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文文字长度3626字,阅读约需5分35秒。另:本期“欧美早期影片回顾”栏目上传巴斯特·基顿一人分饰十二角的早期滑稽默片,1921年上映的《剧场》。本片片长20分11秒,请您安排好观影时间。下面继续开讲《民国电影演义》~ 第五十三回 大中华影业万事齐备 女演员招聘资料被拆 上回书说到,由于资金告罄,中国影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歇业,而原中国影戏研究社的顾肯夫和陆洁则从《孤儿救祖记》的大卖中看到了机会,他们联系了投资金主、常熟富商冯镇欧,请来了跟美国人哈里·哥尔金学习过摄影的安徽天长人卜万苍,决心重振旗鼓,进军国片影业。后来情况如何?让我们一起看下去。 ![]() ▲大中华影片公司成立通告 说干就干,老上海的习俗:正月初五“路头神”,新年开业路路通。1924年2月9日(农历甲子年正月初五),沪上最大华文报纸《申报》刊登了二则通告、一则启事:《大中华影片公司成立通告》、《大中华影戏学校招生通告》以及该公司法务《律师启事》。《大中华影片公司成立通告》中说:“同人尝言之,影戏者,社会教育之导线,人类进化之纪录,艺术文明之结晶,可以沟通东西洋之思想,可以消弭民族间之关隔,可以宣扬国光,增拓富源者也。世有专以娱乐品游戏品观影戏者,非真知影戏者也。本公司之创设,对外以祖国之艺术文明表扬于世界,对内则振兴实业,启迪民智,胥为同人唯一之职志。筹备以来,数月于兹,今定于本日官告成立。恐未周知,特此通告。办事处暂设上海白克路四百七十五号半。”大中华公司所属影戏学校则分为普通、专门二科,不收学费,除品性外,要求“受过中等教育,对于影戏事业确有高尚之志趣者”。公司基本架构是独资者冯镇欧为董事长、顾肯夫为导演兼影戏学校校长、陆洁任编剧兼影戏学校讲师,卜万苍担任摄影、亦兼影戏学校讲师。 ![]() ▲陈寿荫《孽海潮》 《大中华影片公司成立通告》发布后的第三天,也就是2月11号(农历正月初七),陆洁又收到了一份邀约,请他去“维多利”影戏院(维多利亚影戏院,现上海胜利电影院)看电影《孽海潮》。您别误会,这位邀约者可不是什么“罗曼蒂克”的女郎,而是陆洁早先的同学陈寿荫。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网上有关这位陈寿荫同学的信息绝大多数是描写他与张家三小姐的情事,至于他对中国早期电影的贡献却是寥寥几笔一带而过。我试着把网上散见的信息汇拢一下,如有谬误请您在评论区留言指正。陈寿荫1896年出生于上海嘉定,早年去美国留学。1921年因情感问题被家中断供后愤然辍学,进入美国国家演剧团当“练习生”以求温饱,三个月后与犹太籍后台经理发生冲突被辞退。为生存又去新泽西州的山立格摄影场扮演日本人;1922年考入圣路易斯新闻通讯社担任驻纽约记者,做了一段时间又去好莱坞哥尔文影片公司编剧部,工作是看剧本;后来进入环球影片公司担任副导演,并在好莱坞其他一些摄影场拍摄的影片中扮演日本人角色。1923年7月回国,据说在回国的邮轮上结识了上海滩大亨张静江的三女儿张芸英,由此成为宋子文的情敌并衍生出一系列的花边消息,因与本篇主题无关不再叙述。回国后因其美国的从影经历,陈寿荫进入西班牙人雷玛斯在上海创办的雷玛斯影片公司担任导演,第一部自导自演的电影《孽海潮》在大中华影片公司成立的前两天,也就是1924年2月7日,农历甲子年的正月初三上映。 ![]() ▲《人心》剧照 为什么要提到陈寿荫呢?因为他即将与大中华影片公司拍摄的第一部剧情片发生关联,让我们再回到大中华影片公司。公司官宣成立,总要有个创业作品。编剧陆洁相当敬业,轻车熟路拿出一个电影脚本,剧名叫作《人心》,青年男女恋爱婚姻题材。故事讲的是有一对青年男女,男的叫余自新、女名张丽英。这俩人自由恋爱未获封建家长同意,于是在上海郊区找了一处住所私自结婚,并生下一女叫作小新。时过三年小新周岁时二人婚事暴露,余父登报否认这门亲事并将小新留在余家。受社会舆论压力张丽英出走他乡,改名周素君在外地学校任教。自新偷跑离家多方打听寻找丽英,甚至找到了这所学校,但阴差阳错失之交臂。丽英闻讯又追立新无果,深夜返校路遇流氓被青年黄丙禹所救。自新返沪后拒不回家,在某商行找了一份工作独身生活。此时余父厂里的数千工人因涨薪要求被拒决定罢工,厂中秩序大乱,警察弹压不住。正在此时,拒绝黄丙禹求婚的张丽英返回上海正赶上工人暴动,急忙去宪兵队报告并领来宪兵平息了事端。自此母女得见全家团圆,余父也被事实教育,不仅增加工人工资,还在工人庆祝五一劳动节的聚会上发表了提高劳工待遇的演说,受到工人欢迎。 ![]() ▲王君元龙(顾肯夫) 是的,您没看错,是罢工;这部《人心》是第一部涉及罢工题材的中国电影。大中华影片公司官宣成立时,正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即“二七大罢工”)一周年之际,陆洁在脚本中加入工人罢工元素是否与此有关不得而知。反正进入二十年代,自由恋爱、工人罢工、劳工等时事元素都很吸睛。有了故事脚本,有了顾肯夫导演,有了摄影师卜万苍,还从百代公司买来了法国产的杜帛留摄影机,下一步就是落实演员。1924年3月15日夜,大中华影戏学校在白克路公司总部开学,学员中有一位英武的北方汉子十分扎眼,他就是从天津专程赶来报考的河北保定人王元龙。顾肯夫有一篇专文介绍《王君元龙》,兹手录如下:“今年春,大中华影片公司既成立,旧同学谌君厚慈以书至。告余曰,其友有王君元龙者,蜀人,家直隶之保定,嗜影戏,而闲居常模拟其动作以为荣。闻余有影片公司之组织,恳为介绍。余以道远婉辞之。覆书既去,亦遂淡忘之矣。越一星期,邮局处快函至,则王君书也。谓道远非所意,惟不能现身银幕为可恨耳;志已决,勿可复夺;已摒挡一切,束装南下;如不录取,宁折而返,无所怨尤。书中并附照相二,貌端雅而有英雄气概。见之不禁私心窃喜。翌日,谌君来,复相告曰,王君曾卒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奉直之战,尝为东路军事侦探,其奔腾跳跃有类于美国影戏明星范朋克。君亦常以范朋克自期。越数日,王君果至,与之相谈甚欢,惜时余于《人心》之角色,悉已派定。于是将剧本之后半,稍加更改,显未能尽用其长。为可惜耳。然其男儿好手身,已可约略而见之矣。王君名秉钰,现身银幕有日矣,爰先为读众介绍焉”。 ![]() ▲宣统年间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的女工 影片男一号演员有了,那么女一号呢?关于中国早期电影的女演员,之前咱们介绍过不少,包括中国第一位女演员、1914年《庄子试妻》里饰演婢女的严珊珊(《民国电影演义》第十三回);1921年《阎瑞生》中饰演女主王莲英的从良妓女王彩云(《民国电影演义》第二十五回);1922年上海影戏公司《海誓》中饰演女主角的殷明珠(《民国电影演义》第二十七回);1922年新亚影片公司《红粉骷髅》“十姊妹”文明戏演员陆美英、沈正凤(《民国电影演义》第二十八回);1923年《古井重波记》的傅文豪(《民国电影演义》第二十七回);明星影片公司的余瑛、余瑗、周文珠(《民国电影演义》第三十八回)。然而这些女演员不是客串就是昙花一现,即使是殷明珠也在拍完《海誓》后受到法国人戴萨克约束,等戴萨克服役期满回国后才重入影坛。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职业女演员还是明星影片公司的王汉伦(《民国电影演义》第五十一回)。而且王汉伦从影前的经历堪称民国初年中国职业女性的一个缩影。1840年之后,欧美国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大规模入侵导致国内生产方式急剧变化,中国近代最早进入社会职业领域的女性群体是产业女工,并以纺织工业居多。民国初年,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城市教育、医疗、百货、通讯等部门才开始有女职员出现。小学教员、洋行英文打字员,王汉伦加入明星公司之前的经历正是那一代中国职业女性的缩影。 ![]() ▲《申报》馆 因此在清末民初时期,中国社会对女演员这个职业,有着特别微妙的暧昧心理,文明戏中的男女同台演出就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摇摆过程。具体到当时西洋影戏中的女演员,一面是“戏子误国”、“伶妓不分”的言论甚嚣尘上,一面是大肆八卦炒作女演员绯闻以满足某些阴暗心理。大中华影片公司创业作《人心》中的女一号张丽英由谁来演就成为一个大问题。大中华公司虽然有自己的影戏学校,但从后期拍摄的两部影片来看,估计是没有招到能够上镜的女学员。因此报馆出身的顾肯夫就决定在沪上最大的中文报纸《申报》上刊登广告招聘女演员,也能为《人心》造一下声势。广告中规定应聘人员的照片及简历须投送到《申报》报馆,由大中华影片公司统一收取筛选。十天之后顾肯夫与摄影师卜万苍按约到申报馆取件回到公司,再逐份分拣过目,竟然没有一份能够入眼,而且信封包裹都有明显被拆封的痕迹。顾肯夫也算上海报界老资格,从来没吃过这个亏,立刻冲到申报馆讨要说法。这时候,申报馆内部有个顾肯夫的熟人悄悄凑过来附耳讲了一番话,顾肯夫听完顿时大怒。这个熟人讲了一番什么话,以至于顾肯夫怒气冲天呢?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欧 美 早 期 影 片 回 顾 本期上传影片为巴斯特·基顿早期滑稽默片,1921年的《剧场》。以下信息来自豆瓣。 ![]() 灯火辉煌的剧场内,正准备进行一场盛大的音乐会,从乐队成员到剧场小工再到观众,巴斯特·基顿一人分饰十二角,打开了很多后期电影的脑洞。本片IMDb评分7.4,豆瓣评分8.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