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字长文聊四逆汤及其常用类方:从药材、加减、剂量、煎煮到服用的各种细节

 九九生 2025-04-27

本文为觉行明灯公众号“桂林古本”系列连载文章(可点击进入查看)第13篇,今天我们聊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四逆汤的煎煮服用细节,这个话题真的是我一直一直以来就想聊的,让我们从“废话”开始聊。

“废话”

觉行明灯经常看到很多人说生附要先煎、要久煮,还有人说煎的时候还要用棉布把它包起来,这每每使我颇感无语。不知道说这些话的人是否看过《伤寒杂病论》原文,是否有尝试过亦步亦趋地按照张仲景的用法煎服过,如果没有,那真是令人遗憾的事,毕竟论到对生附的理解,论到用生附的水平,千古以来还有谁能超越医圣张仲景呢?为什么不尝试着先学一下张仲景是如何用生附的呢?

还有些人尽管看过原文,但总是非常担心按照原文的煎服方法会出问题,另一方面,他们又一点都不担心自己随意加减任性煎服会出问题,其实,这样的观念实际上是有点“双标”的:对仲景太没有信心,对自己太有信心。

觉行明灯经常看见有人随意乱来,见得最多的就是四逆汤里拼命加附子,曾有人煮四逆汤,先用炮附120克煮水试试发现没事,于是改用120克生附煮80分钟一次吃完,结果试试就逝世了,但这能怪四逆汤吗?能怪生附子吗?要知道仲景的四逆汤原方只用了生附子一枚(约10~20g左右),中医爱好者自己乱来,出事了又让四逆汤背锅,因此觉行明灯还专门写过几篇文章:

《桂林古本35:用四逆汤不要拼命加附子(浅析桂本四逆汤组方原理其一)》

《经方药材5:附子在神农本草经虽属下品,仲景于伤寒杂病论用却独多!》

有些人看到乱来喝出问题的就对生附畏之如虎,这本质上也是“双标”——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也不能超量服用啊,很多人就言听计从,凭什么轮到生附就可以乱来了,又凭什么超量服用致死就是生附的问题,再进一步说,还有人吃馒头撑死了,是否能说是馒头的问题?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的“伤寒例”曾有言:“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尤其对于四逆汤类方这样的峻剂,觉行明灯的师友们一直都是按照“原方、原量、原煎服方法”来使用,包括四逆汤、白通汤、四逆加人参汤、茯苓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及其各种变方和人参干姜汤等。

到目前,潜水艇经手应用过的四逆汤类方就有近千剂,沙龙同学们用过的四逆汤类方更是不计其数,已有大量成功案例,甚至有用通脉四逆汤将ICU里的呼吸衰竭、肾衰竭、重证肺炎患者救出来的案例,积累了丰富的应用经验。在辨证严谨煎服如法的前提下,未曾见过有中毒情况发生。

基于这样的经验,觉行明灯认为完整讲解四逆汤煎服的实际操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特撰一文详细说明,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四逆汤药材:介绍了四逆汤中人参、甘草、干姜和生附等四味药材的选择和应用要点;

②四逆汤煎煮:说明了四逆汤煎煮方法以及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种细节;

③服药忌口与须知:介绍了四逆汤的服用方法,提示了服用四逆汤前后需要注意的各种雷区;

④四逆汤加减:说明了桂林古本四逆汤的特别之处,分享了群友应用生附时加减不当导致问题的若干案例;

⑤常用四逆汤类方:介绍了一些常用四逆汤类方的煎煮方法,具体包括白通汤、四逆加人参汤、茯苓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及其各种变方和人参干姜汤等,并略讲了白通汤、通脉四逆汤和人参干姜汤的组成。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