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号不会以AI生成文章,难免有错别字与病句。敬惜文字和思想,保持写作自信,从拒绝机器做起。) ![]() 湖北师范大学专场招聘现场,在了解完毕业生教师资格证、专业情况后,我问了大学毕业生一个问题。 大学生很诧异,这跟这份工作有什么关系吗? 我说,是的。 ![]() 可以看出,现在大学生对于求职还是很着急的,做了很多的准备。 比如简历,做得很光鲜,在校内的各项成绩,写得事无巨细,如果有志愿服务、获得奖学金,或者是实习/工作经历,也写得格外耀眼。 不少的大学生特意为校园招聘,对自己做了一些打扮收拾。虽说妆容不一定精致得体,但仍然看得出他们很用心,也穿上了自己认为最漂亮的衣服,足可看出对待工作这件情的用心。 相比前几年,现在大学生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亲睐程度,明显要更强烈一些。所以普通话、教师资格证书,英语的四、六级证书,一应俱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招聘无法现场说课,但会从他们的谈吐,交流情况获得一些信息。像自信阳光、如何处理教育教学中的突发问题,以及对自己的优点、不足的概括介绍,都在考验着一名大学生毕业后,能否真正胜任教师这项工作的关键。 毕竟,教育教学的经验不足,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慢慢丰富,只要肯学,未来的路还很长。 于是,我对于每一个应聘的大学生都问了相同的问题:你在大学里谈过朋友吗? 当然,我说的是男女朋友,有关爱情的那种。 ![]() 刚刚还侃侃而谈,面对我提出的问题,大部分在应聘者很愕然:“这很重要吗?这是招聘的条件吗?” 按常规逻辑来说,任何一所学校的教师招聘,都不可能把“”有无男/女朋友作为招聘的必要条件,大家关心的仍然是资质和教学水平而已。 和这些即将进入职场的大学们聊天,发现了一些时代的 变化,也生出了太多的隐忧。 从早上九点到十二 点,三个小时的 时间,我 接待了 大约二十位求职者,和他们有一些深入的交流,也和他们每一 个人 都提出这 样的问题。 这二十位 年轻 的求职者,在 整个大学求学期间,仅仅只有三位,谈过恋爱。其它的同学基本没有和异性有过正式的恋爱类型的接触。 看起来他们在大学的时候,很专心,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不去考虑这些听起来魏“ 无聊”的事情上面。 难道这样不好吗? 我可不这么认为。 ![]() 聊工作,却聊到婚恋上去了, 到底有没有必要? 一年前,我写过一篇调研报告,关于我现在任教学校里年轻教师的婚恋问题。发现由于初高中父母的再三叮嘱,到了大学的无所适从,或者是因为工作生活压力大,导致的恐婚族,其实对于事业的发展,有着很多的阻碍。 这并不危言耸听。从情商教育层面来讲,婚恋的美好,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有着积极情绪的推进作用,比如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会懂得宽容地去对待学生的缺点,也就是说,对于职业的健全人格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从人的社会性发展层面来说,两性关系的维护,也在考验着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涉及到了职场中团队精神,融入集体,以及如何和我们的服务对象打交道的问题。 我们经常说,现在新人,在整顿职场。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为人处事的方式,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说直接点,那就是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再说直接些,那就是自私。 从这个层面来说,大学里不只是要学习更有学问的知识,还要在“三商”发展上面,来一个齐头并进,显得格外必要,也很重要。 这样的例子,在我的身边,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而我们在用人的时候,是否需要进行心理测试,或是情商方面的量评,并不是闲间笑话了。 ![]() 我在问求职者是否谈了男女朋友,其实还有另一个担忧。 那就是职场的忠诚度,这不得不考虑。 上个月,一位非常优秀的同事,因为家庭的原因,也就两地分居,跑得很累,最后无奈辞职,引发一片唏嘘。 这并不是对与错的问题,用“移情”理论来解释,我们都要学会宽容。但从职业发展来讲,如何实现二者的平衡,以免最终造成个人与单位,生活与职业的互相伤害,似乎很难找到共同解。 两年前,我所在学校一位新同事入职,信心满满,也很优秀,一时将其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可等到异地婚恋后,不得不在生活与事业之间艰难抉择,选择了前者。 从单位层面来讲,人才招聘与培养成本过高,最终都在舍弃职业的忠诚,回想起入职时的意气风发,到最后的妥协,集体与个人之间,都没有错,但最后其实是两败俱伤。 回到今天的话题上来,在问新生求职者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也分明看到了他们的茫然。可能对于他们来讲,并没有想到那么远,那么多,眼前的山水尚且无法摘取,哪还有心思去聊往后的风月? 求职者也有情商很高的学生,他们给我这样的回答,在爱情与职业方面,肯定会先有职业,爱情可以放弃。一方面,我相信他们的话,另一方面,我也知道,这是一种智慧,迎合用人单位的心情,却骗不了人。等到真正的那一天,又会有怎样的选择? 无从说起。 ![]() 二十八年前,我刚参加工作,在一所乡村学校。 新分配的👨🏫,男男女女,最后内部消化,成双成对。 如今,大家的孩子已经差不多上大学了,聊起过往,对于曾经的抱负与理想,绝然不提,生活的柴米油盐,早已磨平了一切,朝夕相处的婚姻,是对生活与职业的双重幸福,最好的回敬。 温馨的氛围,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是最好的文化。因此对于职场的婚姻爱情来说,绝不是一个纯粹个人的事情。需要我们共同关注,这才能让我们感受到职业的幸福。 曾经撮合的那些爱情,如今是生活。新时代的价值观,随着城乡的剧烈变革,已经让我们无所适从,以职业锻炼一个人的忠诚度,太过脆弱。可是失去爱情婚姻的职场人,又有多少激情与热情? 聊得越喧嚣,其实会更寂寞。 有一些预见,其实早已洞悉。对于来与离开,最后都是一种无奈。 在湖师大的操场上,已经空无一人。 答案在哪里? ![]() 精彩导读 请坚持相信文字原创的力量!火爆全网的《旧轨还乡》,是化解AI焦虑最好的良药 记忆中的乡土,可能正在远离 白店大畈春节读行,看乡村秩序的重构 偏居一隅,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文字的力量,却自在我心
喜欢此文请连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