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的呼吸日记 #第 158 篇 ![]() 01 这两年,“冥想”这个词很火,中年人“早冥读写跑”五件套之一。也不止是中年人,有很多同我一样的年轻朋友也都有这些爱好。 在22年低谷的时候,我做了很多事情,把自己从打碎的状态中重组起来。比如去书店读书,去运动,去旅行,去参加朋友聚会,去认识新朋友,还有冥想。 其他项都是要让自己到人群中去吸收外界能量,只有冥想是与自己的相处,让我更加了解自己的每个念头,以及念头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前几天,一个在备考的朋友跟我说状态不佳,想试试冥想,问我怎么操作。我不知道怎么跟他阐释清楚这件事,我没有专门学过怎么去冥想,好像一切顺其自然。 没手机的时候,能直接睡去就睡去了,不然我就会闭着眼睛想一个我喜欢的人的面孔,只是脑海的呈现,慢慢就能睡去。 我性格偏向于内敛、敏感,容易多想。有手机了之后,放纯音乐能让我感觉到好,好像在给我的情绪按摩。 人在焦虑、难过、能量不足的时候,一大困难就是入睡难,所以我在睡觉的时候喜欢放纯音乐,定时半小时。 有一两年的时间里,不管是午睡还是晚上睡觉,感觉难以入睡的时候播放固定的一首音乐,就可以慢慢入眠。那首音乐并不是很火,也没什么特别,我很纳闷,可能这就是缘分吧。 后来独居的时候,慢慢接触到带有人声引导的冥想音乐,而且一定要女声,我感觉到温暖的陪伴。跟着音频的引导,逐渐放松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思绪也逐渐放空,然后安然入眠。 ![]() 我喜欢宁静、美好的事物,瑜伽是其中之一。练习瑜伽是一种修行,让人的生命变得更加单纯而正直,像一支芦笛。 每次瑜伽练习都会从冥想进入,从调吸进入,把平稳呼吸的状态带入到瑜伽练习中,也带到日常生活中。 “小王的呼吸日记”也由此而来。 所以你问我怎么冥想,我倒觉得我们不是做学术,不需要知道那么多概念。从跟你有连结的地方进入,怎么样能让你平静下来,就试着让自己平静而愉悦。 克里希那穆提说:“不要被'冥想'这个词所迷惑,觉察每一个念头,知道它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就是在冥想了。” ![]() 02 为什么要冥想? 我在脑科学馆做讲解员的时候了解过,冥想有助于刺激大脑前额叶部位,这个部位主要负责自我控制和理性思维。同时,冥想可以改造大脑可塑性。 从我个人的体验来讲,冥想让我对自己身体和内心的感受更多觉察,对事物的感知更加清晰。 你会看到,很多时候不是外在的环境限制了你,而是你自己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模式限制了你。 克氏也说:“你是什么,世界就是什么,所以你的问题就是世界的问题。你和我才是问题,而不是世界。因为世界只是我们自己的投射,而要了解世界,我们就必须先了解我们自己。” 冥想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的内在有足够的空间去接纳各种念头,放松地和自己共处。 就像坐在马路边看人来车往,种种念头就像川流不息的车辆和往来的人群,有时候执着于某个念头,就会让你紧张不安。 去正视它,接纳它,觉知到每个念头背后的原因,即是疗愈。 ![]() 03 最后,把我接触到的一些冥想方式汇总,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帮助。 (1)观呼吸 找一个自己舒适的姿势,金刚跪坐🧎♀️,莲花坐🧘♀️,或躺着都可以,放松下来,观察自己的呼吸。 注意呼吸的深浅,呼吸的节奏,是鼻呼还是嘴呼?气息有没有到达你的肺部深处?有没有到达你的腹部? 在观察呼吸的过程中,如果走神了,不用指责自己,再次把注意力带回到呼吸上就行。 某种意义上讲,冥想的一切练习都是为了觉知,觉知到自己走神也是一种觉知。 (2)腹式呼吸 深深吸气,让气息填满腹部;继续吸气,直到腹部微微鼓起;继续吸气,直到气息充满腹部和胸肺。 吸气结束,可以稍微保持一到两秒,准备呼气。呼气时先呼出胸肺部的空气,然后呼出腹部的空气。 深呼吸的时候不要过分用力憋气,感受气息经过的每一个部位。 (3.)身体扫描 从脚上开始,感受脚上的感觉,血液的流动,感受身体的振动,感受脚趾、脚背、脚掌,感受踝关节、小腿、膝盖、大腿、臀部、腹部、背部,一直到胸部和头部。 感受到每个部位的感觉。有没有痒感、痛感,有没有哪里觉得紧张有压力? 整个身体完都观察一遍,然后可以再来一遍。也可以从头到脚观察。 (4)给想法贴标签 这个练习比较有意思。 举个例子,当你想到第二天的工作时,不要继续想象其中的细节,而是在内心给这个念头贴上标签“工作“。 又比如说,如果你想到今天刷小红薯看到的问题,也不要去想其中的细节,把这个念头标记为“小红薯“。 总之不要陷入念头的漩涡,要觉知到自己的想法。 (5) 呼吸路径 吸气,让气息从胸口向下,从腹部继续往下,通过尾椎骨,再从脊椎向上,最后从头顶出去。 想象有能量沿着这条路径流动,体会能量流经沿途的振动。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