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临床上男性前列腺炎往往伴随性功能障碍,如遗精、早泄、阳痿等,许多医家一见遗精、早泄之症,往往便想到补肾,然而胡老指出,前列腺炎伴性功能障碍者,往往为邪所累,切忌补肾。
胡希恕对前列腺炎治疗经验谈 整理/冯世纶 一、病系多证有关连,必须辨证方消灾 前列腺炎是临床常见病,它又分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前列腺炎,主要表现尿急、尿频、尿痛,会阴部坠胀疼痛。并向腰骶部、阴茎、腹股沟部放射,常可出现高烧、恶寒。头痛、身痛等症,有如急性淋证。 前列腺液化验,可见脓细胞。直肠指检,可扪及肿大的前列腺,灼热,触痛。如已化脓,可有波动感,脓肿破溃后可自后尿道、直肠或会阴部穿刺出稀薄带臭味的脓液,继而全身症状可迅速消退。 慢性前列腺炎主要表现为:排尿不畅、尿频、尿急,排尿时感觉尿道灼热、或尿痛,或见血尿,或见排尿困难,或淋沥不爽,或排尿终末或大便时,尿道流出乳白色粘液,或会阴部坠胀疼,有时牵拉阴茎、睾丸痛,或出现小腹、腹股沟、大腿内侧等处痛。 由于病情轻重不一,病程长短不同,临床症状也复杂多变。常见的症状为:身疲乏力,头晕,五心烦热,耳鸣,失眠多梦,腰酸膝软,性功能障碍,如阳痿、遗精、早泄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患者,临床症状轻、不明显、因有遗精或早泄或阳痿而找中医看病,经检查方知有前列腺炎症。一般通过前列腺液检查可以确定诊断。 中医古代无前列腺炎这一病名,但根据临床表现,中医古代早有类似的记载,如急性前列腺炎似属中医的“悬痈”和“穿裆发”;慢性前列腺炎类属于中医的“白淫”、“精尿”、“精浊”、“劳淋”、“淋浊”、“白浊”、“遗精”、“早泄”“阳痿”等病证范畴,由此也可知,前列腺炎可出现许多证,治疗该病也必须从证入手,辨证论治才能奏效。 二、炎是邪客证各异,虚实不同治有殊 李某,男,46岁,病案号121641,初诊日期1965年5月31日。 患者既往有慢性前列腺炎史,近一周来,出现头晕头痛,恶寒发热,无汗,身疲乏力,四肢酸软,曾服两剂桑菊饮加减,热不退,因有尿急、尿痛、尿浊,又给服八正散加减。诸症不减。 现症见:今日仍恶寒发热,全身酸楚,有时汗出,尿急、尿痛、尿浊,下午体温38℃,大便如常,小便黄赤,尿常规检查:白细胞成堆,红细胞8~10。舌质淡而有紫斑,舌苔白腻,脉细滑数,寸浮。 分析:此证极似湿热下注之象,但已用八正散不效,可知有隐情,故又细问其症,得知有口苦,胸满闷,由《伤寒论》第257条:“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脉浮数者,可下之”之句悟出,此证为湿热内结,辨方证为大柴胡汤合增液承气汤。 柴胡四钱,白芍四钱,枳实三钱,半夏三钱,黄芩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大黄二钱,炙甘草二钱,生地五钱,麦冬四钱,玄参四钱,生石膏二两。结果:上药服两剂,热退身凉,因仍有尿痛、尿急,改服猪苓汤加大黄,连服六剂,诸症已。按:本证病灶、炎症在下、在前列腺,但证候反应却在半表半里及里,且已现津伤,此时如仅用利湿通淋于下,必致津更伤,邪更踞于里,正虚里实,津伤热更盛,病情益甚,局部可能化脓,有可能形成“穿裆发”。胡老秉承仲景医论并据临床经验仔细辨证,辨证准确,治疗得当,治从清里及和解半表半里,同时又益津增液,故能使热退身凉和。再进一步清理余邪,使病痊愈。刘某,男,45岁,病案号137865,初诊日期1966年3月9日。患者自上月25日发热,尿痛,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急性发作,已用抗生素治疗一周,效不明显而转中医治疗,曾服辛凉解表及利湿清热剂,汗出益甚而症不退。现症见:汗出,恶风,头痛,身疼,口苦,胸闷,腰痛,大便干,溲赤,尿道灼痛,舌苔薄白,脉细弦滑。分析:此为表虚犹未解,而里热已盛,呈三阳合病,为柴胡桂枝汤加黄芪生石膏方证。柴胡四钱,黄芩三钱,生姜三钱,半夏三钱,党参三钱,大枣四枚,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生黄芪五钱,炙甘草二钱,生石膏一两半。结果:上药服三剂,头痛、身疼已,汗出恶风减,上方再加生苡仁六钱,麦冬四钱,服六剂,诸症已。按:本证有大便干、溲赤、尿道灼痛等,乍看为里实热证,但胡老据汗出恶风、身疼等首辨为表虚证,表虚则营卫虚,可知胃不实,以上可知里热盛而不实,当为柴胡桂枝汤加生黄芪生石膏方证。服之表解,半表半里和,里清,诸症随之亦消。不着眼消炎而炎自消。王某,男,30岁,首都机场,病案号3341,初诊日期1966年6月11日。患者患前列腺炎已半年余,已服中西药治疗,疗效不理想。现症见:腰痛,时小腹痛,或睾丸坠胀痛,时尿道涩痛,大便时,尿道口有乳白色黏液流出,尿频而量少,尿色红黄,口干思饮,舌苔白根腻,脉弦滑。分析:证属湿瘀阻滞,治以利湿化瘀,与猪苓汤加生苡仁大黄。猪苓三钱,泽泻四钱,滑石五钱,生苡仁一两,生阿胶三钱,大黄一钱。结果:上药只服二剂,症大减,因腰痛明显,上方加柴胡桂枝干姜汤,服半月,症状基本消失。按:胡老常用猪苓汤加减,治疗肾盂肾炎、膀胱炎、急慢性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等,其主要辨证依据是口渴,即属内热者。本例虽有腰痛,但无明显表证,而有口干思饮,尿道涩痛,尿黄等,以湿热夹瘀为著,故以猪苓汤加生苡仁、大黄,利湿化瘀,使邪去症已。方某,男,43岁,病案号132645,初诊日期1965年12月7日。患者三个月来尿不尽、尿频、阴囊抽缩,曾查前列腺液,白细胞15~20,卵磷脂小体(++),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西药治疗,疗效不明显。后转中医诊治,以补肾、舒肝等治疗,症不减反加重。现症见:常腰痛,小便不畅,尿不尽,尿频,食后则少腹拘急、心中摆忙、晕眩、阴囊和阴茎挛缩,现症恶寒、头晕加重,舌苔白,脉细弦。桂枝三钱,茯苓四钱,泽泻五钱,猪苓三钱,苍术三钱。结果:上方服三剂症减,继原方服六剂,诸症基本消除。按:前阴为宗筋所聚,肝肾所主,一般遇阴缩挛急,要想到补肝益肾。但本例慢性前列腺炎为水饮为患,且呈外寒内饮之证,补则激动内饮,饮邪上犯,故现心中摆忙、头晕、目眩,正邪相争,内外皆急,故恶寒、腹拘急、囊缩挛急。此时唯有在解表的同时利水,方能使表解水去,五苓散正是这种作用。这里也可看出,例3和本例同是慢性前列腺炎,因表现的方证不同,所以治疗用药也就不同。中医治疗有无疗效,关系所在,不可忽视。陈某,男,36岁,病案号196986,初诊日期1967年7月30日。自1963年来会阴常坠胀或痛,经西医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中西药治疗未见明显效果,近一月来症状加重。现症见:会阴胀痛,晚上更甚,影响睡眠,时少腹挛痛,腰酸膝软,小便余沥,尿后或大便时尿道有乳白色黏液流出,舌苔白,脉沉弦细尺滑。分析:此虚寒里急,为小建中汤加小茴香桑螵蛸乌药方证。桂枝三钱,白芍六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炙甘草二钱,饴糖二两,小茴香三钱,桑螵蛸三钱,乌药三钱。结果:上方服六剂,会阴坠胀及痛减,上方加生苡仁、猪苓等服一月,诸症基本消失。“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13条 多是指里虚寒引起腹中痛,有不少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出现该方证,用小建中汤加减治疗多取佳效。初诊日期1965年6月23日,自1961年4月出现失眠,且越来越重,相继出现头晕、耳鸣、早泄、遗精、小便不利,西医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神经衰弱。服药治疗无效,而转中医诊治,曾服人参养荣丸、全鹿丸等不效,且症益重。来诊时症见:失眠,自汗盗汗,头昏脑胀,耳鸣,眩晕欲吐,不敢睁眼,少腹悸动,早泄,遗精一周三次,舌苔白根厚,脉沉细数。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白薇三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枚,生龙骨五钱,生牡蛎五钱,川附子三钱,炙甘草二钱。结果:上方服六剂,睡眠好转,只遗精一次。7月2日改他医处方,与知柏地黄丸,服后遗精、耳鸣皆加重,继与上方加酸枣仁加减,经两月治疗,遗精已,早泄减,余耳鸣,继合用酸枣仁汤服月余,症渐平。按:前列腺炎常引起性功能障碍,如遗精、早泄、阳痿等,改善这些症状,当然要治疗前列腺炎症。但治疗前列腺炎症必须辨证,本例在治疗初及治疗中已显示,一见遗精、早泄便以肾虚补治是不准确的,必须辨清病本,并与相应的方药,才能收效。本例因长期失眠、自汗、盗汗,营卫不固,外邪易侵,长此以往,出现阳虚于下,虚阳亢于上,因此治疗必须调和营卫以抗邪外出,同时用附子温补在下之阳虚,用白薇、生龙骨、生牡蛎涩敛浮阳,这样有的放矢,才能治好慢性前列腺炎,才能治好遗精、早泄。初诊日期1963年2月28日。结婚即现阳痿、早泄,病已4年,经中西医诊治毫无起效。经查有慢性前列腺炎,近服桂附地黄丸未见疗效。 现症见:阴茎勃起弱,举而不坚,且不持久而早泄,素动念见色流精,大便前后,每因腹压增加而有乳白色黏液流出,腰酸楚,耳鸣,舌苔白,脉弦细。此属营卫失和,上热下寒,治以调和营卫,温下敛上,与二加龙骨牡蛎汤。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白薇三钱,川附子三钱,生龙骨八钱,生牡蛎八钱,炙甘草二钱。结果:上方服三剂,耳鸣大减,见色流精、大便时尿道溢液亦减。上方加四逆散,服六剂,自觉症状皆好转,偶有耳鸣腰酸,精神好转。与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二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服六剂,告之阳痿已。按:《内经》谓:“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此患者长期患慢性前列腺炎,伴见阳痿、早泄,证现阳气虚于下,虚阳浮于上,其关键在阳虚不能密固。“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8条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白薇、附子,即二加龙骨牡蛎汤之意,其目的在于温下寒,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收敛浮阳,潜阳入阴,阳能固密,阴亦能守,精亦不致外溢,阴阳和则功自调。又本患者,长期抱病情郁气滞,因此后期治疗,辅以四逆散疏肝理气,使阳气得舒,这样治愈慢性前列腺炎,也即治好了早泄、阳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