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Dr冯 编辑 | Dr冯
如果你每天都觉得累、记不住事、情绪反复无常,先别急着怀疑人生,很可能是你缺B族维生素了。 这不是一句玩笑,而是临床上我们最常见的“隐性营养缺乏”之一。B族维生素,是人体运行的“润滑剂”,一旦短缺,整个人都像泄了气的皮球。 B族维生素不是一个,而是一群。这群维生素包括B1、B2、B3、B5、B6、B7、B9和B12。它们虽然统称“B族”,但各自有不同的“岗位”。有的负责把食物转化为能量,有的参与神经系统运作,有的则是造血的关键。 缺B1,人会变得像断了网的电脑。维生素B1(硫胺素)是神经系统的“供电站”,没有它,神经传导就会出问题。 常见症状是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疲倦。严重的,会出现“脚气病”——这不是脚臭,而是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肌肉无力和心率异常。 B2缺了,皮肤和眼睛最先出问题。维生素B2(核黄素)是细胞代谢的关键。缺乏它,嘴角容易开裂,眼睛怕光,皮肤变得干燥粗糙。特别是女性,长时间缺B2,容易出现月经紊乱和贫血。 B3是“情绪稳定器”。维生素B3(烟酸)参与上百种酶的反应,特别影响大脑功能。缺乏会导致烦躁、易怒、失眠,严重时甚至出现“癞皮病”,表现为皮肤炎、腹泻和精神障碍。很多焦虑症状,其实和B3缺乏有关。 B6是合成神经递质的“化工厂”。没有维生素B6(吡哆醇),大脑合成血清素、多巴胺就会出问题。焦虑、抑郁、经前综合症,和它都有关系。孕妇缺B6,还会加重妊娠反应,恶心呕吐明显增加。 B9和B12,是造血系统的“双保险”。维生素B9(叶酸)和B12(钴胺素)共同参与红细胞的生成。缺一项,就会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气短。孕妇如果缺叶酸,还会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是所有妇产科医生强调补充的重点。 别小看B5和B7,它们虽“小众”,但不可或缺。B5(泛酸)参与激素合成,影响免疫力、抗压能力;B7(生物素)则是皮肤、指甲和头发的“营养剂”。很多人掉发严重,其实是B7摄入不足。 几乎所有B族维生素,人体都不能储存。它们是“水溶性”,吃进去没用完就排出体外。所以,不能指望靠一顿大补解决问题。每天都要补,才是正解。 现代人最容易缺B族的三种人群:熬夜党、外卖党、情绪波动大的人。B族维生素在加工食物中极易流失,而我们每天吃的精米白面、油炸快餐、甜饮料,几乎都没有它们。再加上压力大、睡眠少,身体消耗更快,自然容易缺。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我国居民普遍存在B族维生素摄入不足的情况。 尤其在城市白领、青少年和老年人群中,B1、B2、B6的摄入量远低于推荐标准。这不是个别人问题,而是一个大众级“营养漏洞”。 补B族维生素,不是保健品广告说了算,有科学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维生素B群在能量代谢、神经系统、造血功能中扮演不可替代角色。对于慢性疲劳、神经性偏头痛、轻度抑郁,补充B族维生素有明确改善作用。 那怎么补,才靠谱?最优方式当然是从食物中摄取。动物肝脏、瘦肉、蛋类、绿叶蔬菜、全谷物,都是天然的B族维生素宝库。 但如果你吃得少、吃得精,或者有特殊生理状态,比如怀孕、长期服药、素食主义,那就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复合B族维生素片。 别一股脑地乱补,过量也可能有副作用。比如,长期摄入高剂量B6(超过200mg/天),可能导致神经毒性;高剂量B3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所以,补得准比补得多更重要。 ![]() 很多人问,为什么我补了B族,还是没精神?因为你可能只是“补了一点”,但远远没达到身体的实际需要。或者,你本身有其他基础病,单靠B族解决不了问题。 维生素不是万能药,但缺了它,身体一定会出问题。 结只有一句话:B族维生素,是现代人最容易忽视、却最不能缺的营养。 与其每天靠咖啡续命,不如每天吃对食物、补足B族,让身体自己恢复能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