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从来不是公平竞争的赛场,而是充满套利、收割和操控的狩猎场。 普通人努力遵守规则,而真正的高手只做三件事:寻找规则漏洞、绑定关键资源、操控群体情绪。 他们不创造价值,而是重新分配价值;不生产财富,而是转移财富;不改变世界,而是利用世界的运行规律。 第一件事:找到规则漏洞——所有暴富的本质,都是套利任何系统都有漏洞,而财富往往藏在规则的缝隙里。法律、政策、市场、人性,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信息差或执行偏差,高手的第一能力就是发现并利用这些漏洞。 为什么改革开放初期“倒爷”能暴富?因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双轨制存在套利空间。 为什么早期炒房团能赚得盆满钵满?因为银行信贷宽松而普通人还没意识到杠杆的威力。 为什么比特币早期玩家能实现阶层跃迁?因为全球监管尚未跟上数字货币的发展。 普通人看到的是“规则”,高手看到的是“规则的例外”。 制度有漏洞,就有人做离岸架构;监管有滞后,就有人玩金融创新;信息有不对称,就有人靠内幕获利。 真正的财富游戏,从来不是比谁更努力,而是比谁更早发现规则的薄弱点,并在它被修补前完成收割。 第二件事:绑定关键资源——谁掌握稀缺性,谁就掌握定价权世界的运行逻辑是:稀缺决定价值,控制稀缺资源的人决定分配方式。 普通人争夺的是“可替代性资源”,比如工资、技能、学历,而高手争夺的是“不可替代性资源”,比如权力、渠道、流量、牌照、核心人脉。 为什么明星赚钱比科学家多?因为注意力是稀缺资源,而科学家的成果可以共享和批量复制。但如果科学家的成果做成专利商业化,成果也就成了稀缺资源,那么科学家赚的钱也会上一个量级。 为什么某些行业利润率极高?因为它们绑定了垄断性资源,比如烟草、石油、金融牌照等等。你会发现,最高的暴利往往都来自于垄断性行业。 为什么某些人总能拿到最好的项目?因为他们掌握关键决策链上的某个节点,比如审批权、推荐权、信息源。能抓到重点的人,往往都是高手。 高手不会去红海里厮杀,而是会找到“必须经过自己”的环节。银行绑定的是信用创造权,平台绑定的是流量分配权,中介绑定的是信息撮合权。 普通人靠劳动赚钱,高手靠“卡位”赚钱,换句话说,你不需要成为最好的人,只需要成为那个“绕不开”的人。 第三件事:操控群体情绪——所有生意的终点,都是人性的收割财富的终极形态不是产品,不是服务,而是共识。 比特币值钱,是因为有足够多的人相信它值钱;奢侈品溢价高,是因为足够多的人认可它的符号价值。 股市、楼市、虚拟货币、知识付费……所有高利润的生意,本质上都在贩卖某种情绪或信仰。 高手深谙一个道理:人不是理性的,而是被情绪驱动的。恐惧、贪婪、虚荣、焦虑、归属感......等等,这些才是真正的财富密码。 保健品市场永远火爆,是因为它在给老人贩卖“怕死”的情绪;成功学经久不衰,是因为它在给穷人贩卖“捷径”的幻想;而社交平台能让人上瘾,是因为它在利用“多巴胺反馈”机制控制普通人的各种情绪。 高手从来不需要跟用户讲道理,而是会制造出一种让你“不得不买”的心理冲动,比如限时折扣、饥饿营销、身份认同、阶层焦虑,这些都是情绪操控的经典手段。 普通人学习知识,高手改变规则普通人研究如何提高效率,高手研究如何重新制定规则; 普通人想的是“我怎么才能赚更多钱”,高手想的是“我怎么让钱流向我”; 普通人关注“做什么能成功”,高手关注“成功的前提是什么”; 普通人相信“努力就有回报”,高手知道“回报取决于分配”。 这个世界真正的赢家,从来不是最勤奋的人,而是最懂规则、最能绑定资源、最会操控情绪的人。 他们一定要创造财富,但能决定财富流向;不一定能制定法律,但总能找到法律的灰色地带;不亲自生产信息,但能左右信息的传播。 如果你还在用“努力”“勤奋”“坚持”来安慰自己,那么你很可能只是别人游戏里的一个NPC。 真正的竞争,从来不在表面,而在认知的维度: 看透规则的人制定规则,绑定资源的人分配资源,操控情绪的人收割情绪。 |
|