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解放。石家庄市作为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解放的第一座较大城市,在城市接管过程中摸索出了许多宝贵的、可借鉴的管理城市的方法和经验。由此,石家庄成为共产党开展城市工作的试验田、开垦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石家庄市公安局建立了。 市公安局建立之初,主要致力于迅速稳定社会治安秩序恢复民生,斩断国民党特务捣乱破坏的魔爪,在新生人民政权的领导下配合政府相关单位发动群众、复工复产、保卫大中型企业,为刚解放的石家庄城市治安管理作出了贡献。 由此,刚刚建立的市公安局聚集了一批我党的优秀干部,他们奋战在城市公安初创一线,战敌特、斗顽匪,清除一切污泥浊水,跨越重重艰难险阻,使刚回到人民怀抱的城市迅速改变面貌。他们都是谁?来自何方?有着怎样的英勇奋斗事迹?翻开红色档案和史料,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这些前辈们,共同回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陈守中,来自晋察冀中央局组织部的首任局长 ![]() 陈守中出生于1912年3月25日,河北省阜平县人,1932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阜平县第三区党支部书记,阜平县第三区区委副书记、书记,阜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灵寿县委书记,河南地分委组织部长,晋察冀中央分局、中央局组织部秘书长,石家庄市公安局首任局长、石家庄市委常委,华北局党校副教务主任、副教育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北局工业研究室主任,华北局工业部副部长,中共内蒙古包头钢铁公司党委书记,中共太原市委书记等职。2006年10月31日因病在太原逝世,享年95岁。 陈守中作为石家庄市公安局的首任局长(市委社会部部长),在晋察冀边区社会部部长许建国的指导下,参与领导了公安局初创的一系列重大活动,颁布了一系列维护社会秩序的公告、通告,限令国民党顽伪人员登记、限期收缴枪支弹药,为稳定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针对个别县区进城乱抓人拉物资的乱象,及时出台了禁止外县进市乱抓捕人犯、哄抢市内物资的规定。对外清除国民党残渣余孽,对内加强队伍能力建设,他在石家庄带领全体公安干警历经了大轰炸、大戒严、大审讯,及时协调配备公安局干部,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为石家庄市公安初创作出重大贡献。 ![]() 1947年12月15日,陈守中局长在全市公安局全体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二、张行言,来自中央工委的首任党支部书记 ![]() 张行言,1935年在北平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后考入浙江大学。1937年,在浙大组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杭州市支队。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在延安马列学院、中央政治研究室、中央党校等工作学习。抗战胜利后,前往北平军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任科长。解放战争期间,先在西柏坡中央工委工作,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解放后被派往石家庄,参与建立新生人民政权公安局,任晋察冀边区石门市政府公安局党支部书记兼秘书主任。 张行言在公安初创时期协助陈守中局长全程参与公安局的各项重大事项,身为支部书记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城伊始,他主持召开的支委会,都有详细的记录,成为这段历史的见证。他作为党内不可多得的高级知识分子,充分运用在延安学习工作时所掌握的党的方针政策,在城市接管中指导出台了各项公告、布告和一些法规性文件。他还主持建立起多项会议制度和协调机制: 1、市局局务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三次,由市局主要领导主持,各科科长及秘书参加。内容包括汇报科室工作、研究修正工作布置、专题讨论有关全局工作等。 2、分局长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三次,由市局长主持,各科科长、分局长及秘书参加。会议内容主要包括各分局10天内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布置关于全市性的工作,集中处理公安局和分局的一切问题。 3、关于各科室、分局向市局汇报做出制度性规定,对汇报种类、方式、期限、汇报内容均作出了明确要求。 以上制度的实施,对进城初期公安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掌握全市治安大局,锄奸反特、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恢复城市生机,为新生人民政权及时了解掌握城市总体治安情况、制定下步工作规划,提供了有力保障。1947和1948年的各项会议记录、支委会议记录共几十次,在他详实、准确的记录下得以留存。 张行言还协助制定了《检查、侦察、逮捕、拘押条例》、《户口工作(草案)》、《民警工作暂行(草案)》、《保密条例》、《执行现金科罚及没收财务暂行办法》,这些制度和规定,使公安干警在执行党的政策时有章可循,有效促进公安干警改变作风、提升工作质效,使城市治安管理工作向正规化方向迈进一大步。 他和全体公安人员同生死共患难,共同经历进城之初的大审讯、大戒严和大轰炸,特别是1948年9月13日国民党飞机对石家庄展开了大轰炸,市公安局当日有13名公安干警遇难。轰炸当天,局长陈叔亮正在平山参加华北公安会议,副局长王应慈和党支部书记兼秘书主任张行言等同志组织公安干警,迅速投入到防破坏、疏散群众、救死扶伤的反轰炸战斗中。全市公安人员一直工作到夜晚。张行言同志主持了对13位烈士遗体的安葬善后工作。于10月6日下午,受市委、市政府委托,作为总负责人,主持召开了一个时期以来被敌机轰炸罹难同胞的全市追悼大会。 1948年12月,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张行言随同其他18名同志奔赴河北胜芳镇,和接管天津大队的人员会合。天津解放后,即进城参与接管伪警察局,而后出任天津市公安局行政处处长、天津市公安局经济保卫处处长。新中国成立后,奉调进京,先后任国务院专家招待处副处长、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常务副局长;安徽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校长;中国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安徽大学党委书记。2008年1月9日在合肥去世。 三、王应慈,我党资深隐蔽战线老战士,首任侦察科长 ![]() 王应慈是陕西华县人,出身在一个贫农家庭里,当过工人,于1932年参加革命工作,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我党的地下隐蔽战线工作、公安保卫工作和基本建设工作,历任延安中央社会部和晋察冀社会部干事、副科长、科长,从1945年抗战胜利后至建国前,先后参与张家口、石家庄、归绥等市公安局的创建,历任科长、副局长、局长、社会部部长、市委委员、市委常委,建国后历任华北行政委员会公安局办公室主任、华北行政委员会建工局副局长、北京工业设计院院长、建工部金属结构局局长、建工部办公厅主任等职,后下放到哈尔滨建筑工学院任副院长,1977年12月5日在北京逝世。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2年,王应慈同志受晋察冀边区社会部部长许建国派遣,到正定县建立“石门情报站”,以正定东柏棠为站址,指挥开展对日情报战,获取了大量的情报,为解放区反扫荡,赢得抗战胜利作出突出贡献。抗战胜利后,根据上级指示,王应慈转战张家口,任张家口市公安局情报科科长。1946年,国民党发动内战抢占张家口,王应慈根据命令撤回革命老区阜平。1947年根据许建国和社会部的指示,举办公安保卫干部培训班,为接管城市培养干部积蓄力量,为未来解放城市做准备。石家庄解放后,奉命带领两个公安培训班学员率先进市,接管国民党旧警察局。石家庄市公安局成立后,任侦察科科长、副局长,1948年12月20日任公安局局长。期间,他整合组建一支强有力的侦察队伍,指挥侦破多起国民党特务案件,斩断妄图伸向我党中央的魔爪,保卫了党中央,保卫了毛主席,保卫了新生人民政权。他的卓越贡献被石家庄人民誉为“人民利益的保卫者”。 1949年9月,王应慈奉调奔赴归绥市(现在呼和浩特市)接管改造旧警察局,组建人民公安并出任归绥市公安局局长,王应慈任归绥市公安局局长后,首先消除公安局内部的原军统人员密谋的叛乱活动,在进行反动党团登记、改造妓女和禁烟禁毒等工作中,借鉴石家庄市公安工作的成功经验,收到了良好效果。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王应慈奉调华北行政委员公安局出任办公室主任。在此期间,他以自己在张家口、石家庄和呼和浩特三地的公安隐蔽战线的亲身经历,创作了著名的肃反电影剧本《虎穴追踪》,经拍成电影公映后引起轰动,成为家喻户晓的著名肃反电影作品。 四、张季良,从社会部一路走来的首任审讯科长 ![]() 张季良,1947年石家庄解放后,会同王应慈、高杰,带领公安培训班学员率先进城,占领伪警察局。曾长期在中社部和晋察冀社会部工作,石家庄市公安局成立后任审讯科科长、行政科科长、秘书主任。1952年8月,任第五任公安局局长。1953年初,奉调公安部任治安局副局长。 石家庄解放初期组建审讯科,配合中社部审讯工作组工作,并对抓获的国民党军警宪特2000余人进行大审讯,取得良好效果。1948年经历“9·13”大轰炸,张季良和全体公安人员一起对公安局被炸伤人员积极开展救援工作。1948年,国民党偷袭石家庄,根据统一部署,张季良带队将关押人犯安全转移至元氏一带。解放初期,对破获的数十起国民党特务和反革命重大案件全部进行审结,审讯抓捕匪特数百名。张季良还亲自出庭公诉“公教报国团”即“八·一三”特务组织案,给石家庄造成巨大灾难的特务头子被押上了审判台,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该案的审判有力震慑了敌对势力,广大市民拍手称快。 ![]() 张季良出庭公诉 五、高杰,晋察冀边区公安七班的领头羊,奉命带领学员进驻石门的首任治安科(保安科)长
高杰,是参与张家口、石家庄和太原3市接管的公安老前辈。早在1945年8月,张家口第一次解放时就任张家口市公安局第三区公安分所所长,1946年10月,跟随许建国返回老革命根据地阜平。1947年,晋察冀社会部在阜平县王快镇南五里许的山咀头村成立了警察训练班(即晋察冀行政七班),训练班由张家口公安局撤回的基层干部组成,约70人,由高杰任班主任,带领学员认真学习城市公安管理业务知识。石家庄市解放后,高杰首任保安科(治安)科长。1949年初,奉命带领石家庄市公安局19人参与太原市接管,任太原市公安局一科(治安)科长,后任太原市公用事业局党委书记,在太原市建委离休。 高杰在石家庄市公安局任保安科(治安)科长期间,带领保安科和保安大队开展大检查、大戒严,设卡查缉、治安巡逻、收缴枪支弹药、顽伪人员登记,启动建立了户口登记制度,协助制定《户籍修正草案》和一系列治安管理规定及条例,在敌特不断派遣、敌机不断轰炸的情况下,较好地维护了社会治安秩序。 高杰在任太原市公安局治安科科长期间,抓获出卖太原战役国民党起义将领(黄樵松,原国民党30军军长)的战犯戴炳南。 ![]() 1990年6月,由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和石家庄市中共党史研究会联合编著的《黎明的石家庄》,其中石家庄1948年8月大事记记载华北人民政府下令,抽调石家庄市公安局20名干部,由高杰科长带队赴太原前线,支援太原市的公安工作。(注:实际高杰在7月底已交接给武创辰) ![]() 1948年12月11日,北平(北京)和平解放前夕,武创辰接到奉调北平的命令,与继任科长刘仙峰的交接书(根据公安档案卷记载,高杰早在1948年7月下旬即接到候命接管太原的指示,第一科<保安科>科长随即由报到的武创辰接任) ![]() 作者潘卫忠、王金山为石家庄市公安局退休干部、全国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