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浅浅,我们一起变更好~ ![]() “你表姐回家了,还带来了她男朋友,叫你过去呢!”母亲站在屋外喜气洋洋地喊我。 我立马就往屋外跑,路上远远地看见表姐挽着男友笑眯眯的样子,心里乐开了花。 表姐是我们村出了名的剩女,两年前因受不了家里的催婚,一气之下离家,再也没回来过一次。 我看着如今表姐自信爽朗的样子,忽然想起来两年前她深夜发的那条朋友圈。 “真的服了,村里情报站的大爷大妈天天对着别人指指点点不累吗?老娘29岁不结婚过得照样幸福!” 在我们这个孩子大多数20岁出头就当爹妈的落后小村庄,表姐的29岁不仅是家里茶饭不思念叨的大事,也是整个村子的难堪。 不同于朋友圈的自信洒脱,表姐在回家的第五天终于忍受不了各路人马的催婚,离开了老家。 如今再见表姐我偷偷问她,和男朋友是怎么认识的。 她顿了顿,笑靥如花:“捂住耳朵,走自己的路,走着走着就遇见了。” ![]() 我忽然就明白了如今表姐身上精神气儿的来源。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因外界的声音就乱了自己的步伐,那么当糟糕的声音响起时,我们何不捂住自己的耳朵呢? 表姐告诉我,捂住耳朵才能走好属于自己的人生路,但我想说的是:人生路上不仅需要捂住耳朵,还需要关闭眼睛、闭上嘴巴。
表姐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大都市里坐办公室工作的白领,她在上海打拼了十几年,才终于向自己的梦想靠近了一步。 但当她辛苦一年回到家时,听到的却不是赞许和关心。 表姐在家人的一句句质问声中陷入焦虑,那时她每天所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我这个人活得真自私。 当表姐的上海合伙人得知表姐想要退出回老家时,发疯一般地质问她,对不对得起她们十几年的坚持。 那一刻表姐呆滞了,手机从她耳旁滑落,她也失力滑坐在地板上,喃喃自语: “我真的做不到满足所有人。” 于是,表姐选择不再迎合他人而是成为自己。 表姐花了两年的时间来证明她的选择是对的,我们在人生路上会遇见很多人,就像每一位读者心中的哈姆雷特是不一样的,每一件小事也都会在大家心中映现出不一样的思考。 面对外界的杂音,赞美也好、批评也罢,我们听听就好,不要因外界的三言两语就全盘否定自己,更不能拿别人的标准衡量自己的人生。 静不下心的时候,就捂住耳朵,仔细去听自己心中的呐喊声。
大数据时代,我们每天被各种信息轰炸,真的、假的、有趣的、无趣的全部都混杂在我们眼前。 但其实这当中百分之八十的信息都与我们的生活无关,而我们过多在这上面倾注时间的结果就是让我们现实中的生活变得疲惫不堪。 寒假在家学习的这些天,我深刻感受到拥有屏蔽力的重要性。 ![]() 写论文查阅资料时,一个标题诱人的弹窗就能让我深陷其中,忘记自己本该做的事情。 背了几页单词想要放松一下,却在抖音快手短视频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十分钟。 而这些信息永远不会主动避开我们,唯有我们主动屏蔽,才能让自己保持专注,沉浸在该做的事情上。 明白这一点后,我每天睡前都会查看自己手机软件的使用时长,如果超过规定时间就减少第二天的使用时长,写作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
表姐在家的前两天,隔着几层墙我依旧能在家听见表姐和姑姑、姑父的争吵声,但后来就没了声响。 我问表姐是不是姑姑同意表姐继续留在上海工作了。 表姐无奈地摇了摇头:“没有,但再吵下去我想我们真的会断绝关系。” 表姐和姑姑姑父看问题的角度、所处的立场、持有的身份都不同,他们都没有办法改变对方的想法; 而无休止的争吵解释只会让原本近亲的母女感情变得岌岌可危。 父母子女关系融洽,从来不是因为某一方成功改变了另一方的观念,也不是因为其中的一方完全顺从另一方的想法。 而是父母能够给予新一代思想足够的尊重,也愿意适当摒弃自己一些陈旧的观念; 子女能够理解老一辈的过往,不抱有“拯救父母”的心态强行扭转他们的早已成型的人生观。 《人民日报》曾写道:“屏蔽力是一个人最高级的能力,任何消耗你的人和事,多看一眼,都是你的不对。” ![]() 就像表姐无数次向姑姑解释,不是所有人都必须在30岁前结婚,但姑姑却依旧是一副你不结婚就是对家里人大不敬的姿态。 就像我一遍遍地提醒室友,不要不经允许就随便使用我的东西,但她依旧是一副我们是“好朋友,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的态度。 我们每个人都享有选择自己人生活法的机会,面对外界无关的声音,无用的信息、无力的解释,我们要做的就是捂耳、关眼、闭嘴。 最后,祝愿大家都可以活出自己心中的模样。 更多好文请关注公众号【浅浅同学】 — END —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作者:羊鹿 编辑:浅浅同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