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7岁神医龚廷贤的“长寿经”,短短56字,却让无数人受益终生!

 培训班背包 2025-04-24

在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明代名医龚廷贤(1522-1619)可谓是一代宗师。他医术精湛,著作等身,精通内科、外科、妇科及儿科,甚至被尊为“医林状元”。然而,比他的医术更令人称道的,是他对养生之道的深刻领悟。

他总结自己近百年的人生经验,凝练出仅56字的《摄养诗》,看似寥寥数语,却蕴含着千年长寿智慧。今天,我们就来细细解读,如何从这56字中领悟健康长寿的真谛。

图片

1.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气”乃生命之源,古人常言:“气衰则身弱,气壮则神旺。”龚廷贤提醒我们,要珍惜身体的元气,不可肆意消耗。如今,很多人熬夜、劳累、纵欲、焦虑,种种行为都在无形中损害元气,影响健康。

“存精”则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理念,指的是保护身体的精华,避免过度损耗。正所谓“精满不思淫,气盛不思食”,精气充足,则人精神饱满、思维敏捷,寿命自然增长。

而“养神”更是养生的高级境界,现代社会人心浮躁,信息爆炸,精神内耗严重,许多人因焦虑、忧虑、烦躁而疾病缠身。所谓“思虑太过则伤脾,过喜则伤心”,少思虑、少欲望,才能避免心力交瘁,让身体保持最佳状态。

践行之道:

合理作息:尽量早睡早起,养足元气,不熬夜消耗精力。

减少焦虑:放慢生活节奏,避免过度思虑,保持心境平和。

减少欲望:不过度沉迷物欲、情欲,做到知足常乐。

图片

2. 食惟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饮食过度,五味杂陈,皆是损害脾胃、折损寿命的元凶。龚廷贤主张:吃饭吃到半饱,不要贪多,不要追求过多美味;饮酒只微醺,不可贪杯过量。

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饮食适度、不过饱,有助于延缓衰老。如日本冲绳岛的长寿老人,他们长期坚持“腹八分目”的饮食习惯,即每顿饭只吃八成饱,这正与龚廷贤的“食惟半饱”理念不谋而合。

酒虽可助兴,却不可过量。《黄帝内经》早已指出:“饮酒过度,湿热内生,损伤脾胃。”适量饮酒或能活血化瘀,但过量则容易损害肝脏,甚至诱发疾病。

践行之道:

遵循“腹八分”原则,吃饭不过饱,给消化系统留有余地。

减少重口味食物,避免过多调味,保持饮食的原汁原味。

适量饮酒,以微醺为度,切勿贪杯伤身。

图片

3. 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真正决定寿命长短的,不是烦恼的多少,而是我们对待烦恼的心态。龚廷贤主张:多开玩笑,多欢笑,心态积极,少生气,不动怒,这样才能保持身心健康。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笑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甚至有“笑一笑,十年少”之说。那些性格豁达、心态开朗的人,往往更长寿,而爱生气、易怒、斤斤计较的人,往往容易得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践行之道:

培养幽默感,学会在生活中寻找乐趣,不让小事困扰自己。

多与正能量的人交往,远离消极情绪,保持愉悦心情。

练习放下,遇事不过度纠结,保持淡然之心。

图片

4. 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

人生在世,世态炎凉、人心难测,如果过于计较得失,反而会徒增烦恼,损害健康。龚廷贤劝诫我们,不必过分在意人情冷暖,而要保持内心的淡然与自由,才能真正活得长久、活得自在。

古人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如果我们能够看淡得失,不被名利束缚,活得随性洒脱,就能真正达到身心健康的境界。很多长寿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不争不抢,顺其自然,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影响内心的宁静。

践行之道:

学会释然,不去纠结过去,不让外界评价左右自己的情绪。

保持内心的淡泊,不盲目追求名利,珍惜当下的生活。

修炼心境,通过冥想、书法、阅读等方式,让自己内心更加平和。

 愿与君共勉共行!

END

图片

感谢关注,感谢点赞,与君共勉!

往/期/回/顾



道教传世宝典《灵飞经》精华,短短七句,却蕴含深刻修仙智慧!


《太上感应篇》精华,仅40字,蕴含深刻人生哲理,常读修身养性


丘处机夜宿古庙之作,全文52字,说透人生随缘度日真谛,令人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