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补虚,得从脾胃下手。《黄帝内经》里讲“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就是人体最大粮仓的大管家,其他脏腑和生命活动都得靠它支持。 张仲景在《伤寒论》里的小建中汤,是补脾胃的第一方。他就在这个基础上,加了黄芪,就成了黄芪建中汤。这方子适合脾胃虚寒、久病、操劳过度的人。 为啥这么说呢?足阳明胃是多气多血的经脉,发病多是实证,所以治脾胃虚弱的时候,就得“以通为补”。”还得通补,不能只填补。这就要求选的药得有走有守,动静结合,功效上有通有补,补不滞邪。 临床的时候,我就喜欢用黄芪建中汤治中阳不振。组方寓消于补、寄通于塞,这样既能发挥补养作用,又能避免留邪。 像反复发作的虚寒胃痛,用黄芪建中汤等温补方药就很对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