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猪场退烧药使用效果评估与停药决策指南(二、停药决策)

 东秋元图书馆 2025-04-25
在猪场管理中,发烧是常见问题,如何评估退烧药的效果,以及何时停止使用,是养殖户需要了解的关键技能。
本文将基于现有国外文献,系统总结卡巴匹林钙和氟尼辛葡甲胺在用药后不同场景下的停药决策,供国内养猪从业者参考。
图片
01

药效评估核心指标


一、体温动态监测

卡巴匹林钙:用药后2小时开始监测,每4小时记录一次,正常退热曲线为6小时内降低1-1.5℃。

氟尼辛葡甲胺:用药后1小时起测,每2小时记录,理想效果为4小时内降温≥2℃(如从41.5℃降至39.5℃)。

异常信号:体温反复波动>0.5℃/4小时或24小时内反弹至用药前水平,提示药物失效或感染未控制。

二、临床表现改善度

一级指标(48小时内需改善):

采食量恢复至正常水平的70%以上(如育肥猪日均采食量从0.8kg回升至2.2kg)

饮水频次减少(从每小时3次降至1次)

二级指标(72小时内需改善):

呼吸道症状缓解(呼吸频率<40次/分钟)

关节肿胀消退(周长减少≥15%)

图片

三、实验室辅助评估

C反应蛋白(CRP):有效治疗应使血清CRP在72小时内下降50%(C反应蛋白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感染、炎症或组织损伤时显著升高,是临床常用的炎症标志物)

白细胞计数:细菌感染病例需观察中性粒细胞比例是否回归正常范围(55-65%)

脑脊液蛋白:是脑脊液生化检查的核心指标,其浓度变化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 

血清IL-10(白介素-10):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其水平变化与多种疾病相关。急性期IL-10水平升高,可能与肾损害相关;急性发作期IL-10水平降低,提示免疫调节失衡

BUN/CREA比值: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和肌酐(Creatinine)比值,>20提示肾损伤

四、检测费用

图片
02

停药决策树

一、案例(以100kg育肥猪为例)

1、是否达到以下全部条件?  

  ✓ 体温≤39.5℃持续24小时  

  ✓ 采食量连续2餐>1.8kg  

  ✓ 无新发病例出现  

  ✓ 炎症指标(CRP)<10 mg/L  

2、决策

→ 是 → 可停药观察  

→ 否 → 继续用药并启动以下排查:  

   ① 药敏试验(细菌感染病例)  

   ② 病毒检测(如ASFV、PRRSV)  

   ③ 药物代谢检查(肾功能异常猪只)  

03

不同场景停药标准

一、细菌性感染决策路径

1、链球菌病:

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24-48小时(覆盖细菌清除周期)

抗生素联用时,退烧药可先于抗生素48小时停用

2、副猪嗜血杆菌病(HPS):

决策路径:达标体温24h → CRP<15 mg/L→ 停退烧药 → 

持续头孢噻呋钠治疗至以下条件:

① 关节液培养阴性  

② 脑脊液蛋白<0.8 g/L(脑膜炎型)(脑脊液蛋白是脑脊液生化检查的核心指标,其浓度变化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  )

③ 胸膜粘连<30%(胸膜炎型)

3、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

分阶停药法:

第1阶段(0-72h):氟尼辛葡甲胺+泰妙菌素联合控制  

第2阶段(72-120h):体温正常后改用卡巴匹林钙  

停药条件:  

呼吸频率<30次/分钟  

肺部B超评分<2级(无胸腔积液)  

4、猪丹毒(Erysipelas)

决策树:青霉素治疗有效 → 体温正常48h →  停退烧药 → 维持青霉素至皮肤菱形斑消退  

特殊情形:  

亚急性型:退烧药使用延长至心内膜炎风险期(7-10天)  

关节炎型:配合地塞米松(≤3天)加速肿胀消退  

二、病毒性发热决策路径

1、猪流感:

体温≤39.5℃且维持12小时即可停药,避免过度抑制免疫反应

需同步停用抗生素,除非继发细菌感染

2、PRRS

三阶停药法:

① 体温≤39.5℃持续12小时 → 减量50%

② 维持24小时 → 改为隔日给药

③ 再维持24小时 → 完全停药

禁忌:禁止在病毒血症期(PCR阳性)提前停药

三、混合感染决策路径

1、蓝耳病(PRRSV)继发链球菌感染(双重控制策略)

阶段Ⅰ(0-5天):  

卡巴匹林钙控制体温;头孢喹肟治疗细菌感染  

阶段Ⅱ(5-10天):  

停退烧药条件:PRRSV载量<10^4 copies/mL  

持续抗菌治疗至关节液培养阴性  

特殊检测:  

每日检测血清IL-10水平(>500 pg/mL需延续退烧药)  

四、执行要点

1、细菌性疾病共性原则:

退烧药需持续至病原学检测阴性

体温正常后抗菌药至少延续3天

2、病毒性疾病特殊规范:

禁止在病毒血症期(PCR阳性)停药

梯度停药阶段需配合免疫增强剂

3、混合感染处置:

优先控制细菌继发感染后再处理病毒原发

双重用药时注意肝肾代谢负担(每3天检测生化指标)

图片
04

特殊风险管控

一、药物毒性预警

卡巴匹林钙:连续使用>5天时检测粪潜血(消化道出血风险增加3倍)

氟尼辛葡甲胺:用药3天后检查BUN/CREA比值(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和肌酐(Creatinine)比值>20提示肾损伤)

二、经济性停药策略

图片

三、停药后观察期管理

监测体温波动(停药后24/48/72小时三次测量)

饲料添加维生素C(200g/吨)促进代谢恢复

群体用药时按10%比例随机抽检(至少5头/100头)

05

结语

科学评估退烧药效果需建立多维监测体系,综合体温数据、行为学指标和实验室证据。停药决策应遵循'症状控制+病理消除+经济合理'的三维原则,尤其需注意不同病原体的治疗周期差异(如细菌性感染需覆盖7天菌体清除期,病毒性发热则需避免过度用药)。建议规模猪场建立数字化药效评估平台,实现精准用药管理。

(本文完)

文献数据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