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看似无需任何成本就能拿到的好处,往往隐藏了你难以想象的风险,不经思考就行动,随时会将你拖入万丈深渊

 mynotebook 2025-04-23 发布于湖南

春,秦师及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匄及列侯、执珪七十余人,遂取汉中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

《资治通鉴》
公元前312年春,秦楚在丹阳爆发大战。
楚国虽说底蕴深厚,可依然无法独自抵抗经历商鞅变法,国力笑傲诸国的秦国。此战,楚军大败,士卒阵亡八万余人,统帅屈匄,连同大批一同出征的楚国高官贵胄,被秦军俘虏。秦军势如破竹,兵锋直指汉中。
图片
战国中后期,除秦国外,其他六国合纵共同抵御强秦早已司空见惯,楚国也不例外,和齐国确定了同进退,共御外敌的盟约。
那为何此次面对秦国的进攻,齐国却没有遵守盟约,站出来援助楚国?这这还要回到一年前,公元前313年说起。
“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长于贸易,文化繁盛,民富国强的齐国无疑成为了秦国统一天下的路途上相当大的一块绊脚石。
此时,秦国在任国君为秦惠文王。秦惠文王想攻打齐国削弱其实力,但是又碍于齐楚两国订立了共御外敌的盟约,一时难以找到弱点。
秦惠文王头疼的时候,宰相张仪站了出来,他主动要求出使楚国,使齐楚两国断绝盟友关系。
张仪为何有如此把握,这得益他早年游历诸国,知道楚怀王不过是一个谋大事惜身,见小利忘义的短视之辈。
张仪到了楚国,见到楚怀王后,向其进言说:
“如果大王您愿意接受我国的条件,和齐国断绝盟约关系,我们秦国愿意将商於地区六百里的土地,送给楚国,还会选取我们秦国最漂亮的美女送给您,秦楚两国自此永远结为兄弟之国。”
听到美女楚怀王就以喜不自胜,更别说还能得到六百里土地,因此立马答应秦国的条件,和齐国断绝关系。
楚国朝堂上下一齐祝贺楚怀王不废吹灰之力就得到这些美女土地,唯有令尹陈轸一言不发,忧心忡忡。
楚怀王十分不悦,责问陈轸:
“我们楚国什么都不用付出就开疆拓土六百里,举国上下都十分高兴,只有你看着闷闷不乐,你是何意?”(陈轸本在秦国任职,张仪拜秦相之后,陈轸离开秦国,来到楚国任职)
陈轸回答楚怀王:
“我忧虑的关键正在于这片土地,秦国对土地的渴望诸国有目共睹,又怎会如此轻松就将商於如此肥沃的土地送给我国,到时候我们土地没拿到,又因为背信弃义让齐国生恨,到时候如果同时得罪秦齐两国,我们楚国就要大难临头了。”
楚怀王眉头一挑,问陈轸道:“理由为何?”,陈轸继续回答道:
秦国之所以拉拢我国,就是因为现在我们和齐国的盟邦关系。一旦齐楚两国断交,失去了利用价值,秦国还会惧怕我们?到时候怎么会将土地交给我们,所以我判断,张仪回国之后必然不会兑现承诺。
到时候我们东西都是敌人,楚国必然遭受两面夹攻。最好的做法就是假装要和齐国断绝关系,先把土地搞到手。即使真的要和齐国断绝关系,土地到手了,我们至少不是一无所获。
很遗憾,被利益冲昏头脑的楚怀王怎么可能听得进去陈轸的谏言,他愤怒的斥责陈轸,“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闭嘴吧你,看看我怎么拿到土地)
楚怀王不仅聘请张仪领楚国相印,还置办了大量珍贵的礼物相赠,同时下令和齐国断绝盟友关系,关闭齐楚两国边界。
做完了这些工作后,楚怀王派遣信任的心腹,和张仪一起到秦国,办理土地接受手续。
回到秦国后,张仪突然从马车上摔了下来,就此闭门不出,在家养伤,不见任何来宾,当然也包括楚怀王的心腹
心腹将此事上报楚怀王,怀王思考一番,认为张仪摆出这副姿态,是因为齐楚两国断交的不够彻底导致的(毕竟齐楚已经断交,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因此怀王派遣使者,经由宋国来到齐国,再次羞辱式的向齐国国君齐宣王宣布,齐楚自此断交。
齐宣王恨极,我齐国又不是什么依附大国存在的效果,本身实力强大,没必要上赶着和你楚国结盟,齐楚彻底恩断义绝之后,齐国甚至直接和秦国缔结了盟约。
张仪得知此事后,上演医学奇迹,立马痊愈,召见楚怀王心腹,张作惊讶的说到:“怎么过了这么久你还待在这里?快去接收你们楚国的土地,从这里到那里,六里”。
心腹难以相信自己听到的内容,立即上报楚怀王,怀王明白自己被耍了,火冒三丈,立即下令集结军队,攻击秦国。
这时候陈轸又站了出来,说道:
“大王,我现在不用闭嘴了吧。攻打秦国,现在我们很难有取胜的可能,不如割让一座城池给秦国,让秦国保证不和齐国缔结盟约,然后秦楚两国一起,攻打齐国,拿不到秦国的土地,就拿齐国的来弥补吧。”
“如今齐楚已经势如水火,如果我们再因为秦国欺骗我们再生干戈,齐秦两国结盟一同攻击楚国,楚国就很危险了。”
陈轸取东补西的策略或许有待商榷,但分化两个强敌,避免两个强敌结盟对付楚国的建议,无疑是当下值得尝试的方法。可正确的方法无疑是在狠狠打楚怀王的脸,楚怀王又怎么会听得进去。
于是故事就来到了公元前312年,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丹阳之战楚军大败后,楚怀王像一个输光了的赌徒,失去了所有理智,他下令征召楚国所有能动员的军队,和秦军在蓝田展开决战,楚军再次大败,一溃千里。
更可怕的是,魏国、韩国看楚国这副惨状,自是不介意痛打落水狗,两国一同派兵入侵楚国。
楚怀王彻底慌了,这下是真的面临亡国的危险。只能放下面子,向秦国服软,召回所有军队,将两个城池割让给秦国,两国缔结和约。楚国元气大伤,自此再无力和秦国争霸。
看完了整个故事,我们分析下楚怀王到底错在哪里。
他错在完全不考虑秦国为何要拉拢自己,秦国的土地真的有如此容易得到吗?看到好处就冲昏头脑,仅仅是一个承诺,没有任何到手的好处,就冲动的背弃盟约,全然不顾会有什么后果。况且得罪两大强敌,完全没有团结一方打击另一方的战略构思,落得最后想要的土地没得到,自身被多国入侵,四面楚国只能割地求和的结局,丝毫不意外。
回到标题,无论是什么好处,在伸手之前一定要好好掂量下,无需任何成本就能拿到的好处,往往隐藏了难以想象的风险,不经思考就行动,随时会将我们拖入万丈深渊。
所以,一定三思而后行,好好掂量下自己,脑袋一热做出火中取栗,与虎谋皮的举止,最终大概率好处没拿到,反而惹了一身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