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饮冰新文明史观9:东方人西迁和东方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巨大影响

 黄饮冰 2025-04-23 发布于湖北

中国中心论第三篇 新文明史观:文明的起源与传播

九章 东方人西迁和东方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巨大影响

今天讲东方人的西迁和东方文明对西方的影响。

大家也许看了我的一些说法之后,知道我这个人从来就对基因研究这个东西不感兴趣。为什么呢?因为从现有的基因研究成果来看,他们搞的这个东西,一直就是西方在向东方迁徙,而没有看到东方向西方迁徙。这在他们的基因研究成果中,东方对西方的影响反映得不是很明显或者根本就没有反映。今天我就讲一讲东方人的西迁和东方文明对西方的影响,这个影响是启迪性的。

对于末次冰期的气温变化对古人类的生活的巨大影响,我曾经专门著文谈论过,题目为《末次冰期对华夏现代型智人的锤炼和华夏陶器文明与种植文明的诞生》。现代人的历史,应该从新仙女木事件之后谈起。

在距今1.3万年到1.28万年之间,由于多颗彗星与地球相撞,引起了一次短暂而又剧烈的降温,这次降温发生在距今1.28万年到1.15万年之间,时间跨度1300年。突然的降温使得迁移到高纬度地区的动植物大批死亡当然也包括人类。

这次降温对中国的影响其实不大,对中国的主要影响还是在东部和东南及青藏高寒地带。这一次就是所谓的“新仙女木事件”,在中国东部海域大陆架普遍发现了"新仙女木"事件的沉积记录中国其他地区却没有这就证明了我的判断。

这次彗星撞击和将近1300年的降温灾害,对其他地区产生的是毁灭性的打击,却为上古华夏文明再次对外扩张提供了有力时机。上苍一直把这种再兴的机遇赐给了华夏人种和华夏文明。距今1.15万年到9000年,温度再次提升(当然中间也有近200年的降温期,距今10400年到10200年),在距今9000年到8000年之间,气温趋于稳定,华夏人种和华夏文明开启再次开拓到世界的历程。

这个课题的讲述,我从距今8000年到6000年开始吧!因为在我的研究体系中,这个期间是新仙女木事件之后,地球气温第一次进入高温期,导致世界上的大洪水和大海浸发生。我把这次大洪水大海浸称为新仙女木事件之后的世界第一次大洪水(大海浸)泛滥时期。

第一阶段,在距今8000-6000年之间,世界性的大洪水大海浸发生,导致世界上的低海拔平原区都被大洪水大海浸淹没了。

对于这个时期的中国地域来讲,或者说东亚这一块来讲,低海拔的平原区都是泽国。那么就导致生活在这个低海拔平原河谷地区的原居民在大洪水大海浸的驱使下就向西部高海拔区迁移,当然也向北部、南部高海拔区迁移,也有遗留在海中高地上的,因为我主要谈的是西迁,所以以向西为主。

那么东部的这些原居民向西部迁移的过程中,就会对原先生活于西部高地上的居民产生挤压效应,驱使这些高地上的原居民也外迁。那么西部的这些居民在挤压效应的作用下也会向更西的地域迁徙。

贯穿东西的高原地带

我们站在全世界的这个广度上看,这个时候高原地区就是中国北部、西部、南部的高原地区,再向西延伸,就是伊朗高原地区、高加索地区、南欧、西欧,这些地方的高地就会连成地缘带。东方人西迁就会沿着这条高地带走。这个同期,西方的平原区或者低海拔区,同样会被大洪水和大海浸淹没。这就是史前第一次东部人口填补西部人口的空缺的一次东方人口的大西迁运动,这就是距今8000年到6000年西部的西亚产生文明的直接原因。

为什么说填补了西方人口的空缺呢?根据《圣经》的描述,诺亚方舟的承载量有限,所以西方的人口都被洪水灭绝了,这为东方人迁到西方提供了很大的生活空间。

迁移的主要族群,是处于中国西部、北部的古夏人群。经过这次西迁运动,古夏人普遍分布于中国西部、中亚、西亚和环地中海地区的高地上。这是新仙女木事件之后,东方人口西迁的第一个阶段。

在我的论述中,古夏人起源于中国西部。至少在距今8000年前,古夏人在上古中国形成了三个大古夏人亚族群,就是上古中国西部的戎夏、上古中国北部的大夏、上古中国中部的华夏。

第二个阶段,我们有历史记载的阶段。

第一个我们知道大夏国。大夏国在商朝的文献中是有记载的,记载在《尚书-商书》。在商朝的北部,有一系列的属国,其中就记载有大夏。这个大夏的国家当时对商朝进行进贡。到了公元前15世纪的时候,这个大夏就已经西迁到了阿姆河流域。第二个是呢,我们知道这个大月氏,在公元前2世纪以前,这个大月氏在中国的祁连山、河西走廊一带游牧农耕。原本生活得好好的,但是由于这个北部的匈奴崛起,就把这个大月氏驱逐了,占领了大月氏生活的祁连山和河西走廊。大月氏就逐渐的向西迁移,最后在公元前2世纪的时候也迁移到了阿姆河流域。西部的贵霜王朝,就是这个大月氏建立的。这就是我们知道的大夏和大月氏的西迁。

到战国秦汉时期,中国北边兴起的匈奴。在战国时期,象赵国、燕国这样的国家,就已经在与匈奴争夺地盘,这就导致了失去地盘的匈奴部族西迁。到秦汉时期,秦朝发起了蒙恬北击匈奴之战,河套匈奴首先被驱逐。在汉朝又持续发起了对匈奴的战争,这就又迫使失去家园的匈奴部族持续的西迁。

我们知道,汉匈战争持续了300年。它开始于刘邦,刘邦当时北伐匈奴失败了。到汉武帝时候,发起了对匈奴的多次战争。这个对匈奴的战争从西汉开始,一直到东汉的窦宪。窦宪彻底击败了北匈奴,彻底解决了匈奴之患。北匈奴最后在中国北方彻底消失。北匈奴到底到哪里去了呢?他经过亚欧草原大通道,到达了东欧,彻底改变了欧洲的历史格局。所以这个秦汉时期,匈奴是逐渐西迁的,北匈奴是最后一批。

再到隋唐的时候,中国的北方又兴起一个族群,就是突厥。突厥于6世纪中叶开始兴起,到8世纪中后期他也在中国的北部消失了,突厥就退出了中国北方的历史舞台。突厥西迁到了中亚、西亚、南欧,并且在西迁到中亚、西亚、南欧的过程中,与当地的部族又形成了多个新的民族。

这里讲一下关于土耳其的基因研究成果。大家知道,土耳其一直是以突厥后裔自居的。结果经过基因检测,认定土耳其人不具备突厥基因,而是希腊基因。实际上这个问题错在基因的认定上,即什么是突厥基因这个检测的基点上。历史上的很多族群,实际是多父系基因组合群,而不是单父系基因孤立群。但是基因研究往往就把一个族群搞成单父系孤立群,这实际上是违背人类繁衍规律的。中国古语说“同姓不番”,就是同姓婚姻不利于后代繁衍昌盛。突厥这个族群,原本就是大漠高原上的诸多氏族联合组成,他原本就有多个父系基因。所以确定突厥族群中的某一父系基因为突厥基因,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

突厥在西迁的过程中,很可能改造了西部的多个族群的基因,也就是说,经过突厥的基因改造之后,那些被突厥改造过基因的现代族群的基因,实际才是突厥留给现代人的基因,这也包括西迁的突厥的后裔。所以说土耳其人是希腊基因是错误的,所谓的现代希腊基因,实际就是突厥基因,现代希腊基因是突厥改造基因遗传的结果,土耳其人也拥有这个统一的突厥遗留基因。

经过匈奴、突厥以及后来的蒙古基因的接力改造,现代中东和欧洲的父系基因,已经不是原始基因了。这个认识才是科学的。匈奴、突厥以及后来的蒙古,其父系基因崛起的地缘,实际上是雷同的。所以所谓的中东、欧洲父系基因,实际上是中国北部大漠草原基因的后裔基因。

蒙古建国后,在公元1219年到1260年,这个40年时间内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建立起来庞大的蒙古帝国,其扩张的速度和幅度与历史上的匈奴、突厥有过之而无不及。蒙古西征给中亚西亚东欧南欧带去了深刻的影响,蒙古征服的地区达到了3000万平方公里,这个巨大的影响也传递到了西欧和北欧,逼迫很多族群向西欧北欧进发。从基因的角度上讲,西方很多父系基因被彻底灭绝,就是被改换基因。这一点在西方的基因研究成果中是没有表现的。从科学上讲,蒙古西征至少将中国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传到了西方,奠定了西方文艺复兴的科学基础。西方把这个文艺复兴称作文艺复兴,就我看,文艺复兴应该是西欧的文明与历史的大构造(伪造),他没有什么文艺复兴,而是文明与历史的大构造或大伪造。

第三阶段,就是郑和大航海。

郑和大航海的影响是世界性的,我们所说的郑和下西洋只是郑和大航海的一部分。郑和大航海,实际上向西到达了非洲,向东到达了美洲,向南到达了大洋洲及南极洲,向北到达了欧洲。这个说法的根据何在呢?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坤舆万国全图》,上面东边一个红海,西边一个红海,这个东西红海的命名,完全是中国人的习惯。中国人看世界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东西红海的命名就完全体现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思想。所以《坤舆万国全图》完全是郑和大航海的产物。当然在此图之前,中国还出版了《大明混一图》,以及从宋代开始就形成的诸多航海图,到郑和大航海的时候这些成果汇集成世界地图。

这个整个,就是东方对西方产生的巨大影响,它有东方血统对西方血统的根本性改造,也有东方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全面性塑造。那些只谈西方对东方影响的所谓研究学说,都是不符合历史的实际情况的。

实际上,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西欧、北欧和东欧是文明和文化的荒漠、晚发区,只有在南欧巴尔干这个地方受西亚的影响,在历史上才出现过一些村庄式的城邦,这些小城邦也多数时期归属于西亚帝国。西亚帝国的兴废又深受东亚中华帝国和草原帝国的巨大影响。从本质上说,西亚文明成就来自东亚文明成就的馈赠和辐射。

欧洲的北蛮人(凯尔特人、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是在接受了西亚的文明熏陶之后才开始接受文明,并开创了现代西方文明。由于欧洲北蛮人的本性决定,西方文明带给世界的是殖民和灭族,这才是西方历史和文明的原始面貌。

(黄饮冰2023117日视频号)

作者简介:黄饮冰,本名黄祥文,曾用网名楚天孤客,湖北省孝感市肖港镇人,以研究华夏文明起源史为己任,从1989年开始研究华夏起源史,是华夏文明起源史的独立研究者和中国中心论的倡导者。研究成果有《皇皇华夏——华夏文明基本概念谈》、《中国中心论——中国是世界人种和世界文明的起源中心和传播中心》、《赫赫宗祖——神话传说、典籍记载和考古对应新解》、《天地开设——华夏本土起源概论》、《协和万邦——城国、邦国到地域王朝》、《古夏王朝——女娲神农伏羲氏开创的庙底沟文明是“中国”之肇始》、《黄帝一统——黄人、黄帝和黄帝王朝》、《追踪夏朝——夏朝的文明本色和夏代考古的文献解析》、《西欧亚人种和文明的东亚起源》;《历史视角——反思与重建》、《闲读《山海经》》、《蜀夏(三星堆)》、《江汉文明—神农氏、夏后氏之江汉源》、《子商和姬周》、《黄饮冰论“华”“夏”》、《黄饮冰论姓氏邦国》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