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常便秘?中医建议先让胃休息一会儿。

 沐子健谈 2025-04-24 发布于江西
这是沐子健发的第1237篇小文。

今天我们来讲讲便秘!

沐子健老师给我们班上课,

讲的是温病的知识点

讲到大便的问题

我觉得挺有有意思的

就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沐老师跟我们说

很多时候

有大便的问题时

我们常用的方法是通下逐邪法。

即通过攻逐泻下,把里面的热邪导出的方法。

注意:这是一种有形的实热。

攻逐泻下有什么适应证呢?

(1)热结肠腑(热郁结于膀胱,便质地会硬,类似羊屎便)

(2)湿热积滞搏结胃肠(湿热互结,便会黏)

(3)热瘀互结下焦(热邪与瘀血相结)

柳宝诒:“胃为五脏六腑之海,位居中土,最善容纳。.….…温热病热结胃腑,得攻下而解者,十居六七。”

胃,这里讲的是胃腑,是阳明胃家,是西学中所说的消化系统。

胃,是海

海,是可纳百川的

五脏六腑的物质来源于海,也归还于海(包括垃圾)



《伤寒论》中说道:

万物所归,无所不传。阳明是人体最大的地方,阳气最多的地方。阳明和脾胃都属土,土是受纳东西的,金木水火都是可以在土上,土是万物所归,土最善于受纳,什么东西都要通过胃才能出去,胃主受纳腐熟。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胃家指的是整个消化的通道,

包括了胃,大肠,还有小肠。

阳明的腑是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

胃和大肠通过小肠连着。

这个就是我们胃与大肠、小肠的联系。

也可以让我们联想到为什么有人吃得太多而导致了大便不通引起食积。

(打卡食积链接,学习更多🔗-

学中医,看小儿食积

食积辨证与治疗

小儿食积,推推大肠穴

食积,还有气虚,这个方巧妙解决

治疗食积,第一的中成药

食积辨证

所以我们说热结在胃腑

就是胃攻下法而解。

但是单独在胃是不能攻的,

胃在中焦可以引呕,催吐。

病位在下焦我们才可以攻下。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新生儿黄疸、肝炎

都要通过大便把毒素排出,

还有尿毒症的患者

我们也要通过大黄,让身体毒素通过大便排出。

所以这就是我们中医的“让邪有出路”

阳明的腑把湿邪垃圾排出体外。

中医和我们所说的养生知识

为什么说过了晚上就不要进食,

是因为“: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渣”。

想要大便保持通常就要避免过晚饮食,

要让胃有休息的时间,

去腐熟水谷。

由23级潘茂名中医传承班成员容蓉撰文。

由23级潘茂名中医传承班成员梁绮雯整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