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01 装病:司马懿的'龟缩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召司马懿入朝辅政。这个被史书记载'鹰视狼顾'的权谋家,却在此后二十年里展现出惊人的'迟钝'。面对曹丕的猜忌,他主动请求担任闲职;面对曹叡的试探,他自请戍守边疆;甚至当大将军曹爽派人刺探时,他竟在府中'病得'口涎横流,连粥碗都端不稳。(《资治通鉴·魏纪七》) ![]() 最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正始十年(249年)。高平陵之变前夜,司马懿在病榻上对儿子司马师说:'装病之术,贵在把病气渗进骨缝。'次日,这位'垂死'老者突然披甲策马,以雷霆之势夺下洛阳城门。司马光在点评中写道:'懿之诈病,非怯也,乃待天时而动。'(《资治通鉴·魏纪八》) 生存启示: 02 装穷:萧何的'自污计'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长安城发生诡异一幕:相国萧何突然强占百姓田宅,还故意拖欠商人货款。当百姓拦銮驾告御状时,刘邦却笑着对萧何说:'相国竟与民争利?'(《资治通鉴·汉纪四》) ![]() 这出荒诞戏码背后藏着惊心动魄的算计。彼时韩信、彭越接连被杀,萧何深知'功高震主'的危机。他采纳门客建议:'买田宅必选穷僻之地,讨债专找市井无赖。'当刘邦看到百姓状纸上尽是些鸡毛蒜皮的指控,反而放心地将萧何留在相位。司马光对此评价:'何毁己名以安君心,真老吏也。'(《资治通鉴·汉纪四》) 生存启示: 03 装怂:勾践的'粪土哲学'《资治通鉴》记载了春秋时期最震撼的'认怂'场景:越王勾践战败后,竟主动请求为吴王夫差'尝粪诊疾'。当夫差腹泻时,他跪在茅厕前用手蘸取粪便品尝,谄笑着说:'大王粪便味苦,病将愈矣。'(《资治通鉴·周纪一》) ![]() 这出戏的每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勾践在吴国三年,刻意在石室养马时让夫差看见他舔食马粪;每天晨起必对着吴宫方向叩拜;甚至让夫人穿粗麻衣亲自舂米。司马光在评述中感叹:'勾践之忍,非人臣所能为也。'(《资治通鉴·周纪一》) 生存启示: 04 装愚:郭子仪的'糊涂经'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汾阳王府发生离奇失窃案。盗贼潜入郭子仪书房盗走机密文书,这位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却下令:'凡涉及朝臣的密件,悉数焚毁。'当皇帝询问时,他竟叩首道:'老臣眼昏耳聩,实在不知有文书被盗。'(《资治通鉴·唐纪四十》) ![]() 这已是郭子仪第三次'装糊涂'。此前他面对鱼朝恩挖祖坟的暴行,反而自责:'我带兵打仗杀人太多,这是天谴啊';当李光弼在朝堂上羞辱他时,他主动让出兵马大元帅之位。司马光对此盛赞:'子仪大智若愚,故能四朝为柱石。'(《资治通鉴·唐纪四十》) 生存启示: 结语 中年人的通透,在于看破'装'的本质——它不是虚伪的面具,而是与人性弱点和解的铠甲。正如司马光对萧何的评价:'能自晦者,方得始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