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图(1570—1641),生活于晚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正值社会剧烈动荡、文人思想矛盾激化的时代。他出身福建晋江寒门,万历三十五年(1607)中探花,官至礼部尚书,却因魏忠贤 “阉党” 案牵连而仕途跌宕,晚年退隐家乡,这种仕隐交织的人生经历,为其书法创作注入了复杂的情感内涵。《终南山诗》草书选取王维山水诗为题材,既是对传统文人 “以诗入书” 传统的延续,也暗合其晚年寄情自然、寻求精神超脱的心理需求。 ![]() 张瑞图作为 “晚明四家” 之一,其草书摒弃了二王体系的圆转流美,开创出以方折硬峭为特征的独特风格。草书王维《终南山诗》正体现了这种艺术追求:用笔上,以侧锋切入,横画多取锐角翻折,线条如刀凿斧劈,刚劲棱厉,形成 “折笔隶书化” 的标志性技法;结体上,打破均衡对称,偏旁欹侧错位,字势左低右高,如 “中” 等字的夸张变形,营造出突兀奇崛的视觉张力;章法上,行间距紧密,字组连绵缠绕,却通过墨色浓淡与节奏急缓(如 “分野中峰变” 的骤然收束)形成虚实对比,使通篇在狂放中隐含秩序感。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瑞图,钤“张瑞图印”、“兴酣落笔撼五岳”印。 ![]() 张瑞图草书杜甫《春风啜茗时》用笔上,多侧锋切入,折笔果断,形成锐利方硬的笔触,书写节奏明快,富有韵律。结构方面,欹侧险峻,打破平稳,将重心偏移,却又能险中求稳;同时注重疏密对比,笔画聚散营造出强烈的节奏变化。章法上,字与字连绵呼应,行与行气息贯通,且字的大小、高低错落,增强了视觉冲击力。墨法上,枯湿相生,浓墨饱满厚重,枯笔细若游丝,增添了苍茫古朴的气息。 释文: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 |
|
来自: 昵称61560146 > 《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