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龙生九子”?原来映射了中华民族的九种基因!

 智能人做超人 2025-04-28

龙生九子,是指在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龙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表示极多。有一种说法说,这里并非指龙生了九子,而是泛指一个虚数。龙生九子是有出处的,不容混淆。龙,是中国的“图腾”

其九子分别是:

1.长子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2.次子睚眦(yá zì),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心胸狭隘;3.三子嘲风,形似兽,是老三,平生好险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遗像。也有人一直认为它是有着龙脉的4.四子蒲牢,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5.五子狻猊(suān ní),形似狮子,排行第五,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形象。6.六子霸下(也有另一种名字,方框内的看成一个字,[虫八][虫夏]),又名赑屃(bì xì),似龟有齿,喜欢负重,是碑下龟;7.七子狴犴(bì àn),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8.八子负屃6
(fù xì),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
9.九子螭吻(chī wěn),又名鸱尾或鸱(chī)吻,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

这“九子”不只在传说中存在,还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九种文化基因。

图片

01
长子  囚牛(qiú niú):礼乐


龙与牛所生,性情温顺且钟情音乐,耳音奇好,能分辨万物声音,常现于琴头。
“对牛弹琴”,常被误解为牛不懂乐,实则是人不知牛。
囚牛作为龙的长子,不仅爱乐且知礼,与中国重礼乐之传统一脉相承。
它体现出中国人善良温和的内心,以及对艺术之美敏锐细腻的感知与追求。
图片

02
次子  睚眦 (yá zì):血性

睚眦,乃龙与豺结合的产物,豺身龙首,性格刚烈、好勇善斗。
睚眦这个名字本意是怒目而视,也因此有着克杀邪恶的化身之称。在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睚眦通常被雕饰在刀柄或剑鞘上,以增强武器的威力。
这象征着中国人面对不公与侵害时,勇往直前、敢于抗争的刚猛,坚决捍卫正义,不容邪恶横行。
有道是“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西汉名将陈汤在给汉元帝的上书中写道:“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就是我们中华儿女的血性所在。
图片

03
三子  嘲风(cháo fēng):探险

嘲风是龙和鸟的子嗣,继承了鸟的基因,常飞至高处,极目远眺。
嘲风象征吉祥、美观与威严,喜爱冒险且具守护辟邪之能,常立于殿台之角。
如嘲风般对未知世界勇于探索的开拓冒险精神,古有丝绸之路,今有太空探索,中国人的冒险步伐从未停歇。
同时,如同嘲风守护殿宇,中华民族始终秉承着守护家国的责任感,坚守对家园的捍卫。
图片

04
四子  蒲牢(pú láo):谨慎

蒲牢,传说是龙和蛤蟆所生,平生好鸣善吼,虽居海边却惧怕鲸鱼。
当鲸鱼发起攻击时,蒲牢会吓得大声吼叫,表现出谨小慎微的性格。
人们利用此特点,将蒲牢铸于钟纽,以鲸鱼状木杵敲钟,使钟发出洪亮声音。
图片

所以,谨慎之外,蒲牢也代表声音洪亮,有传递信号之意。
恰似中国人表达观点和传递信息时,洪亮而坚定,积极将自身声音传向四方,尽显民族自信与自强。
图片

05
五子  狻猊(suān ní):静守

狻猊,龙与狮子所生,形如狮,喜烟好坐,常见于香炉之上吞云吐雾。
它代表安静、祥和,映射出中国人安静沉稳的性格,“韬光养晦”“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皆与这一性格特质相符。
在喧嚣世界中,中国人崇尚修身养性的传统文化,追求内心的淡定从容。
图片

06
六子  赑屃(bì xì):刚健

赑屃是龙和龟的后代,形似龟。
上古之时,它曾背起三山五岳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治水立下大功。
在庙宇及帝王陵墓之地,常可见其背负石碑之像,象征坚韧、负重前行的品质。
这无疑是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勇于担当责任的生动体现。

07
七子  狴犴(bì àn):公平

狴犴,龙与老虎所生,平生好讼,有威力,其形象作为狱门上部虎头装饰。
它能明辨是非,主持公道,体现了中国人对公正的强烈追求。
从古至今,中国人对公正的重视远甚于对平等的追求。
公正是中国社会秩序的基石,人们渴望是非分明、公平正义,如此社会方能和谐稳定。
图片


08
八子  负屃(fù xì):善学

负屃,是龙与龙所生,形似龙,可以说是龙子里面血统最纯正的。
负屃雅好斯文,常被用作文龙,盘绕在石碑顶部,与底座的赑屃相互映衬,增添了碑座的典雅秀美。
图片
这代表中国人重视文化知识、崇尚文雅之风的特点,体现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好学精神。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正依赖于这种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文雅的追求。
图片

09
九子  螭吻(chī wěn):安稳

螭吻,龙和鱼所生,又名鸱尾或鸱吻。
形似龙头和龙尾,口润嗓粗好吞,是殿脊两端的吞脊兽,有灭火消灾之意。
这象征着中国人对平安、安定和吉祥如意的向往,以及在生活中懂得规避风险的智慧。
无论是传统节日的吉祥寓意,还是日常生活的趋利避害行为,都体现了这种民族智慧。
图片
图片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或温顺、或勇猛、或文雅、或刚正,各自在传统文化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之九子的丰富内涵,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华民族性格的特质。
其他版本
《诸神由来》一书说升庵外集》记载龙之九子是:赑屃,形似龟好负重,即碑下龟;螭吻,形似兽,性好望,站屋脊;饕餮,好食,立鼎盖;蚣蝮,好立,站桥柱;椒图,似螺蚌,性好闭,立于门首;金猊,形似狮,好烟火,立于香炉;再加上蒲牢、狴犴、睚眦三个,恰为龙之九子。

椒图:形似螺蚌,好闭口,因而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螺蚌遇到外物侵犯,总是将壳口紧合。人们将其用于门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紧闭之意,以求安全吧。饕餮:形似狼,好饮食。钟鼎彝器上多雕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由于饕餮是传说中特别贪食的恶兽,人们便将贪于饮食甚至贪婪财物的人称为饕餮之徒。饕餮还作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纹饰出现于商周青铜器上,称作饕餮纹


第一收藏1ca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