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为绩效管理丨绩效指标设错1厘米,执行偏差1公里

 A探索者 2025-04-28

“越厉害的公司,考核指标越清晰和简单,越是管理水平低下的企业,才会把指标搞得那么复杂

把复杂的管理问题简单化,用大白话讲管理,更多内容请大家关注“男哥说管理”。

绩效管理中用于考核的工具很多,在我来看,工具都是非常好的,其实绩效考核达不到我们预估的效果,多半是管理者对于考核内容的理解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导致的,特别是选择的指标出现了较大的问题。

一、好的考核指标,一定是越容易计算,越简单越好
对于大部分员工而言,所谓有效的考核一定是要让员工清晰的知道自己的输出对应的收获,这样才能驱动大家更加努力的向着更好的结果去努力,形成良性循环。绩效指标就应该像我们玩的通关游戏一样,有时候难度虽然高,但是有清晰的规则,操作产生直接的结果反馈,需要我们不断停下来精进我们的操作,总归是有通关的可能性的,通关的难度层层的递进,一直达到让我们身心愉快的终极目标,再去挑战难度系数更大的设定,就这样不断的良性循环。

越是往下,管理和考核就越是要简单,能让员工清晰的算到自己的利益所在,而不是反过来让员工觉得公司在算计他我们要注意对一些绩效管理工具的筛选,我个人就不赞成很多公司死板的套用华为PBC的逻辑,这种复杂的目标管理结构是否适用于基层员工,这个是值得具体讨论的。

二、考核指标是一把双面剑,弄得好增效降本,弄得不好天怒人怨
绩效考核指标是绩效管理重要的实现载体,那么考核指标到底应该怎么定?

我们先来看考核指标的一些基本属性
1、没有完美无缺的指标,对于组织或者个人,不可能依靠一个单一的指标就能达到你评估的目的;
2、员工是有功利属性的,你考核什么,他就注意什么,你不要指望通过考核指标就能覆盖其全部行为;
3、考核指标应该达到双向奔赴的效果,你考核他什么,就需要给他提供必要的资源,否则,你一定达不成你期望的效果;

“成”也指标,“败”也指标
考核决定员工的行为,有些服务行业规定了一些啼笑皆非的要求,比如必须在规定时间给客户加茶水,如果做不到会扣减XX,但是客户已经不想加了,这个时候可由不得你,因为我要考核,所以,僵硬的考核确实有效的完成了标准动作,但是客户满意与否不见的会有多高的。

我再举个例子,某公司降本,行政服务体系为了满足公司降本的要求,把会展中心放到了郊外,这样酒店以及相关费用大幅度减低,这个部门成本降下来了,结果其他部门因为酒店位置偏远,需要增加大量的交通费,并且因为距离问题,为了和客户沟通,又要增加大量的住宿费,行政部门的成本下来了,结果公司整体成本上去了,这样的考核你说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

我举个正向的例子吧,之前在华为,我们要考核销售预测的准确率,如果你考核到基层的产品经理和客户经理,这样小的项目单元很难做准预测的,但是考核某个代表处,考核地区部这个是可以的,考核代表处和地区部,反过来这些管理者会主动管理基层员工输出信息的准确,这样的考核设置就带动了整个组织能力的从上到下的提升,而且具备可执行性。

所以正确的指标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如果指标不对,绩效管理无效都是小事,更重要的是经营逻辑的错误。


三、考核指标设置的导向
1、聚焦企业经营和战略执行落地的关键要素;
2、指标设置能够激活组织和个人进行价值创造的各种要素;
3、指标设置是能整体推动企业业绩提升和短板改进的,指标就是经营复盘的跟踪器;
4、指标设置贴合公司价值观与经营理念;、

这里有个重要的指引,也是很多公司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指标设定要放在机会实现的关键点上,而非根据自己的能力来看指标的选择,所以指标设定是要遵循由外向内的,而非由内向外。另外,指标不能过多,如果你觉得只有多才能覆盖到位,那很有可能你根本没有抓住问题解决的核心关键点。

考核指标的设置与绩效管理的目的息息相关。落实战略,协调一致,保证产出;区分贡献,激活组织,导向冲锋;区分两端,治病救人。比如,我们说公司要增长20%,这个事情不仅仅是销售体系,各个体系都要思考围绕着增长20%各自需要做什么,这就是共同的目标下,要知道各自承担的责任结果是什么,明确大家工作排序的优先级,明确资源的调配顺序,才会有更高效的产出。再者,绩效管理是需要把沟通贯穿始终的,要把利益和结果放在一起,各自的承诺带来各自的贡献占比,产生不同的价值回报,体现多劳多得。最后,通过绩效评价,找到做的好的,复制经验给予机会,找到做的不好的,帮助和改善他的技能,找到害群之马,及时清除出去,在这个过程中认可大部分人的价值。

绩效管理的本质是战略解码的艺术,考核指标则是将战略意图转化为行动密码的关键钥匙,既要像精密仪器般量化关键业务节点,又要保持人文温度关注组织活力。那些成功的企业往往深谙指标设计的辩证法:既能用简单指标点燃员工自驱力,又能通过指标联动构建战略协同网络。当指标真正成为组织能力的刻度尺、价值创造的导航仪时,绩效管理才能突破'考核困境',转化为企业持续进化的基因密码。优秀的考核指标永远在回答两个问题——我们究竟为谁创造价值?以及如何让创造价值的过程可持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