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申明:本文所涉具体数据和图片均来源于公开网络和历史资料,聴風樓只不过是将它们搬运过来整理统合成文,不能作为教学和商业用途,仅供大家阅读参考。聴風樓先让大家来看一张古代合图:(同时包含欧洲、亚洲和非洲北部)根据这张全图,聼風樓给大家说说当时人类文明世界中,亚欧大陆上存在的这几大“帝国”。汉朝沿袭秦制,挟华夏春秋战国数百年杀伐之气,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封建制古典主义国家。它武德充沛,随时可以发动以世纪为周期的全面战争,不仅灭绝了横扫欧亚大陆的匈奴,就算是当时的罗马、帕提亚(安息)、贵霜(大月氏)等国家,面对汉朝这样的战争机器,都会直接被大汉综合国力的绝对碾压。在公元1世纪左右,世界(欧亚非)存在着古典时期的四大农耕帝国,他们彼此接壤横贯整个欧亚大陆,从东往西,分别为汉朝帝国、贵霜帝国(大月氏)、安息帝国(帕提亚)、古罗马帝国。其中,汉朝版图约为609万平方公里,史书明确记载的人口达6300-6500万人之间。贵霜帝国(即大月氏)版图约为300万平方公里,人口推测为500万人。安息帝国(帕提亚帝国)版图约为229万平方公里,人口推测为830-840万之间。罗马帝国版图约为500万平方公里,人口推测为4600万至6000万之间。『聼風樓提示:也有西方学者推测罗马人口超过1亿人,可是那些庄稼都不会做的野蛮人就算能生,恐怕也养不起这么多人吧』聼風樓在这里需要着重说一下,四大帝国中,只有汉朝的人口有明确史籍记载,其它均为推测。也就是说,四大帝国中,汉朝版图最大,人口最多,整体实力无论怎么比也是当中最强大的。 汉书上说,安息为大国,然兵弱,亲中国重财物;而贵霜(大月氏)兵强。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则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设利朝也。 看样子,这些国家的后人,考古都不用了,直接来我们这里抄就知道自己的老祖宗了。然而事实上,历史上安息帝国由于主要的对手是罗马,所以在与贵霜的交战中确实没能体现出自己综合实力水平,被汉朝认为兵弱,也情有可原。后来汉朝使者出使安息的时候,安息王为了展现国力,特意派遣了2万精锐骑兵迎接。但是我们史书上对这件事情却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就轻飘飘的写了句“武帝始遣使至安息,王令将士二万骑迎于东界。” 这种完全无视的态度也属正常,毕竟两万骑兵,在动辄出动十多万骑兵远征匈奴的汉朝面前,确实没啥拿得出手的。不过汉朝没把安息帝国的军事力量放在眼里,同样也不太把贵霜帝国放在心上。比如当年班超在西域时,调集西域诸国兵力两万五千人,就平定了莎车国叛乱,正好,当时贵霜帝国也曾出兵协助,莎车国叛乱被平定后,贵霜王以此功劳为由,还向汉朝献上诸多贡品,希望能够迎娶汉朝公主。结果这事都没到我们汉庭中央,就被我们西域当家人班超直接拒绝了,贵霜王被拒后心生怨恨,于是派遣他的副王领兵七万,就想要把班超给灭了。其实当时班超手上根本就没几个兵,当时下属们也大多认为这一战肯定打不赢,但班超一点都不慌,最后对周围属国打个招呼以逸待劳,硬是用几百人在隘口打埋伏,一战成名震慑贵霜大部队,吓得贵霜军团就直接投了降。谢遂前攻超,不下,又抄掠无所得。 超度其粮将尽,必从龟兹求救,乃遣兵数百于东界要之。 谢果遣骑赍金银珠玉以赂龟兹。 超伏兵庶击,尽杀之,持其使首以示谢。谢大惊,即遣使请罪,愿得生归。 超纵遣之。月氏由是大震,岁奉贡献。 整整7万人的大部队,被班超随随便便就玩弄于股掌之中,这种玩意儿还想娶我们大汉公主,难怪早就对他们有所了解老班问都不问朝廷就直接拒绝了。 不过,在四大帝国中,汉朝也就对罗马的印象好一点,毕竟两国没有直接交流过,彼此总是对对方充满了遐想。刚刚大家也都看到了,贵霜帝国出兵七万,班超手上竟然没有足够多的士兵,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大汉不是很强的吗?在这里聼風樓就要给大家讲清楚了,与我们的平常理解稍有不同的是,不但班超自己没有几个士兵,其实大汉朝在整个西域都护府都没多少兵。我们汉朝在西域的统治,一直是以少量汉朝将领去统辖当地属国的军队,实际上汉朝在西域诸国中,一个国家的驻军可能就几百人甚至只有几十人。比如当年汉朝第一任西域都护府大都护郑吉在征服车师后,留在车师的驻军才20个人,外加一个军官,满打满算才21人。匈奴闻车师降汉,发兵攻车师,吉、憙引兵北逢之,匈奴不敢前。 吉、憙即留一侯与卒二十人留守,王,吉等引兵归渠犁。 还是这个车师国,东汉时期班勇上任西域长史时,带了500人,又把这个国家干趴过一次。
帝纳之,乃以班勇为西域长史,将驰刑士五百人,西屯柳中。
勇遂破平车师。 聼風樓以为啊,关键是我们之前打出了威风,敌人也吓破了胆,就好比现在的日韩,它们胆敢忤逆美军吗?我们再以耿恭为例,他在西域被任命为校尉,屯守在金蒲城,手上的驻军才几百人。
以恭为戊己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谒者关宠为戊己校尉,屯前王柳中城,屯各置数百人。 后来匈奴北单于带两万人去争夺车师国,汉朝派过去的援军才300人。
“北单于遣左鹿蠡王二万骑击车师。
恭遣司马将兵三百人救之”。 汉朝在西域驻军那么少,主要原因是西域地远,汉军大规模驻守的成本太高,哪怕是后世大唐,在安西都护府的驻军同样不多,差不多只有两万多人的样子。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我们西域都护府管辖下地盘,最多的时候统治着50个属国,其中不乏有数万常备军的大国,他们的不就是我们的吗?那么,汉朝前期匈奴等大国时常与我们争夺西域的控制权,没多少士兵的汉朝又是凭借什么对他们进行统治的呢?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因为我大汉朝不但综合国力牛逼,而且还武德充沛,得到一次机会就往死里整绝不手软。所谓“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可真不只是一句口号,两汉期间不把这句话当一回事的西域诸国,基本上国王的脑袋都被挂到了墙上。大家看我们汉朝使者跑到西域去,动不动就来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根本就不带怕的,几个人或者几十个人要么干掉了匈奴使团,要么就干掉了别人整个王室。而西域诸国只能打掉牙齿和血吞,一般来说屁都不敢放一个,为什么?就是怕搞毛了汉朝,惹得人家又搞个几万,十几万的大军不远万里来灭族又灭国了。就比如大汉就因为一场不大不小的外交事件远征大宛,内外调兵数十万,不远万里从西安杀到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一路不服天威之国,均被屠灭。大汉朝通过几场大规模的报复性战争,让西域诸国畏惧汉朝权威之后,又设置西域都护府,开始搞善政。当时的西域,看上去富有其实非常的落后,很多还是曾经亚历山大帝东征后残下来留的未开化的国家。比如被我们远征打击报复的大宛,就是一个基本上未开化的奴隶制国家,人口30万,乘兵部落兵六万多,大小城池有70余座,他们的城市大多数是拥有内外城结构的古希腊式城堡。但是,根据汉朝史籍记载,像大宛这样大的国家,居然还不懂得冶铁,有的甚至还不懂得挖井取水,纯粹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野蛮部落啊。 《汉书.西域传》节选于是我们的大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府统治西域诸国后,开始大规模推广我们汉朝的先进工程、农业和金属冶炼技术。比如现代中亚地区的“坎儿井”,就是我们汉朝传授过去的井渠取水技术。全世界只有我们汉人,走到哪里就会挖空心思的大力治理改造大自然。在我们管理西域后,大规模的修筑水利设施,通过在高山取水、地下管道运水、大坝蓄水池等储水的方式修筑井渠,极大的改善了西域诸国的人畜和农业用水条件。不仅如此,汉朝又在西域设立铁官,让西域的农业生产进入了铁农具时代。又向西域推广“代田法”、牛耕等汉朝先进种植技术,这又间接推动了西方军事装备技术的进一步更新发展。同时,汉朝还在西域依照我们汉朝的标准,建设标准化的道路网络和烽燧体系。这就是恩威并施,胡萝卜加大棒,西域诸国也由此越来越信服和依赖我们。说个大家都不一定相信的,当时西域五十个国家的首领均需要汉庭授予官职,由西域都护府统领,有记录被绶官的西域诸国首领就高达376人。值让我们不敢相信的是,西域都护居然还有权直接任命诸国王室,也就是哪些人是贵族我们说了算(那肯定是听我们话的那种),请看如下记载:明年,复遣假司马和恭等四人将兵八百谐超,超因发疏勒、于窴兵击莎车。
莎车阴通使疏勒王忠,啖以重利,忠遂反从之,西保乌即城。超乃更立其府丞成大为疏勒王,悉发其不反者以攻忠。 这是说朝廷派来了800个人协助班超,班超便征调疏勒等国军队平定莎车叛乱,疏勒收受了莎车国的贿赂,直接反叛汉朝。于是,我们班超就免去了他的王位,并任命他原来的府丞相为疏勒王,然后命令疏勒国没有参与造反的军队攻击被废黜的原疏勒王。 『聼風樓提示:这还需要什么军队嘛,用他们自己的人攻击反对我汉朝的叛贼就可以了』最后,汉朝又在各国派驻自己人驻军,在重点地区屯田驻守大军。一般来说,在那些小国可能就几十个驻军,重要城市可能会有几百个,这些驻军人数虽然少,但大靠山是大汉朝震慑力足够强。原因嘛上面聼風樓已经说过了,比如我们的汉朝使者还不是军人呢,经常就几十个人提着剑在西域各国杀进杀出的,几十个汉朝正规军,那都能直接杀到王宫里把国王的头挂出来了。而且有意思的是,汉朝派往西域的军队,一般都还不是正规军,而是刑徒军。望文生义,说白了就是一些犯了大罪,本应该监狱里服刑却放出来赎罪的那种“大恶人”。可就算是这样的兵员素质,照样几百人就可以在西域横扫灭国,可见我大汉朝尚武之风是何等的强大!汉人之勇武,又与后世重文轻武的某些王朝形成了何等鲜明的对比,真的是各种极端,我们都试了一遍啊。当然,聼風樓也必须承认,在真正打大仗的时候,几十几百个人再怎么厉害,也砍不动几万大军的。所以一到战时,我西域都护府就会以都护府的名义,征调各国军队组成大军,这时候,汉朝的士兵就会作为将领骨干,指挥各国军队。聼風樓提醒大家注意,这个流程并不需要上报汉庭中央,直接由西域都护府就可以自己做主决定。明年,超发于窴诸国兵二万五千人,复击莎车。 六年秋,超遂发龟兹、鄯善等八国兵合七万人,及吏士贾客千四百人讨焉耆。 基本上,汉朝征调西域诸国军队,自己出兵往往千余人,多也不过数千上万人,而各国则需出兵数万人,至于军费,则当然是诸国出了,且诸国不仅仅要负责自己的出兵费用,还得优先保障汉朝军队的军费。 指挥权归我,你们当炮灰,军费你们出。你们谁当王,我说了算,不服的,明天就把你们的头挂到墙上去。聴風樓直接怀疑老美如今的模式,是不是在学我们汉朝,不过就算它们研究学习了,可还是只学了点儿皮毛啊。好了,今天分享的内容就是这些,这里是贵州【聴風樓】,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最后特别感谢新老朋友们的热情关注与支持!我们下期再见。有机会,聼風樓给大家说说我们大汉朝的武器装备。 1962年,国家考古队挖掘了西安的汉朝长安武库。该武库是汉朝的中央武库,面积达22.87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武库。 而汉朝在各郡国皆设有武库,其中东海武库遗址中发现的《兵车器集簿》 
大家看看这品类繁多的各种武器装备和庞大的数量,就可以感受到我大汉朝的武库装备规模到底有多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