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中东 好的书法作品,既要有扎实的笔墨技巧,又要赋予作品的笔墨精神和气韵意境。那么,什么样的书法作品才称得上"好"?真正的好书法作品又源自何处?它源于书家的内在修养和外在技法的结合。正如古人所言:“字由心生”、“字如其人”。 一、书家的内在修养 好的书法作品,源于书家的内在修养,写字如做人。具体讲,心有纯真与善良,眼有大道与未来,言有边界和分寸,行止无愧于心,心怀家国情怀,具备扎实的笔墨功夫,关注大众审美,充满自信和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既干净又有感染力、生命力和内在精神价值的好作品。书家的修养与境界从哪里来,从道德中来,道德又源于天道与人道。人性的本善、社会规范、对他人的关爱与关怀以及个体的责任与自我修养,共同构成了书家的道德基础。而道德的滋养则来自儒释道的经典智慧。书家通过研读圣贤之经典,从中汲取智慧与能量,从而写出干净、圣洁的书法作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书法作品的艺术特质 好的书法作品,应具备多方面的艺术特质。从形式上看,它具有线条美、结体美、布局美、印章美、墨韵美、神采美和内容美等。这些美感相互交融,给人以美的享受。品一幅好的书法作品,能养眼、养心,增智添力;观之,心旷神怡,赏心悦目。从内涵上看,好书法作品能折射出书家的笔墨功夫、笔墨精神、文化底蕴、创作状态,也能展现书家的品质、修养、胸怀和境界。 三、创作过程的敬畏与融合 好书法作品的创作,除有深厚的功底,更要有敬畏之心,对继承与创新的敬畏,对优秀传统文化和书法经典的敬畏,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和大众审美的敬畏,自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并将智慧与心境融入作品中。通过笔墨功夫表达书家的精神状态,从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寻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并将其融入作品。通过融合和感悟激发新的创作灵感,不断加强个人修养和学识等多方面的积累。在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将时代元素注入书法作品,使书法作品成为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一种情怀。 四、书家的技法与外在条件 好的书法作品,需要书家具有内在的精神修养、外在技法的精湛、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感悟。从技法上讲,用笔要精准、流畅,不拖泥带水,用墨要浓淡干湿润恰到好处,自然和谐。例如,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端庄厚重,点画沉稳有力,布局和谐,结构严谨,用笔干净精准。也可以这样理解,创作好的书法作品除有扎实的书写功夫外,还与心情、环境有关外,与顺手的笔、习惯纸张和墨的质量有关,书家习惯或喜欢的笔墨能够体现丰富的墨迹层次和更好的润墨效果,书家在各种外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创作出书家想要的好作品。 五、书法作品的社会价值 好的书法作品,最终是品格、文化、精神的体现,它既是大众的,也是民族的、世界的。书家在创作时,应站在天地之间,心系大众审美,遵循规律,顺势而书,以心念为笔,江河为墨,大地为纸,高山为案,熟于内容,心装布局,调和气息,挥毫泼墨,抒情写意。力求字与字、行与行、首与尾相呼应,刚与柔、疏与密、浓与淡、斜与正相协调,保持原则与底线,用心写出纯静的书法作品,写出心中的世界,把书家人格情怀和笔墨功夫刻在字里行间,把对经典的敬畏写在点画之中,字字句句写心意,幅幅张张抒情怀,让人去品悟内在的精神大道,让书法作品的社会价值充满魅力和感染力,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向阳。 正如苏轼曾言:“古之论书者,兼论其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这表明,一个人的书法之所以被人所推崇,不仅因为其高超的书写技巧,更因其人品受人尊重。反之,如果一个人的人品低劣,即使书法写得再好,也不会受人敬重。因此,好的书法作品源于书家的内在修养、技法掌握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书家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自信。正如古人所言:“书法即心法”,只有将技法和心法自然融合,创作的书法作品就会显示出书法的正大气象。 聂中东,秘书学家,书法家,聂体书法开创者。曾先后担任河南省现代秘书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秘书科学联盟主席,《秘书理论与实践》杂志主编,河南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河南省人民政府预备参事,河南书画专业委员会会长,河南省秘苑书画院院长,多所高校兼职教授等职。曾荣立三等功和中国当代秘书杰出贡献奖、中国公文写作研究特别贡献奖、首届河南十大文化新闻人物、实现中原崛起有突出贡献新闻人物、爱心艺术家、杰出艺术家等荣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