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玉坡 || 野史钩沉:东西娘庄村名探讨

 澗雲風子 2025-04-24 发布于河北

出品:燕尘文学

题字:边宗华

编辑:季金平



图片

东西娘庄村名探讨

图片

方玉坡

新城县的东娘庄和西娘庄在历史上是一个行政单位,乡亲们跟它叫一排办事。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统一管理的。

1937年秋后的村务工作总结会上,领导层产生了分歧,从此经济账目和行政机构彻底分开了。

今天的东娘庄和西娘庄的村名的定型是从1958年开始的。1958年以前的村名是东杨娘庄和西杨娘庄。那时候的口袋上砸的堂号都是东杨娘庄和西杨娘庄。

堂号是用毛笔把字写在口袋上,趁墨迹未干,上面撒上谷糠用锤子砸,促使墨水渗入布丝中,字迹干后永不褪色。

1958年以前的村名的叫法很复杂,包括县里官方文件上的叫法也不统一。因为周围带“娘”字的村名很少,新城县志上的村名记载又有“娘娘庄”的叫法。这就让人们的认识产生了错觉,认为村里出过娘娘。

图片

东娘庄村西的大寺的全名是弥陀寺,清朝康熙年间的新城县志上记载弥陀寺位置的文字是:“在县东三十里杨娘庄”。解放前村以上的行政单位是“社”,新城县志记载,韩杜社包括菊花台、堼上、娘娘庄(西娘庄后来划归安仁社)。东娘庄村西的弥陀寺的碑文上有“弥陀寺修建于元至正年间,重修于明隆庆年间……东西养娘庄……”的文字记载。

新城县志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记载,“第十三区辖境东西杨娘庄,距城三六里,户一七〇”。据高碑店市政府官网载,1941年,新城县的县大队队长宋焕章被日寇包围在娘娘庄,与群众一同突围后,右手食指受伤。

看来,1958年以前东西娘庄村名的叫法有这么几种,养娘庄、杨娘庄(东杨娘庄和西杨娘庄)、娘娘庄三种。1958年以后定型了,去掉了“杨”字,定型为现在的东娘庄和西娘庄。

人都有攀富攀贵的心理,觉得村里出过娘娘,很有面子,即便是得不到什么实惠,也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红楼梦》中荣国府出了个妃子贾元春,那是多大的影响!如果村里出个娘娘那还了得,会有很多遗迹。遍查高碑店市志,东西娘庄没有任何出过娘娘的蛛丝马迹。

《辞源》的3427页上对“养娘”一词是这样解释的,“养娘是宋元时乳母或女佣的称呼”。这样看来,这俩村的土地可能皇帝的乳母(养娘)的封地,把这一片五六千亩的土地赏给了乳母(养娘)。

皇帝的养娘在宫中的影响非同一般。明憙宗朱由校的养娘是定兴人,是侯二的妻子,叫客印月,又叫客巴巴。被封为“奉圣夫人”。她在朝廷里能够呼风唤雨!

明清两代在东安门外都专门设有皇帝养娘的机构,叫奶子府。正式“值班”的有40人,她们叫坐季奶口。在自己家里“候补”的有80人,她们叫点卯奶口。也许是村民有在奶子府做养娘的,因为影响比较大,封了这么一大片土地——大约五六千亩啊!给这块土地上的村子起个什么名字呢?就叫养娘庄吧。

图片

历史上的地名有流变现象很自然。北京的扬州胡同流变为羊肉胡同。粪场胡同流变为奋章胡同。村名带“务“字的口头上都流变成“府”。村子建于元朝,宋元时“养娘”的解释是对乳母和女佣的称呼,那么,叫养娘庄就说得过去。然后养娘庄又流变成了杨娘庄,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尊重历史, 正视现实,消弥虚荣心,热爱这个随中华民族的崛起而成长壮大起来的可爱的家乡吧!

(有不妥之处望东西娘庄的老乡亲们批评指正。图片/网络)

注:“弥陀寺建于元至正年间,重修于明隆庆年间……东西养娘庄……”的文字是寺前石碑上的文字。是西娘庄李树槐老师亲口对我说的。李树槐老师解放前就读于北京成城中学,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是新城县教育界公认的文史科权威。

图片

END

图片



图片

作者简介

图片

   方玉坡,一九四七年出生,一九六五年参加教育工作。曾先后在东娘庄学校、菊花台学校、范庄子中学和西娘庄学校任教。教过小学的所有课程,在西娘庄学校和范庄子中学担任过中学语文。平时写一些往事和现时生活的观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