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小如

 zcm1944 2025-04-26

吴小如(1922.9.8~2014.5.11),原名吴同宝,曾用笔名少若,安徽泾县人,著名书法家、诗人吴玉如先生的长子,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吴小如先后就读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并于1949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受业于朱经畲、朱自清、沈从文、废名、游国恩、周祖谟、林庚等著名学者,是俞平伯先生的入室弟子,跟随俞平伯45年。历任津沽大学中文系教员,燕京大学国文系助教,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教授及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吴小如在中国文学史、古文献学、俗文学、戏曲学、书法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和造诣,被认为是“多面统一的大家”。吴小如194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京剧老生流派综说》《古文精读举隅》《今昔文存》《读书拊掌录》《心影萍踪》《莎斋笔记》《常谈一束》《霞绮随笔》及《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吴小如卷》等,译有《巴尔扎克传》。 2014年5月11日,吴小如教授因病在中国北京逝世,享年92岁。

  • 书籍封面

    含英咀华:吴小如古典文学丛札

    吴小如

    本书选编吴小如先生讲授古典散文、古代诗歌的若干作品,以及对古代文学作品所作的部分札记,每立一说,每下一断语,都是经过再三考虑,审慎落笔,这部古代作品选,能反映吴小如先生治古典文学的一贯思想和态度。

  • 书籍封面

    先秦文学名作欣赏

    吴小如等

    本书是一部名家赏析先秦文学经典著作的文学普及读物,详细解读了先秦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及经典作品,包括诸子散文、《诗经》、《论语》、《战国策》、《山海经》等,以及庄子、孟子、屈原、宋玉、李斯及其作品等,作者均为专力于文学研究与欣赏的学术界、文化界知名人士,如吴小如、王富仁、褚斌杰、陈贻炜、张丛林、张永鑫、李时人、金启华、刘毓庆等。所辑篇目,都是有生命力、有影响力,曾得到广泛好评的优秀赏析文章,被赏析文章,亦为公认的名篇,引导读者从更宽泛的背景、更专业的角度欣赏文学名篇、感受名篇魅力,是一本很好的了解、欣赏先秦文学的普及读物。

  • 书籍封面

    魏晋南北朝文学名作欣赏

    施蛰存 吴小如

    《魏晋南北朝文学名作欣赏》从两万余篇文章中精选而出,名家行文,观点鲜明,功底深厚,语言生动,不拘一格,有很强的阅读性和欣赏性,值得珍藏。其内容包括谁谓古今殊,异世可同调、谢灵运《七里濑》赏析、南朝乐府民歌的梦幻杰作、《西洲曲》赏析、利世疾时的奇文等。

  • 书籍封面

    莎斋闲览:吴小如八十后随笔

    吴小如

    《莎斋闲览:吴小如八十后随笔》大部分是作者八十至九十岁间的作品,以及一部分八十岁前未入集的文章。《莎斋闲览:吴小如八十后随笔》文章短小精悍,人书俱老,炉火纯青。想探寻作者晚年思想和学术的人,这是一部不可或缺的佳构。

  • 书籍封面

    大家小书 文艺学类(套装共10种)(精装)

    鲁迅 朱自清 吴小如 等

    《大家小书》文艺学类(精装)包括《门外文谈》、《论雅俗共赏》、《文学概论讲义》、《中国文学史导论》、《给少男少女》、《三国谈心录》、《夜阑话韩柳》、《历代笔记概述》、《笔祸史谈丛》和《古典诗文述略》共计10本。该套箱装收录了10本文艺学类的大家小书,该套装将会以新的装帧、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 书籍封面

    吴小如讲杜诗

    吴小如著

    本书中吴小如先生以“订讹传信”为重要宗旨,同时注意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收教学相长之效。对于杜诗的种种不同说法,先生往往一一罗列,再加按断,摆事实,讲道理。

  • 书籍封面

    红楼梦影:吴小如师友回忆录

    吴小如

    暂无简介

  • 书籍封面

    京剧老生流派综说

    吴小如

    暂无简介

  • 书籍封面

    古文精读举隅

    吴小如

    吴小如,本名吴同宝,原籍安徽泾县茂林,1922年9月8日出生于哈尔滨。学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吴小如1932年随父迁居北平,1932至1934年在私立汇文一小读书,1935年在私立育英小学毕业。1935至1936年升入私立育英中学,赶上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由于其父1935年回到母校南开大学任教,他便于1936年秋转入天津南开中学(初中二年级)。翌年7月,抗日战争开始,全家迁入天津租界,辍学一年。1938年以同等学历考入天津私立工商附中高中,1941年毕业,升入私立工商学院商科会计财政系。1943年先后在天津私立达文中学、志达中学、圣功女中等校任教。1945年抗战胜利,又重新读大学,考入私立燕京大学文学院,不久即离去。1946年夏以商科二年肄业学历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三年级为插班生,1947年又转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三年级肄业,至1949年才于北大中文系毕业。 1949年至1951年,在天津津沽大学中文系任教员。1951年秋,到燕京大学国文系任助教。1952年进行全国大专院校合并调整,留北大中文系任讲师。一直干了近30年。主要讲授中国文学史,也开设过中国小说史、中国戏曲史、中国诗歌史、古典诗词、散文等课程。1980年晋升为教授。1982年末,调到北大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任职,1991年退休。1992年2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他还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顾问、《燕京学报》常务编委。1953年在北大参加九三学社。 他在业馀时间曾为中华书局义务编过一年《文史》(1980—1981)。业余爱好为戏曲(特别是京戏)和书法。 吴小如著作颇丰。1955年即出版了《中国小说讲话及其它》,后来又出版《古典小说漫稿》以及与人合撰的《小说论稿合集》。对话本小说、武侠小说、讽刺小说、公案小说也写过一些专题论文。对戏曲写过《台下人语》、《京剧老生流派综说》和《吴小如戏曲文录》(曾获北京大学优秀文化著作奖)。对古典诗词的研究成绩卓著,先后出版了《诗词札丛》、《古典诗歌习作与欣赏》、《古典诗文述略》等专著。还出版了《古文精读举隅》、《书廊信步》。此外,属于综合类的有《读书丛札》,先后在香港、北京两地出版,是较有见地的著作。另外有一本《中国文史工具资料书举要》,也先后在香港和北京两地出版,受到好评。近年出版的还有《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吴小如卷》、《莎斋笔记》、《今昔文存》、《读书拊掌录》、《心影萍踪》、《常谈一束》等。

  • 书籍封面

    霞绮随笔

    吴小如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书房臆话”,收录了作者感到想说乃至非说不可、不吐不快的杂感。第二部分是“书序与书话”,包括为熟人所写,但是却未必是捧场的话,还有类似书评又不纯是书评的文字,当然包括书评在内。第三部分是“忆往思旧”,主要是写作者记忆中认为值得纪念的人和事,包括作者自己的过去经历,还有平生钦慕景仰的师友。

  • 书籍封面

    大家小书 古典诗文述略(精装本)

    吴小如

    本书收入了作者历年来发表的有关古典诗歌的评论。1984年初版,1991年在原版的基础上进行增订,作为作者治古典诗文历程的印记。书后附有作者对自己学术研究的小结性文章,也与当时文坛热门话题相关,作为作者大半生学术生涯的简单写照一并收入,供读者参考。

  • 书籍封面

    古典诗词札丛

    吴小如

    五十年代末,北大中文系决定把中国文学史课程中讲析作品的部分划出来,另辟《历代诗歌选》和《历代散文选》两门新课,最初由作者承乏,分别讲授。到1961年,中国人民电台辟了“阅读和欣赏”的新节目,也是由作者唱的开锣戏。从那时起,作者开始写一些赏析古典诗词的文章。近十年来,赏析作品之风大盛,不仅有专门刊物,还出版了不少鉴赏古今名作的书籍。作者经常应邀这些方面的文字,现在就谈一点切身体会。 作者无论分析作品或写赏析文章,一直给自己立下几条规矩,一曰通训诂,二曰明典故,三曰通察背景,四曰考身世。最后归结到揆情度理这一总的原则,由它来统摄以上四点。 把上述四点认真做到,并且以揆清度理的原则去衡量,至少自己感到这样理解是通情达理、合理入理的,那么所讲析的思想内容和所欣赏的的艺术手法才可能有说服力,才算有的放矢。这些体会原算不上什么“治学之道”,只是自己写赏析文章和读古典诗词时所恪守的几条准则而已。愿与爱好古典文学的广大读者共勉!

  • 书籍封面

    明清文学名作欣赏

    吴小如 梁归智

    《名作欣赏》杂志创刊于1980年,以鉴赏中外优秀文学作品、培养文学和艺术欣赏趣味、提升人文素养为宗旨,以发表名家赏析名著的经典之作为特色。 杂志闻名于全国文化界、文学界、教育界,无数读者说,我们是看着《名作欣赏》长大的,许多业已功成名就的学者更是说,我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在《名作欣赏》上发表的。这些文章如一泓泓清泉沁入我们的心田,成为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也为许多作者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创刊三十余年来,《名作欣赏》获得过无数荣誉,是全国唯一以鉴赏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为内容的大型期刊,曾蝉联首届、第二届、第三届政府最高奖一国家期刊奖,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丛书荟萃《名作欣赏》杂志三十余年精选篇章,将四百余篇名家所写的赏析中外文学名著的经典文章,以古今中外为经,以文学体裁为纬,分门别类编辑成书,共十二分册。《明清文学名作欣赏》为分册之一。吴小如、梁归智等所著的《明清文学名作欣赏》所辑篇目,从两万余篇文章中精选而出,名家行文,观点鲜明,功底深厚,语言生动,不拘一格,有很强的阅读性和欣赏性,值得珍藏。

  • 书籍封面

    看戏一得:吴小如戏曲随笔

    吴小如

    吴小如先生业余爱好之一就是欣赏京戏,2000年以来,已经结集出版了70万字的戏曲随笔,我们选录了其中的部分内容,这些文章虽然篇幅短小,却非捧场文字,褒贬取舍,多存良史遗风。对戏曲的研究,一仍吴小如先生的治学风格。

  • 书籍封面

    旧时月色:吴小如早年书评集

    吴小如

    吴小如先生爱杂览,这次入选的百余篇书序书评,可以看到小如先生博极群书的影子。其中有一部分是先生30岁之前写他那个时代的当代作品书评,如《说传奇》、《说流言》等篇,见解精辟,文字优美,是不可多得的学术美文。

  • 书籍封面

    诗词札丛

    吴小如

    本书收北京大学教授吴小如先生四十年间撰写的古典诗、词、曲鉴赏和评论文章八十多篇,分“诗歌札丛”、“词曲札丛”、“其它”三辑。

  • 书籍封面

    读书丛札

    吴小如

    暂无简介

  • 书籍封面

    心影萍踪

    吴小如

    暂无简介

  • 书籍封面

    读书拊掌录

    吴小如

    暂无简介

  • 书籍封面

    书廊信步

    吴小如

    暂无简介

  • 书籍封面

    学者吴小如

    《学者吴小如》编辑小组

    2012年,著名学者吴先生九十周岁,吴小如执教北大四十年,成就斐然,桃李满天下。为了庆祝吴先生的九十华诞,吴先生的学生们征集了这组文章,汇集成《学者吴小如》。它们出自社会名流及弟子门生,有回忆吴先生教书育人者,有评价吴先生学术成就者,有回忆吴先生儒者风范者。对我们了解学者吴小如先生,以及后学如何尊师求道有非常大的启发。

  • 书籍封面

    读人所常见书日札

    吴小如

    暂无简介

  • 书籍封面

    鸟瞰富连成

    吴小如

    暂无简介

  • 书籍封面

    中国民俗艺术品鉴赏(刺绣卷)

    吴小如

    本书共有七大板块,它们分别是管理中的激励难题、激励技能诊断、经典理论回顾、激励技能学习、典型案例分析、技能运用练习、补充阅读资料。在本书中你不仅可以学到各种激励理论,看到大量激励案例,而且可以借助于书中提供的激励技能诊断工具,了解自己在激励技能上的长处与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技能运用练习,以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激励他人的能力。本书融理论与技能为一体,力求得到讲理论深入浅出,讲技能操作可行,帮助你成

  • 书籍封面

    辛亥革命烈士诗文选

    萧平 编/吴小如 注

    暂无简介

  • 书籍封面

    大家小书 古典小说漫稿

    吴小如

    本书是吴小如先生的一部小书,对诸如三国、水浒、红楼、儒林外史等小说的一些评论。共收录17篇文章。其中《唐代传奇简介》等6篇分别收入了《中国小说史讲话及其它》和《读人所常见书日札》两书,现已绝版。收入本书中作为作者治古典小说历程的几个印记。书后附有两篇不属于古典小说研究范围的文章,但与当时的文坛有关,或为吴小如先生文字生涯的写照,因此编入。

  • 书籍封面

    大家小书 小说评论类(套装共10种)(精装)

    胡适 林庚 周汝昌 吴小如 萨孟武 等

    《大家小书》小说评论类(精装)包括《红楼梦考证》、《水浒传》与中国社会、《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水泊梁山英雄谱》、《红楼梦》探源、《西游记》漫话、《细说红楼》、《红楼小讲》和《古典小说漫稿》共计10本。该套箱装收录了10本小说评论类的大家小书,该套装将会以新的装帧、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 书籍封面

    吴小如录书斋联语

    吴小如 刘凤桥

    吴小如著作颇丰,自一九四五年开始,已发表、出版小说、戏曲及诗词研究著作近二十种。其代表著作有《古典小说漫稿》、《古典诗文述略》、《古典诗词札丛》、《古文精读举隅》、《读书丛札》、《中国文史工具数据书举要》、《京剧老生流派综说》、《吴小如戏曲文录》、《吴小如讲孟子》,近年出版的还有《当代学者自选文库一一吴小如卷》、《皓首学术随笔一一吴小如卷》、《书廊信步》、《莎斋笔记》、《今昔文存》、《读书拊掌绿》、《心影萍踪》、《常谈一束》、《霞绮随笔》、《吴小如手录宋词》等。 陈丹晨先生认为。吴小如“是最后一位训诂学家,干嘉学派的最后一位守望者”。他的著作,“绝不是人云亦云或炒冷饭式的平庸之作,可以说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有着独自见解和心得的不刊之作”(韩嘉祥语),其《读书丛札》先后在香港、北京两地出版,“此书在大量资料中引出结论,取精用宏,无征不信,新解胜义,层见迭出”(沈玉成语),“七百多页书裹,几乎浓缩了整部古代文学史的精华”,美国夏志清教授主张此书凡是教中文的老师应人手一册;《古文精读举隅》和《古典诗词札丛》等书,为古典文学的鉴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语文教育界影响至巨,吴小如因而获得了语文教育界的赞赏和尊敬;由吴小如注释并统稿、定稿的《先秦文学史参考数据》和《两汉文学史参考数据》,因“选材精确得当。注释详尽,引述材料丰富,解说可信”,颇受学界好评,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鲜见的力作,至今仍是美国某些大学古汉语必修教材;《中国文史工具资料书举要》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主编的《中国文化史纲要》重印多次,获“北大优秀教材”之誉。近百万字的《京剧老生流派综说》和《吴小如戏曲文录》,是研究中国戏曲的经典著作,曾获北京大毕优秀文化著作奖。被金克木先生称为“绝学”。

  • 书籍封面

    吴小如学术丛扎

    吴小如

    《吴小如学术丛扎》收录吴小如先生《<诗三百篇>臆札》、《<左传>丛札》、《<论语>丛札》、《<史记>丛札》等考据丛札17篇。作者运用乾嘉以来的学术考证方法,对古代文献进行了考证和笺释,有着重要学术价值。按写作年代,是一部完整的读书笔记,对语言学、文学、历史研究者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 书籍封面

    王金璐舞台人生

    吴小如

    武生泰斗王金璐的张绣以心演戏、以情动人,技艺绝佳、已臻化境。筱派名家陈永玲的邹氏做工细腻、表演精湛、堪称一绝。花脸名家景荣庆的曹操台威肃穆端庄、弥满慑人。加之王云鹏的典韦,艾世菊的胡车,由众位国宝级艺术家连袂出演,此戏实为光华四射、魅力无穷之绝代珍品。

  • 书籍封面

    皓首学术随笔:吴小如卷

    吴小如

    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皓首学术随笔》系列丛书称为“学术随笔”。所收各篇,门类繁多。这套书叙事谨严有据,文笔条畅清新,给人以大量的知识,开拓思路。让一些文史知识分子从呆板的纯学术旧框框中跳出来,发挥其启迪民智,传播文化的功能。  该书为“皓首学术随笔丛书”之“吴小如卷”。收录的内容大多是作者有关经史和诗词方面的研究,旨在订讹传信。  《皓首学术随笔·吴小如卷》是吴小如先生从已出版的《读书丛札》、《读书拊掌录》、《莎斋笔记》和《古典诗词札丛》著作中选出的随笔类的文章,其内容大多是作者有关经史和诗词方面的研究,旨在订讹传信。文章立论有据,或破或立,字里行间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力,读来却不觉枯燥与乏味。

  • 书籍封面

    常谈一束:吴小如学术随笔自选集

    吴小如

    《常谈一束:吴小如学术随笔自选集》是七拼八凑而成,内容自然较为芜杂。上述的几本小书,没有辑入专门谈京剧的文章。因作者自认为旧日所写的一些还说得过去的戏曲评论,都已收进了1995年出版的《吴小如戏曲文录》。《文录》既面世,近年来只写了寥寥数篇有关戏曲评论的文字。这是由于我主观上对京剧研究已感厌倦,真诚希望逐渐淡出这个艺术怪圈,对它不想再说三道四。而这已写成的长长短短的几篇,既无所附丽,又因字数少而不便单行,于是借此机会也纳入《常谈一束:吴小如学术随笔自选集》,实际上是为了凑字数。至于写得好坏则在所不计矣。 芜杂的内容还体现在谈古与论今两类文字都糅合在一本书中,不像以前凡谈古的文字都不与论今部分相羼。这也说明自己精力日益衰退,文章不论质量和数量都在滑坡,只好择其稍有见地的长短文字把它们不分今古放在一起,看上去不致太单薄空洞,免得让读者感到出冤钱买废品,庶几可以问心少愧而已。

  • 书籍封面

    中国文史工具资料书举要

    吴小如

    现存中国古代文献可谓浩如烟海,正确使用这些工具书,对于文史工作者或爱好者来说,至关重要。《中国文史工具资料书举要》便是着重介绍有关文史范围工具书的内容和使用方法,并对其整个发展过程追本溯源,给读者提供一些线索和门径;对于某些工具书中的一些重大缺点和错误,也提纲挈领地约略谈及。《中国文史工具资料书举要》的主要对象为文科各系的大学生、研究生和教师;对于一般读者,也是一个不错的参考书。

  • 书籍封面

    吴小如文集 戏曲编一

    吴小如

    吴小如先生系北京大学中文系和历史系教授,在古典文学、文献学、俗文学、戏曲学等方面皆有建树,著述也甚丰。本书收录了吴小如先生《台下人语》《鸟瞰富连成》的内容。《台下人语》分为“台下人语”和“台下人新语”两部分,是作者写的戏曲散论、短评文章的结集。其中,有对演员表演艺术的评述,对传统戏曲剧目的研究和分析,以及有关戏曲改革的杂感等。文章内容丰富,文字流畅,通俗易懂。《鸟瞰富连成》里的文章虽然篇幅短小,却非捧场文字,褒贬取舍,多存良史遗风。对戏曲的研究,一仍吴小如先生的治学风格。

  • 书籍封面

    吴小如文集 诗词编

    吴小如

    吴小如先生系北京大学中文系和历史系教授,在古典文学、文献学、俗文学、戏曲学等方面皆有建树,著述也甚丰。本书收北京大学教授吴小如先生四十年间撰写的古典诗、词、曲鉴赏和评论文章一百多篇。吴小如先生长期从事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学识渊博。无论对古典诗词原著的解释或对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本书所辑篇章,思路开阔,旁征博引,淋漓酣畅。它们不仅可以给读者带来一种愉悦的文学享受,而且对于丰富古典文学常识,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无疑都会大有裨益。

  • 书籍封面

    吴小如文集 戏曲编二

    吴小如

    吴小如先生系北京大学中文系和历史系教授,在古典文学、文献学、俗文学、戏曲学等方面皆有建树,著述也甚丰。本书收录了吴小如先生《台下人语》《鸟瞰富连成》的内容。《台下人语》分为“台下人语”和“台下人新语”两部分,是作者写的戏曲散论、短评文章的结集。其中,有对演员表演艺术的评述,对传统戏曲剧目的研究和分析,以及有关戏曲改革的杂感等。《鸟瞰富连成》以富连成戏班为核心,评述了“喜”“连”“富”“盛”几科的演员,行当齐全,以及作者六七十年来观戏的真实感受。文章内容丰富,文字流畅,通俗易懂。

  • 书籍封面

    吴小如戏曲随笔续集

    吴小如

    吴小如,本名吴同宝,原籍安徽泾县茂林,1922年9月8日出生于哈尔滨。学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