢细说,别眨眼,一个不留神就错过了保命的窍门。

咱们先说个现象。你身边是不是总有那么几个人,一年四季穿得比别人少,精神头倍儿足,吃嘛嘛香,睡得香、起得早、从不生病。

阳气足,百病无!人体自带6个补阳开关,每天按一按,阳气噌噌涨

你再看看自己,三伏天还捂脚,睡觉得穿袜子,早晨起不来,晚上睡不着,天一变凉就鼻塞咳嗽,吃点凉的肚子就翻江倒海……这不是体质差,是阳虚了!

中医讲,阳主温煦、推动、固摄、气化、防御。简单点说,阳气就是身体的火力发电站,它负责编制人体的能量清单。没有阳气,就像锅里没火,啥菜都煮不熟;身体里没阳气,器官功能就像挂空挡的车,哪儿也去不了。

根据《黄帝内经》记载:“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阳气强,抵抗力就强,病邪不易入侵;阳气弱,外邪可乘虚而入,冷风一吹,病来如山倒。

那到底啥是身体的6个补阳开关?别着急,咱挨个说,每一个都是中医坐诊经验里总结出的真招儿,简便、有效、不花钱,关键是人人能做、天天可练。

阳气足,百病无!人体自带6个补阳开关,每天按一按,阳气噌噌涨

第一关:命门,阳中之阳

命门在哪里?就在腰眼正中,肚脐正后方,对着脊柱的位置。这是藏阳之地,是“肾中真火”的发源地。命门一虚,人生就像断了电的灯泡,光都不亮了。

按法:每天用掌心搓热后,双掌按住命门处,上下揉搓,直到局部发热发烫。早晚各一次,坚持一月,阳气自来。

第二关:关元,补肾阳的根

关元穴在肚脐下一寸半,是“任脉之要穴”,主补肾气、培元固本。肾是先天之本,肾阳一虚,气血生化无源,整个人就跟漏气的皮球似的。

按法:每天睡前,用掌心摩擦关元穴,顺时针按摩100下,可缓解尿频、畏寒、腰膝酸软等典型阳虚表现。

第三关:涌泉,阳气升发的始发点

阳气足,百病无!人体自带6个补阳开关,每天按一按,阳气噌噌涨

脚底的涌泉穴,是肾经的起点,有“引火归元”之说。现代人穿凉鞋、光脚踩地,阳气从脚底散得干干净净,怪不得越活越冷。

按法:每晚泡脚后,用大拇指按压涌泉穴各100次,两脚交替进行,阳气从脚底生发,暖意直上丹田。

第四关:足三里,长寿第一穴

这穴不但补阳,还养胃、强身、延年。古人说:“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这不是夸张,是实话。

按法:膝盖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按下去有酸胀感即是足三里。饭后1小时按揉10分钟,长期坚持,阳气充盈、肠胃健旺。

第五关:大椎,阳气通道的大门

阳气足,百病无!人体自带6个补阳开关,每天按一按,阳气噌噌涨

大椎穴是所有阳经交汇的枢纽,位于脖子与肩膀交界处,是防风御寒、调阳升阳的关键。感冒初起、畏寒怕冷,从这儿调。

按法:用热毛巾敷大椎穴,或刮痧轻刮此处至微红,特别适合换季时节预防感冒、提升免疫。

第六关:中脘,阳气生化之源

中脘是胃的募穴,位于肚脐上四寸。胃阳不足,吃啥都不香,身体也没劲。中脘一通,阳气化生,精气神自然上来了。

按法:饭后1小时,用掌根轻轻按揉中脘穴5分钟,顺时针为补法,宜温而柔。长期坚持,阳气不请自来。

说到底,补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能靠一味猛药。阳气如水,得滴水穿石,才能厚积薄发。

现代医学研究也印证了阳虚的临床表现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免疫力低下、代谢紊乱等疾病表现高度重合。

阳气足,百病无!人体自带6个补阳开关,每天按一按,阳气噌噌涨

2022年北京协和医院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阳虚体质者患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概率高出常人体质者3.4倍,其免疫因子水平也普遍偏低。

再看一个真实案例。湖南长沙一位35岁的中学老师,常年加班熬夜、久坐不动,口干、手脚冰凉、怕冷、腰酸腿软,医院查不出大毛病,却总觉得“整个人都废了”。

后来经中医辨证为阳虚,调理命门、关元、足三里三穴位,配合温阳中药调理三个月,症状明显改善,精神头一天比一天足。调阳,不是虚头巴脑的玄学,而是实打实的医学干预。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之道,阳气者,乃天地之正气在人身之体现。

日常生活中,除了按穴位,还有这些阳气养护法门

早睡早起,顺应天时,夜里十一点后是阳气恢复的黄金时间,别熬夜跟阳气作对;

阳气足,百病无!人体自带6个补阳开关,每天按一按,阳气噌噌涨

多晒太阳,尤其是上午七点到九点,这个时间段阳气最旺,晒背、晒腿、晒命门,阳气才能生发;

饮食有节,忌寒凉,少冰饮,多温食,尤其是脾胃虚寒者,冬吃萝卜夏吃姜,调养阳气正当时;

保持情绪平和,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忧伤肺,情绪一乱,阳气先散,再好的药也补不回来。

说到底,阳气是咱身体的底气,是“活”这一字的根本。

这6个补阳开关,不管你是年过半百,还是刚进职场,只要每天按一按、揉一揉、热一热、护一护,阳气自会悄然归来,寒从内退,百病不侵。

阳气足,百病无;阳气虚,百病生。这不是口号,是中医千年经验的血泪总结。别等病来了才想起补阳,那时候,补得再快也赶不上病来得急。

别怕麻烦,阳气这东西,养一天是一天,养一年是一年,养早一天,强一辈子。

参考文献:

1.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2. 北京协和医院体质研究报告,2022

3. 《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版

4. 世界卫生组织《慢性病与生活方式相关因素调查报告》

5. 《中国中医药报》2023年5月刊:关于阳虚体质的临床研究分析

6. 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辨识与调理指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